分卷阅读28
应绵知道,这些不可能是连运动会上的妖刀姬都会diss一句的单身老男人罗老师看的。
那就很有可能是周日上午那些重点班的学生。
《海绵宝宝》啊。
应绵记得,初三下学期的时候,一周把五个科目轮一遍。
语文的作文简直让整个初三年级江郎才尽。
有一次,应绵背文言文背昏了头,连作文也开始之乎者也。
结果因为爆冷门,拿了个高分,被语文老师点名了。
那一周刚好轮到应绵坐到最右边靠窗的那一组,俞珩还在最左边靠窗那里。
应绵去找小姐妹玩耍,就在那一片。
俞珩就叫住她,说要借她的答题卷看看。
“我的也给你看。”他说。
应绵把答题卷给了他,就靠在最左边的窗户旁把他的作文看完。
小标题、带点花体的笔画、力透纸背的墨迹。
写的是《海绵宝宝》里的场景和片段,及其感悟。
——
应绵不愿意承诺自己不确定做得到的事。
但她认定的事轻易不改变。
人生碌碌,竞短论长。
少年人志在四方,哪里会管什么荣枯有数,得失难量。
这两个月,应绵每天晚上听网课到十二点,早上定三个闹钟把自己折腾醒。
下个星期就是期末考试了,应绵却习惯性地没有半点紧张。
她紧张不起来。
就算过了三年,那点虚荣的傲气还是没有散干净。
但往教师办公室跑问问题已经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了。
应绵垂着眼,抱着教辅书和草稿纸往教师办公室走。
脑子还在消化上一节课的内容,让她对周围境况的反应更迟钝了一点。
她伸手搭在门上的把手上,轻轻下压。
门开了。
应绵抬眼,看见一个熟悉背影。
她安静地走过去,低声问好:“罗老师。”
罗老师正在给另一个学生讲题,没有给予回应。
围在周边的几个学生——包括那人,都不是他们班的。
应该是补课的学生。
应绵猜。
应绵没有凑上去,自己找了一把椅子坐。
她百无聊赖,脚尖点地,椅子顺势转了一圈。
一抬眼,正好迎面撞上少年的视线。
应绵扬扬眉,若无其事的挪开视线,又转回去。
她对着玻璃窗,神色纠结。
为什么办公室的椅子,都是转椅?
应绵没有等太久,罗老师叫她的名字让她过去。
她放下手中的教辅书,摊开草稿纸。
“哪道题不会?”
“七十九页第六题。”
“还有呢?”
“这道。”
“这一题上课讲过了。”
“讲的太快了,没听明白。”
讲完之后,罗老师带着抱怨的语气叮嘱:“上课好好听,不要老是走神。”
“知道了。”应绵一边嬉皮笑脸地回应一边往后门走。
她关上门,手还没从把手上离开,转头看见靠在前门门框上的少年。
教师办公室这一段的走廊因为有楼梯间,光线不足,应绵看不清他的表情。
他们都没有要打招呼的想法,隔着一段不长不短的距离,也不知道有没有在对视。
应绵停顿一下,转过身往十五班的教室走,后脑勺的马尾随着走路的动作一晃一晃。
倚在门框上的少年,直起身子,抖了抖手上的资料。
没怎么犹豫地下了楼梯。
——
他们都记得,中考那天下的雨很大。
最后所有单薄的喜欢,都不约而同地淹没在泥里。和着雨水、根茎以及种种微不足道的杂碎,一起永远沉寂下去。
作者有话要说: 应绵和俞珩就在这里结束好了。
因为我觉得最后这里很ok,可能这是俞珩最酷盖的一次了,给他留下最后的体面(不是)
感谢喜欢。 ↑返回顶部↑
那就很有可能是周日上午那些重点班的学生。
《海绵宝宝》啊。
应绵记得,初三下学期的时候,一周把五个科目轮一遍。
语文的作文简直让整个初三年级江郎才尽。
有一次,应绵背文言文背昏了头,连作文也开始之乎者也。
结果因为爆冷门,拿了个高分,被语文老师点名了。
那一周刚好轮到应绵坐到最右边靠窗的那一组,俞珩还在最左边靠窗那里。
应绵去找小姐妹玩耍,就在那一片。
俞珩就叫住她,说要借她的答题卷看看。
“我的也给你看。”他说。
应绵把答题卷给了他,就靠在最左边的窗户旁把他的作文看完。
小标题、带点花体的笔画、力透纸背的墨迹。
写的是《海绵宝宝》里的场景和片段,及其感悟。
——
应绵不愿意承诺自己不确定做得到的事。
但她认定的事轻易不改变。
人生碌碌,竞短论长。
少年人志在四方,哪里会管什么荣枯有数,得失难量。
这两个月,应绵每天晚上听网课到十二点,早上定三个闹钟把自己折腾醒。
下个星期就是期末考试了,应绵却习惯性地没有半点紧张。
她紧张不起来。
就算过了三年,那点虚荣的傲气还是没有散干净。
但往教师办公室跑问问题已经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了。
应绵垂着眼,抱着教辅书和草稿纸往教师办公室走。
脑子还在消化上一节课的内容,让她对周围境况的反应更迟钝了一点。
她伸手搭在门上的把手上,轻轻下压。
门开了。
应绵抬眼,看见一个熟悉背影。
她安静地走过去,低声问好:“罗老师。”
罗老师正在给另一个学生讲题,没有给予回应。
围在周边的几个学生——包括那人,都不是他们班的。
应该是补课的学生。
应绵猜。
应绵没有凑上去,自己找了一把椅子坐。
她百无聊赖,脚尖点地,椅子顺势转了一圈。
一抬眼,正好迎面撞上少年的视线。
应绵扬扬眉,若无其事的挪开视线,又转回去。
她对着玻璃窗,神色纠结。
为什么办公室的椅子,都是转椅?
应绵没有等太久,罗老师叫她的名字让她过去。
她放下手中的教辅书,摊开草稿纸。
“哪道题不会?”
“七十九页第六题。”
“还有呢?”
“这道。”
“这一题上课讲过了。”
“讲的太快了,没听明白。”
讲完之后,罗老师带着抱怨的语气叮嘱:“上课好好听,不要老是走神。”
“知道了。”应绵一边嬉皮笑脸地回应一边往后门走。
她关上门,手还没从把手上离开,转头看见靠在前门门框上的少年。
教师办公室这一段的走廊因为有楼梯间,光线不足,应绵看不清他的表情。
他们都没有要打招呼的想法,隔着一段不长不短的距离,也不知道有没有在对视。
应绵停顿一下,转过身往十五班的教室走,后脑勺的马尾随着走路的动作一晃一晃。
倚在门框上的少年,直起身子,抖了抖手上的资料。
没怎么犹豫地下了楼梯。
——
他们都记得,中考那天下的雨很大。
最后所有单薄的喜欢,都不约而同地淹没在泥里。和着雨水、根茎以及种种微不足道的杂碎,一起永远沉寂下去。
作者有话要说: 应绵和俞珩就在这里结束好了。
因为我觉得最后这里很ok,可能这是俞珩最酷盖的一次了,给他留下最后的体面(不是)
感谢喜欢。 ↑返回顶部↑
应绵知道,这些不可能是连运动会上的妖刀姬都会diss一句的单身老男人罗老师看的。
那就很有可能是周日上午那些重点班的学生。
《海绵宝宝》啊。
应绵记得,初三下学期的时候,一周把五个科目轮一遍。
语文的作文简直让整个初三年级江郎才尽。
有一次,应绵背文言文背昏了头,连作文也开始之乎者也。
结果因为爆冷门,拿了个高分,被语文老师点名了。
那一周刚好轮到应绵坐到最右边靠窗的那一组,俞珩还在最左边靠窗那里。
应绵去找小姐妹玩耍,就在那一片。
俞珩就叫住她,说要借她的答题卷看看。
“我的也给你看。”他说。
应绵把答题卷给了他,就靠在最左边的窗户旁把他的作文看完。
小标题、带点花体的笔画、力透纸背的墨迹。
写的是《海绵宝宝》里的场景和片段,及其感悟。
——
应绵不愿意承诺自己不确定做得到的事。
但她认定的事轻易不改变。
人生碌碌,竞短论长。
少年人志在四方,哪里会管什么荣枯有数,得失难量。
这两个月,应绵每天晚上听网课到十二点,早上定三个闹钟把自己折腾醒。
下个星期就是期末考试了,应绵却习惯性地没有半点紧张。
她紧张不起来。
就算过了三年,那点虚荣的傲气还是没有散干净。
但往教师办公室跑问问题已经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了。
应绵垂着眼,抱着教辅书和草稿纸往教师办公室走。
脑子还在消化上一节课的内容,让她对周围境况的反应更迟钝了一点。
她伸手搭在门上的把手上,轻轻下压。
门开了。
应绵抬眼,看见一个熟悉背影。
她安静地走过去,低声问好:“罗老师。”
罗老师正在给另一个学生讲题,没有给予回应。
围在周边的几个学生——包括那人,都不是他们班的。
应该是补课的学生。
应绵猜。
应绵没有凑上去,自己找了一把椅子坐。
她百无聊赖,脚尖点地,椅子顺势转了一圈。
一抬眼,正好迎面撞上少年的视线。
应绵扬扬眉,若无其事的挪开视线,又转回去。
她对着玻璃窗,神色纠结。
为什么办公室的椅子,都是转椅?
应绵没有等太久,罗老师叫她的名字让她过去。
她放下手中的教辅书,摊开草稿纸。
“哪道题不会?”
“七十九页第六题。”
“还有呢?”
“这道。”
“这一题上课讲过了。”
“讲的太快了,没听明白。”
讲完之后,罗老师带着抱怨的语气叮嘱:“上课好好听,不要老是走神。”
“知道了。”应绵一边嬉皮笑脸地回应一边往后门走。
她关上门,手还没从把手上离开,转头看见靠在前门门框上的少年。
教师办公室这一段的走廊因为有楼梯间,光线不足,应绵看不清他的表情。
他们都没有要打招呼的想法,隔着一段不长不短的距离,也不知道有没有在对视。
应绵停顿一下,转过身往十五班的教室走,后脑勺的马尾随着走路的动作一晃一晃。
倚在门框上的少年,直起身子,抖了抖手上的资料。
没怎么犹豫地下了楼梯。
——
他们都记得,中考那天下的雨很大。
最后所有单薄的喜欢,都不约而同地淹没在泥里。和着雨水、根茎以及种种微不足道的杂碎,一起永远沉寂下去。
作者有话要说: 应绵和俞珩就在这里结束好了。
因为我觉得最后这里很ok,可能这是俞珩最酷盖的一次了,给他留下最后的体面(不是)
感谢喜欢。
那就很有可能是周日上午那些重点班的学生。
《海绵宝宝》啊。
应绵记得,初三下学期的时候,一周把五个科目轮一遍。
语文的作文简直让整个初三年级江郎才尽。
有一次,应绵背文言文背昏了头,连作文也开始之乎者也。
结果因为爆冷门,拿了个高分,被语文老师点名了。
那一周刚好轮到应绵坐到最右边靠窗的那一组,俞珩还在最左边靠窗那里。
应绵去找小姐妹玩耍,就在那一片。
俞珩就叫住她,说要借她的答题卷看看。
“我的也给你看。”他说。
应绵把答题卷给了他,就靠在最左边的窗户旁把他的作文看完。
小标题、带点花体的笔画、力透纸背的墨迹。
写的是《海绵宝宝》里的场景和片段,及其感悟。
——
应绵不愿意承诺自己不确定做得到的事。
但她认定的事轻易不改变。
人生碌碌,竞短论长。
少年人志在四方,哪里会管什么荣枯有数,得失难量。
这两个月,应绵每天晚上听网课到十二点,早上定三个闹钟把自己折腾醒。
下个星期就是期末考试了,应绵却习惯性地没有半点紧张。
她紧张不起来。
就算过了三年,那点虚荣的傲气还是没有散干净。
但往教师办公室跑问问题已经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了。
应绵垂着眼,抱着教辅书和草稿纸往教师办公室走。
脑子还在消化上一节课的内容,让她对周围境况的反应更迟钝了一点。
她伸手搭在门上的把手上,轻轻下压。
门开了。
应绵抬眼,看见一个熟悉背影。
她安静地走过去,低声问好:“罗老师。”
罗老师正在给另一个学生讲题,没有给予回应。
围在周边的几个学生——包括那人,都不是他们班的。
应该是补课的学生。
应绵猜。
应绵没有凑上去,自己找了一把椅子坐。
她百无聊赖,脚尖点地,椅子顺势转了一圈。
一抬眼,正好迎面撞上少年的视线。
应绵扬扬眉,若无其事的挪开视线,又转回去。
她对着玻璃窗,神色纠结。
为什么办公室的椅子,都是转椅?
应绵没有等太久,罗老师叫她的名字让她过去。
她放下手中的教辅书,摊开草稿纸。
“哪道题不会?”
“七十九页第六题。”
“还有呢?”
“这道。”
“这一题上课讲过了。”
“讲的太快了,没听明白。”
讲完之后,罗老师带着抱怨的语气叮嘱:“上课好好听,不要老是走神。”
“知道了。”应绵一边嬉皮笑脸地回应一边往后门走。
她关上门,手还没从把手上离开,转头看见靠在前门门框上的少年。
教师办公室这一段的走廊因为有楼梯间,光线不足,应绵看不清他的表情。
他们都没有要打招呼的想法,隔着一段不长不短的距离,也不知道有没有在对视。
应绵停顿一下,转过身往十五班的教室走,后脑勺的马尾随着走路的动作一晃一晃。
倚在门框上的少年,直起身子,抖了抖手上的资料。
没怎么犹豫地下了楼梯。
——
他们都记得,中考那天下的雨很大。
最后所有单薄的喜欢,都不约而同地淹没在泥里。和着雨水、根茎以及种种微不足道的杂碎,一起永远沉寂下去。
作者有话要说: 应绵和俞珩就在这里结束好了。
因为我觉得最后这里很ok,可能这是俞珩最酷盖的一次了,给他留下最后的体面(不是)
感谢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