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6
不着,我们只管把自己眼前的工作做好,这比什么都重要。至于原因,走,咱们出去吃完早餐再说。”
他们来到一家面馆,要了两碗菜肉面。两个人很快吃完了。他们一边往回走一边聊了起来。文翰问道:“一鸣,你是不是有点动心了?”章一鸣摸了摸脑袋:“有那么点儿意思。不过,我还是想听听大哥的意见。”
文翰继续说道:“从当前的形势来看,不论是邵依晨还是郑晓,就目前我们从事的这个采编工作,我认为前景并不乐观。自从我们来到这里以后,通过近一段时间的工作,我这种预感就越来越强烈。你也都看见了,企业对我们这种编书的宣传方式是越来越反感,如果我们手中没有那份企业推荐名单,我们不可能这么顺利地打开工作局面。所以,我猜测,这可能是我们编的最后一部书了。那么,今后的路往哪里走?怎么走?这将是我们很快就会考虑的问题。但选项绝不是郑晓这条路。因为这是一条走不通的老路。我们现在签约的单位应该有20家左右。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我初步计算了一下,我们的工资加提成应该在2万元左右。咱们来分析一下:如果我们选择郑晓,那这笔钱邵依晨肯定不会给我们兑现。还有,经过郑晓这么一折腾,也给邵依晨敲响了警钟。如果他做出有损于员工利益的事,大家肯定有办法来应对他的不诚信。比如和签约单位直接联系退出宣传活动,我想这是对邵依晨最致命的一招儿。那样一来,邵依晨的损失将是颠覆性的,他可能会由此身败名裂。所以,有了郑晓这个前车之鉴,邵依晨肯定会善待咱们工作站的这些采编人员。我们的利益不仅能够得到保障,而且咱们的生活条件可能还会有所改善。昨天晚上,邵依晨已经在电话里做了承诺。我想,如果他想留住我们这批人,那他就一定会兑现这个承诺。因为他毕竟和上级有关部门签了合同。所以,我认为,我们留在杭州站,这是目前最稳妥的做法。归根结底,咱们还得感谢郑晓啊。如果没有他这出“杭州策反”,咱们的利益能否最终得到保障还真不好说。不过,从另一方面讲,我认为郑晓的个人能力肯定不如邵依晨。从昨天他给咱们的资料来看,那应该是最能证明他实力的地方。可是他给我们看的那些所谓的硬件材料,咱们不仅全有,而且郑晓的那套做法完全是依据邵依晨的模式来运作的。而最重要的类似于企业推荐名单这样的“金册金宝”他却没有,但是我们有。谁的能力强,谁的本事大一目了然。”
文翰最后说:“无论是从长远考虑,还是从目前来看,我们都应该选择留下,把眼前的工作做好。这是我们目前唯一能够掌控的一条利益线。至于其他的都是浮云。”文翰深刻透彻的分析让章一鸣那颗已经有所起伏的躁动的心终于平复下来。他从内心着实佩服文翰这种在大是大非面前沉着冷静,善于思考的大局意识,以及他在关键时刻敢于作出决策的这种决断能力。
章一鸣郑重地说道:“大哥,你分析得很有道理,我已经坦然了,我听你的。”“好兄弟,我们的选择是在未来方向不明确的前提下,首先要保证我们的利益不能受损,这一点对我们非常重要。你能明白就好。我们早点回去吧,别人我不敢说,如果咱们回去晚了,李站长的心里肯定会发毛的。”
文翰和章一鸣回到工作站时,李站长已经在办公室里等候他们多时了。原来总编辑邵依晨又来电话了解这起风波的有关进展。果然不出文翰所料,昨天晚上开完会,许利就去了郑晓住宿的宾馆。今天上午他们就搬走了。在他的鼓动下,包括两位女同事在内一共有6个人彻底追随郑晓而去。文翰和章一鸣因为在外面吃饭多停留了一段时间,6个人的出走就是在这个时间里发生的。总编邵依晨了解到的也正是这个结果。对于文翰这组的态度包括李站长都不知晓,而剩下的两组人员仍在举棋不定。估计李站长他们有可能要看看文翰这一组接下来怎么做。
现在,文翰和章一鸣的去留已经成为杭州工作站能否存在下去最关键的一支力量了。文翰他们迟迟不归,李站长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烦躁不安。在总编邵依晨来电话时,李站长把文翰及其他几组采编人员近期的工作情况如实向他做了汇报。因为文翰这组的工作业绩相当不错,是其他五个工作组的总和。所以,总编邵依晨希望李站长想尽一切办法务必留住文翰和章一鸣。
当他们走进办公室的时候,李站长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但他还不能过于表现出刚才那种急躁不安的神情。于是他故作关心地问道:“文翰,你们去哪了?邵总编刚才来电话,我把你们的工作业绩都向他汇报了,他非常满意。他还说,过一段时间就来杭州看望大家。”文翰相信李站长说的前半句话,至于邵总编能不能来看望大家也就无所谓了。于是,他故意表现出非常意外和高兴的神情说道:“是吗?邵总编真的表扬我们了,那我们得谢谢李站长。还是您领导有方指导有力,我们才有今天的进步。”
李站长对文翰此时此刻还能说出这样的话,也颇感很意外。这要放在别人身上,对他肯定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这个时候你的江山都做不稳了,我还跟你客气什么?该谈什么条件就 ↑返回顶部↑
他们来到一家面馆,要了两碗菜肉面。两个人很快吃完了。他们一边往回走一边聊了起来。文翰问道:“一鸣,你是不是有点动心了?”章一鸣摸了摸脑袋:“有那么点儿意思。不过,我还是想听听大哥的意见。”
文翰继续说道:“从当前的形势来看,不论是邵依晨还是郑晓,就目前我们从事的这个采编工作,我认为前景并不乐观。自从我们来到这里以后,通过近一段时间的工作,我这种预感就越来越强烈。你也都看见了,企业对我们这种编书的宣传方式是越来越反感,如果我们手中没有那份企业推荐名单,我们不可能这么顺利地打开工作局面。所以,我猜测,这可能是我们编的最后一部书了。那么,今后的路往哪里走?怎么走?这将是我们很快就会考虑的问题。但选项绝不是郑晓这条路。因为这是一条走不通的老路。我们现在签约的单位应该有20家左右。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我初步计算了一下,我们的工资加提成应该在2万元左右。咱们来分析一下:如果我们选择郑晓,那这笔钱邵依晨肯定不会给我们兑现。还有,经过郑晓这么一折腾,也给邵依晨敲响了警钟。如果他做出有损于员工利益的事,大家肯定有办法来应对他的不诚信。比如和签约单位直接联系退出宣传活动,我想这是对邵依晨最致命的一招儿。那样一来,邵依晨的损失将是颠覆性的,他可能会由此身败名裂。所以,有了郑晓这个前车之鉴,邵依晨肯定会善待咱们工作站的这些采编人员。我们的利益不仅能够得到保障,而且咱们的生活条件可能还会有所改善。昨天晚上,邵依晨已经在电话里做了承诺。我想,如果他想留住我们这批人,那他就一定会兑现这个承诺。因为他毕竟和上级有关部门签了合同。所以,我认为,我们留在杭州站,这是目前最稳妥的做法。归根结底,咱们还得感谢郑晓啊。如果没有他这出“杭州策反”,咱们的利益能否最终得到保障还真不好说。不过,从另一方面讲,我认为郑晓的个人能力肯定不如邵依晨。从昨天他给咱们的资料来看,那应该是最能证明他实力的地方。可是他给我们看的那些所谓的硬件材料,咱们不仅全有,而且郑晓的那套做法完全是依据邵依晨的模式来运作的。而最重要的类似于企业推荐名单这样的“金册金宝”他却没有,但是我们有。谁的能力强,谁的本事大一目了然。”
文翰最后说:“无论是从长远考虑,还是从目前来看,我们都应该选择留下,把眼前的工作做好。这是我们目前唯一能够掌控的一条利益线。至于其他的都是浮云。”文翰深刻透彻的分析让章一鸣那颗已经有所起伏的躁动的心终于平复下来。他从内心着实佩服文翰这种在大是大非面前沉着冷静,善于思考的大局意识,以及他在关键时刻敢于作出决策的这种决断能力。
章一鸣郑重地说道:“大哥,你分析得很有道理,我已经坦然了,我听你的。”“好兄弟,我们的选择是在未来方向不明确的前提下,首先要保证我们的利益不能受损,这一点对我们非常重要。你能明白就好。我们早点回去吧,别人我不敢说,如果咱们回去晚了,李站长的心里肯定会发毛的。”
文翰和章一鸣回到工作站时,李站长已经在办公室里等候他们多时了。原来总编辑邵依晨又来电话了解这起风波的有关进展。果然不出文翰所料,昨天晚上开完会,许利就去了郑晓住宿的宾馆。今天上午他们就搬走了。在他的鼓动下,包括两位女同事在内一共有6个人彻底追随郑晓而去。文翰和章一鸣因为在外面吃饭多停留了一段时间,6个人的出走就是在这个时间里发生的。总编邵依晨了解到的也正是这个结果。对于文翰这组的态度包括李站长都不知晓,而剩下的两组人员仍在举棋不定。估计李站长他们有可能要看看文翰这一组接下来怎么做。
现在,文翰和章一鸣的去留已经成为杭州工作站能否存在下去最关键的一支力量了。文翰他们迟迟不归,李站长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烦躁不安。在总编邵依晨来电话时,李站长把文翰及其他几组采编人员近期的工作情况如实向他做了汇报。因为文翰这组的工作业绩相当不错,是其他五个工作组的总和。所以,总编邵依晨希望李站长想尽一切办法务必留住文翰和章一鸣。
当他们走进办公室的时候,李站长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但他还不能过于表现出刚才那种急躁不安的神情。于是他故作关心地问道:“文翰,你们去哪了?邵总编刚才来电话,我把你们的工作业绩都向他汇报了,他非常满意。他还说,过一段时间就来杭州看望大家。”文翰相信李站长说的前半句话,至于邵总编能不能来看望大家也就无所谓了。于是,他故意表现出非常意外和高兴的神情说道:“是吗?邵总编真的表扬我们了,那我们得谢谢李站长。还是您领导有方指导有力,我们才有今天的进步。”
李站长对文翰此时此刻还能说出这样的话,也颇感很意外。这要放在别人身上,对他肯定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这个时候你的江山都做不稳了,我还跟你客气什么?该谈什么条件就 ↑返回顶部↑
不着,我们只管把自己眼前的工作做好,这比什么都重要。至于原因,走,咱们出去吃完早餐再说。”
他们来到一家面馆,要了两碗菜肉面。两个人很快吃完了。他们一边往回走一边聊了起来。文翰问道:“一鸣,你是不是有点动心了?”章一鸣摸了摸脑袋:“有那么点儿意思。不过,我还是想听听大哥的意见。”
文翰继续说道:“从当前的形势来看,不论是邵依晨还是郑晓,就目前我们从事的这个采编工作,我认为前景并不乐观。自从我们来到这里以后,通过近一段时间的工作,我这种预感就越来越强烈。你也都看见了,企业对我们这种编书的宣传方式是越来越反感,如果我们手中没有那份企业推荐名单,我们不可能这么顺利地打开工作局面。所以,我猜测,这可能是我们编的最后一部书了。那么,今后的路往哪里走?怎么走?这将是我们很快就会考虑的问题。但选项绝不是郑晓这条路。因为这是一条走不通的老路。我们现在签约的单位应该有20家左右。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我初步计算了一下,我们的工资加提成应该在2万元左右。咱们来分析一下:如果我们选择郑晓,那这笔钱邵依晨肯定不会给我们兑现。还有,经过郑晓这么一折腾,也给邵依晨敲响了警钟。如果他做出有损于员工利益的事,大家肯定有办法来应对他的不诚信。比如和签约单位直接联系退出宣传活动,我想这是对邵依晨最致命的一招儿。那样一来,邵依晨的损失将是颠覆性的,他可能会由此身败名裂。所以,有了郑晓这个前车之鉴,邵依晨肯定会善待咱们工作站的这些采编人员。我们的利益不仅能够得到保障,而且咱们的生活条件可能还会有所改善。昨天晚上,邵依晨已经在电话里做了承诺。我想,如果他想留住我们这批人,那他就一定会兑现这个承诺。因为他毕竟和上级有关部门签了合同。所以,我认为,我们留在杭州站,这是目前最稳妥的做法。归根结底,咱们还得感谢郑晓啊。如果没有他这出“杭州策反”,咱们的利益能否最终得到保障还真不好说。不过,从另一方面讲,我认为郑晓的个人能力肯定不如邵依晨。从昨天他给咱们的资料来看,那应该是最能证明他实力的地方。可是他给我们看的那些所谓的硬件材料,咱们不仅全有,而且郑晓的那套做法完全是依据邵依晨的模式来运作的。而最重要的类似于企业推荐名单这样的“金册金宝”他却没有,但是我们有。谁的能力强,谁的本事大一目了然。”
文翰最后说:“无论是从长远考虑,还是从目前来看,我们都应该选择留下,把眼前的工作做好。这是我们目前唯一能够掌控的一条利益线。至于其他的都是浮云。”文翰深刻透彻的分析让章一鸣那颗已经有所起伏的躁动的心终于平复下来。他从内心着实佩服文翰这种在大是大非面前沉着冷静,善于思考的大局意识,以及他在关键时刻敢于作出决策的这种决断能力。
章一鸣郑重地说道:“大哥,你分析得很有道理,我已经坦然了,我听你的。”“好兄弟,我们的选择是在未来方向不明确的前提下,首先要保证我们的利益不能受损,这一点对我们非常重要。你能明白就好。我们早点回去吧,别人我不敢说,如果咱们回去晚了,李站长的心里肯定会发毛的。”
文翰和章一鸣回到工作站时,李站长已经在办公室里等候他们多时了。原来总编辑邵依晨又来电话了解这起风波的有关进展。果然不出文翰所料,昨天晚上开完会,许利就去了郑晓住宿的宾馆。今天上午他们就搬走了。在他的鼓动下,包括两位女同事在内一共有6个人彻底追随郑晓而去。文翰和章一鸣因为在外面吃饭多停留了一段时间,6个人的出走就是在这个时间里发生的。总编邵依晨了解到的也正是这个结果。对于文翰这组的态度包括李站长都不知晓,而剩下的两组人员仍在举棋不定。估计李站长他们有可能要看看文翰这一组接下来怎么做。
现在,文翰和章一鸣的去留已经成为杭州工作站能否存在下去最关键的一支力量了。文翰他们迟迟不归,李站长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烦躁不安。在总编邵依晨来电话时,李站长把文翰及其他几组采编人员近期的工作情况如实向他做了汇报。因为文翰这组的工作业绩相当不错,是其他五个工作组的总和。所以,总编邵依晨希望李站长想尽一切办法务必留住文翰和章一鸣。
当他们走进办公室的时候,李站长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但他还不能过于表现出刚才那种急躁不安的神情。于是他故作关心地问道:“文翰,你们去哪了?邵总编刚才来电话,我把你们的工作业绩都向他汇报了,他非常满意。他还说,过一段时间就来杭州看望大家。”文翰相信李站长说的前半句话,至于邵总编能不能来看望大家也就无所谓了。于是,他故意表现出非常意外和高兴的神情说道:“是吗?邵总编真的表扬我们了,那我们得谢谢李站长。还是您领导有方指导有力,我们才有今天的进步。”
李站长对文翰此时此刻还能说出这样的话,也颇感很意外。这要放在别人身上,对他肯定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这个时候你的江山都做不稳了,我还跟你客气什么?该谈什么条件就
他们来到一家面馆,要了两碗菜肉面。两个人很快吃完了。他们一边往回走一边聊了起来。文翰问道:“一鸣,你是不是有点动心了?”章一鸣摸了摸脑袋:“有那么点儿意思。不过,我还是想听听大哥的意见。”
文翰继续说道:“从当前的形势来看,不论是邵依晨还是郑晓,就目前我们从事的这个采编工作,我认为前景并不乐观。自从我们来到这里以后,通过近一段时间的工作,我这种预感就越来越强烈。你也都看见了,企业对我们这种编书的宣传方式是越来越反感,如果我们手中没有那份企业推荐名单,我们不可能这么顺利地打开工作局面。所以,我猜测,这可能是我们编的最后一部书了。那么,今后的路往哪里走?怎么走?这将是我们很快就会考虑的问题。但选项绝不是郑晓这条路。因为这是一条走不通的老路。我们现在签约的单位应该有20家左右。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我初步计算了一下,我们的工资加提成应该在2万元左右。咱们来分析一下:如果我们选择郑晓,那这笔钱邵依晨肯定不会给我们兑现。还有,经过郑晓这么一折腾,也给邵依晨敲响了警钟。如果他做出有损于员工利益的事,大家肯定有办法来应对他的不诚信。比如和签约单位直接联系退出宣传活动,我想这是对邵依晨最致命的一招儿。那样一来,邵依晨的损失将是颠覆性的,他可能会由此身败名裂。所以,有了郑晓这个前车之鉴,邵依晨肯定会善待咱们工作站的这些采编人员。我们的利益不仅能够得到保障,而且咱们的生活条件可能还会有所改善。昨天晚上,邵依晨已经在电话里做了承诺。我想,如果他想留住我们这批人,那他就一定会兑现这个承诺。因为他毕竟和上级有关部门签了合同。所以,我认为,我们留在杭州站,这是目前最稳妥的做法。归根结底,咱们还得感谢郑晓啊。如果没有他这出“杭州策反”,咱们的利益能否最终得到保障还真不好说。不过,从另一方面讲,我认为郑晓的个人能力肯定不如邵依晨。从昨天他给咱们的资料来看,那应该是最能证明他实力的地方。可是他给我们看的那些所谓的硬件材料,咱们不仅全有,而且郑晓的那套做法完全是依据邵依晨的模式来运作的。而最重要的类似于企业推荐名单这样的“金册金宝”他却没有,但是我们有。谁的能力强,谁的本事大一目了然。”
文翰最后说:“无论是从长远考虑,还是从目前来看,我们都应该选择留下,把眼前的工作做好。这是我们目前唯一能够掌控的一条利益线。至于其他的都是浮云。”文翰深刻透彻的分析让章一鸣那颗已经有所起伏的躁动的心终于平复下来。他从内心着实佩服文翰这种在大是大非面前沉着冷静,善于思考的大局意识,以及他在关键时刻敢于作出决策的这种决断能力。
章一鸣郑重地说道:“大哥,你分析得很有道理,我已经坦然了,我听你的。”“好兄弟,我们的选择是在未来方向不明确的前提下,首先要保证我们的利益不能受损,这一点对我们非常重要。你能明白就好。我们早点回去吧,别人我不敢说,如果咱们回去晚了,李站长的心里肯定会发毛的。”
文翰和章一鸣回到工作站时,李站长已经在办公室里等候他们多时了。原来总编辑邵依晨又来电话了解这起风波的有关进展。果然不出文翰所料,昨天晚上开完会,许利就去了郑晓住宿的宾馆。今天上午他们就搬走了。在他的鼓动下,包括两位女同事在内一共有6个人彻底追随郑晓而去。文翰和章一鸣因为在外面吃饭多停留了一段时间,6个人的出走就是在这个时间里发生的。总编邵依晨了解到的也正是这个结果。对于文翰这组的态度包括李站长都不知晓,而剩下的两组人员仍在举棋不定。估计李站长他们有可能要看看文翰这一组接下来怎么做。
现在,文翰和章一鸣的去留已经成为杭州工作站能否存在下去最关键的一支力量了。文翰他们迟迟不归,李站长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烦躁不安。在总编邵依晨来电话时,李站长把文翰及其他几组采编人员近期的工作情况如实向他做了汇报。因为文翰这组的工作业绩相当不错,是其他五个工作组的总和。所以,总编邵依晨希望李站长想尽一切办法务必留住文翰和章一鸣。
当他们走进办公室的时候,李站长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但他还不能过于表现出刚才那种急躁不安的神情。于是他故作关心地问道:“文翰,你们去哪了?邵总编刚才来电话,我把你们的工作业绩都向他汇报了,他非常满意。他还说,过一段时间就来杭州看望大家。”文翰相信李站长说的前半句话,至于邵总编能不能来看望大家也就无所谓了。于是,他故意表现出非常意外和高兴的神情说道:“是吗?邵总编真的表扬我们了,那我们得谢谢李站长。还是您领导有方指导有力,我们才有今天的进步。”
李站长对文翰此时此刻还能说出这样的话,也颇感很意外。这要放在别人身上,对他肯定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这个时候你的江山都做不稳了,我还跟你客气什么?该谈什么条件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