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2
资都是一笔很大的开销。所以,他只能给大家放假。
他对文翰说,前几天,他通过朋友认识了一家报社的社长,这家报社办的报纸叫《民营企业家报》,是周报。听这位社长说,他们报社要进行改革,成立专门的公告部,然后再把这个部门对外承包出去。承包者必须按照合同约定每个月上交报社一定的费用,其余的收入归承包者所有。汤立伟认为,这是好个机会。于是他就和那位社长表明,他想和报社合作承包这个公告部。社长已经答应了他,让他准备好合作方案,等他们开会研究时尽量倾向于他。
最后汤立伟说道:“通过在杭州长时间的相处,我觉得咱们哥几个很适合做这件事。我们和报社成功合作以后,我负责广告策划,文翰负责文案写作,一鸣和赵海负责对外联络。以后随着业务增多,如果需要增加人员,我们随时从社会招聘。对于这件事情,不知你们感不感兴趣?”
对于汤立伟的个人能力,说实话,文翰还是比较认可的。特别是在广告策划方面,汤立伟确实有他的独到之处。自己在文字写作方面,虽然还需要不断地进步,但对于广告文案的写作应该不成问题。特别是这家报纸的名字还是很有特点的,报纸的定位很准。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不仅是一份正规的公开发行的报纸,还是唯一一份为民营企业家树碑立传,为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鼓与呼的报纸。这在当时是很影响力的。这对文翰他们目前的窘境来说确实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
在汤立伟征求意见的时候,文翰首先表态:“老汤,我同意你的想法。和正规新闻媒体合作我们求之不得。就目前来讲,没有什么比这更好的机会了。”章一鸣也表明了态度,同意和大家一起干。汤立伟说道:“好,既然大家都同意在一起干,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把我们的合作方案尽快拿出来,给社长送去。”
哥几个一拍即合,他们坐下来仔细研究商讨。一周之后终于把合作方案拿了出来。汤立伟立刻给社长送去了,社长告诉他,主管部门的领导去北京开会了。等他们回来后就研究这个问题并让他耐心等待。
为了写方案,哥几个连续几天没吃好休息好,现在终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汤立伟特意在饭店招待文翰和章一鸣。用他的话说,叫提前庆功。结束时,文翰和章一鸣都争抢着买单。汤立伟红着脸一把推开了他们并激动地说道:“在杭州我没少蹭两位兄弟的饭。我感念在心啊。今天的单你们谁都别争,谁也别想争。你问问老板,他敢让你们买单吗?”此时饭店老板笑着说道:“这位先生已经把钱提前压在前台了,你们二位就别争了。”既然这样,文翰和章一鸣也就遂了汤立伟的愿。
汤立伟买完单后又拿出1000元钱递给文翰说道:“文翰,这是我在杭州时借你的钱,你拿着。”文翰推托道:“老汤,这钱我们不要了。”汤立伟稍显激动地说道:“这怎么行啊?借是借的,两码事嘛。如果这钱你不要,那你把我当成什么人了?”章一鸣连忙打圆场说道:“拿着吧,老哥,你不拿,老汤也不会答应的。”“好,既然这样,那我就收了。”文翰把钱从汤立伟的手中接了过来。汤立伟高兴地说道:“这就对了嘛。”
第六十五章
杭州一别,赵海始终没有和文翰他们哥几个联系。对于赵海能否与他们一起干,汤立伟对此特别有把握。他对文翰说道:“我们分手时,老赵特意把他家的住址留给了我,让我回省城后务必和他联系。老赵很想和咱们在一起做点事。所以,我相信,他一定会同意的。”既然汤立伟有绝对的把握,章一鸣建议,他们三个一起去见赵海,以显示对他的重视。文翰和汤立伟都同意章一鸣的意见。于是,三个人登上了去往赵海家的火车。
下了火车,他们找到了赵海的家。可是赵海并没有在家,赵海的媳妇接待了他们。通过和赵海媳妇交谈,文翰才知道赵海从杭州回来后已经回到原来的单位上班了。据赵海媳妇说,赵海当初辞职应聘记者,家里所有的人都不同意。赵海的媳妇在当地开了一个理发店,就自己一个人在打理,孩子只有5岁,白天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所以,她特别反对丈夫出去应聘什么记者。她认为,赵海的工作比较稳定,虽然赚得不多,但有自己开理发店的收入,他们的生活在当地来比还算可以。可是,赵海想当记者的梦想最终使他一意孤行。
然而事与愿违,如今赵海的“记者”梦不但没能实现,原来的工作也没了。从杭州回来后,媳妇气得不理他,甚至要和他离婚。父母也埋怨他不听大家的意见,弄得赵海特别郁闷。最后还是他在政府部门上班的堂兄发动关系,找到了赵海原来单位的领导,经过做工作才允许他回去重新上班。赵海上班后,媳妇才和他重归于好。
听了赵海媳妇的讲述,文翰马上断定,他们这次肯定无功而返。趁着赵海媳妇出去给他们倒茶的间隙,文翰小声地对汤立伟说:“还有必要和老赵再谈吗?”汤立伟想了想说道:“咱们还没见到老赵,既然来了,怎么也得和他谈一谈,万一他要同意呢。况且,我们这次的合作完全不同于邵 ↑返回顶部↑
他对文翰说,前几天,他通过朋友认识了一家报社的社长,这家报社办的报纸叫《民营企业家报》,是周报。听这位社长说,他们报社要进行改革,成立专门的公告部,然后再把这个部门对外承包出去。承包者必须按照合同约定每个月上交报社一定的费用,其余的收入归承包者所有。汤立伟认为,这是好个机会。于是他就和那位社长表明,他想和报社合作承包这个公告部。社长已经答应了他,让他准备好合作方案,等他们开会研究时尽量倾向于他。
最后汤立伟说道:“通过在杭州长时间的相处,我觉得咱们哥几个很适合做这件事。我们和报社成功合作以后,我负责广告策划,文翰负责文案写作,一鸣和赵海负责对外联络。以后随着业务增多,如果需要增加人员,我们随时从社会招聘。对于这件事情,不知你们感不感兴趣?”
对于汤立伟的个人能力,说实话,文翰还是比较认可的。特别是在广告策划方面,汤立伟确实有他的独到之处。自己在文字写作方面,虽然还需要不断地进步,但对于广告文案的写作应该不成问题。特别是这家报纸的名字还是很有特点的,报纸的定位很准。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不仅是一份正规的公开发行的报纸,还是唯一一份为民营企业家树碑立传,为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鼓与呼的报纸。这在当时是很影响力的。这对文翰他们目前的窘境来说确实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
在汤立伟征求意见的时候,文翰首先表态:“老汤,我同意你的想法。和正规新闻媒体合作我们求之不得。就目前来讲,没有什么比这更好的机会了。”章一鸣也表明了态度,同意和大家一起干。汤立伟说道:“好,既然大家都同意在一起干,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把我们的合作方案尽快拿出来,给社长送去。”
哥几个一拍即合,他们坐下来仔细研究商讨。一周之后终于把合作方案拿了出来。汤立伟立刻给社长送去了,社长告诉他,主管部门的领导去北京开会了。等他们回来后就研究这个问题并让他耐心等待。
为了写方案,哥几个连续几天没吃好休息好,现在终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汤立伟特意在饭店招待文翰和章一鸣。用他的话说,叫提前庆功。结束时,文翰和章一鸣都争抢着买单。汤立伟红着脸一把推开了他们并激动地说道:“在杭州我没少蹭两位兄弟的饭。我感念在心啊。今天的单你们谁都别争,谁也别想争。你问问老板,他敢让你们买单吗?”此时饭店老板笑着说道:“这位先生已经把钱提前压在前台了,你们二位就别争了。”既然这样,文翰和章一鸣也就遂了汤立伟的愿。
汤立伟买完单后又拿出1000元钱递给文翰说道:“文翰,这是我在杭州时借你的钱,你拿着。”文翰推托道:“老汤,这钱我们不要了。”汤立伟稍显激动地说道:“这怎么行啊?借是借的,两码事嘛。如果这钱你不要,那你把我当成什么人了?”章一鸣连忙打圆场说道:“拿着吧,老哥,你不拿,老汤也不会答应的。”“好,既然这样,那我就收了。”文翰把钱从汤立伟的手中接了过来。汤立伟高兴地说道:“这就对了嘛。”
第六十五章
杭州一别,赵海始终没有和文翰他们哥几个联系。对于赵海能否与他们一起干,汤立伟对此特别有把握。他对文翰说道:“我们分手时,老赵特意把他家的住址留给了我,让我回省城后务必和他联系。老赵很想和咱们在一起做点事。所以,我相信,他一定会同意的。”既然汤立伟有绝对的把握,章一鸣建议,他们三个一起去见赵海,以显示对他的重视。文翰和汤立伟都同意章一鸣的意见。于是,三个人登上了去往赵海家的火车。
下了火车,他们找到了赵海的家。可是赵海并没有在家,赵海的媳妇接待了他们。通过和赵海媳妇交谈,文翰才知道赵海从杭州回来后已经回到原来的单位上班了。据赵海媳妇说,赵海当初辞职应聘记者,家里所有的人都不同意。赵海的媳妇在当地开了一个理发店,就自己一个人在打理,孩子只有5岁,白天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所以,她特别反对丈夫出去应聘什么记者。她认为,赵海的工作比较稳定,虽然赚得不多,但有自己开理发店的收入,他们的生活在当地来比还算可以。可是,赵海想当记者的梦想最终使他一意孤行。
然而事与愿违,如今赵海的“记者”梦不但没能实现,原来的工作也没了。从杭州回来后,媳妇气得不理他,甚至要和他离婚。父母也埋怨他不听大家的意见,弄得赵海特别郁闷。最后还是他在政府部门上班的堂兄发动关系,找到了赵海原来单位的领导,经过做工作才允许他回去重新上班。赵海上班后,媳妇才和他重归于好。
听了赵海媳妇的讲述,文翰马上断定,他们这次肯定无功而返。趁着赵海媳妇出去给他们倒茶的间隙,文翰小声地对汤立伟说:“还有必要和老赵再谈吗?”汤立伟想了想说道:“咱们还没见到老赵,既然来了,怎么也得和他谈一谈,万一他要同意呢。况且,我们这次的合作完全不同于邵 ↑返回顶部↑
资都是一笔很大的开销。所以,他只能给大家放假。
他对文翰说,前几天,他通过朋友认识了一家报社的社长,这家报社办的报纸叫《民营企业家报》,是周报。听这位社长说,他们报社要进行改革,成立专门的公告部,然后再把这个部门对外承包出去。承包者必须按照合同约定每个月上交报社一定的费用,其余的收入归承包者所有。汤立伟认为,这是好个机会。于是他就和那位社长表明,他想和报社合作承包这个公告部。社长已经答应了他,让他准备好合作方案,等他们开会研究时尽量倾向于他。
最后汤立伟说道:“通过在杭州长时间的相处,我觉得咱们哥几个很适合做这件事。我们和报社成功合作以后,我负责广告策划,文翰负责文案写作,一鸣和赵海负责对外联络。以后随着业务增多,如果需要增加人员,我们随时从社会招聘。对于这件事情,不知你们感不感兴趣?”
对于汤立伟的个人能力,说实话,文翰还是比较认可的。特别是在广告策划方面,汤立伟确实有他的独到之处。自己在文字写作方面,虽然还需要不断地进步,但对于广告文案的写作应该不成问题。特别是这家报纸的名字还是很有特点的,报纸的定位很准。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不仅是一份正规的公开发行的报纸,还是唯一一份为民营企业家树碑立传,为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鼓与呼的报纸。这在当时是很影响力的。这对文翰他们目前的窘境来说确实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
在汤立伟征求意见的时候,文翰首先表态:“老汤,我同意你的想法。和正规新闻媒体合作我们求之不得。就目前来讲,没有什么比这更好的机会了。”章一鸣也表明了态度,同意和大家一起干。汤立伟说道:“好,既然大家都同意在一起干,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把我们的合作方案尽快拿出来,给社长送去。”
哥几个一拍即合,他们坐下来仔细研究商讨。一周之后终于把合作方案拿了出来。汤立伟立刻给社长送去了,社长告诉他,主管部门的领导去北京开会了。等他们回来后就研究这个问题并让他耐心等待。
为了写方案,哥几个连续几天没吃好休息好,现在终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汤立伟特意在饭店招待文翰和章一鸣。用他的话说,叫提前庆功。结束时,文翰和章一鸣都争抢着买单。汤立伟红着脸一把推开了他们并激动地说道:“在杭州我没少蹭两位兄弟的饭。我感念在心啊。今天的单你们谁都别争,谁也别想争。你问问老板,他敢让你们买单吗?”此时饭店老板笑着说道:“这位先生已经把钱提前压在前台了,你们二位就别争了。”既然这样,文翰和章一鸣也就遂了汤立伟的愿。
汤立伟买完单后又拿出1000元钱递给文翰说道:“文翰,这是我在杭州时借你的钱,你拿着。”文翰推托道:“老汤,这钱我们不要了。”汤立伟稍显激动地说道:“这怎么行啊?借是借的,两码事嘛。如果这钱你不要,那你把我当成什么人了?”章一鸣连忙打圆场说道:“拿着吧,老哥,你不拿,老汤也不会答应的。”“好,既然这样,那我就收了。”文翰把钱从汤立伟的手中接了过来。汤立伟高兴地说道:“这就对了嘛。”
第六十五章
杭州一别,赵海始终没有和文翰他们哥几个联系。对于赵海能否与他们一起干,汤立伟对此特别有把握。他对文翰说道:“我们分手时,老赵特意把他家的住址留给了我,让我回省城后务必和他联系。老赵很想和咱们在一起做点事。所以,我相信,他一定会同意的。”既然汤立伟有绝对的把握,章一鸣建议,他们三个一起去见赵海,以显示对他的重视。文翰和汤立伟都同意章一鸣的意见。于是,三个人登上了去往赵海家的火车。
下了火车,他们找到了赵海的家。可是赵海并没有在家,赵海的媳妇接待了他们。通过和赵海媳妇交谈,文翰才知道赵海从杭州回来后已经回到原来的单位上班了。据赵海媳妇说,赵海当初辞职应聘记者,家里所有的人都不同意。赵海的媳妇在当地开了一个理发店,就自己一个人在打理,孩子只有5岁,白天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所以,她特别反对丈夫出去应聘什么记者。她认为,赵海的工作比较稳定,虽然赚得不多,但有自己开理发店的收入,他们的生活在当地来比还算可以。可是,赵海想当记者的梦想最终使他一意孤行。
然而事与愿违,如今赵海的“记者”梦不但没能实现,原来的工作也没了。从杭州回来后,媳妇气得不理他,甚至要和他离婚。父母也埋怨他不听大家的意见,弄得赵海特别郁闷。最后还是他在政府部门上班的堂兄发动关系,找到了赵海原来单位的领导,经过做工作才允许他回去重新上班。赵海上班后,媳妇才和他重归于好。
听了赵海媳妇的讲述,文翰马上断定,他们这次肯定无功而返。趁着赵海媳妇出去给他们倒茶的间隙,文翰小声地对汤立伟说:“还有必要和老赵再谈吗?”汤立伟想了想说道:“咱们还没见到老赵,既然来了,怎么也得和他谈一谈,万一他要同意呢。况且,我们这次的合作完全不同于邵
他对文翰说,前几天,他通过朋友认识了一家报社的社长,这家报社办的报纸叫《民营企业家报》,是周报。听这位社长说,他们报社要进行改革,成立专门的公告部,然后再把这个部门对外承包出去。承包者必须按照合同约定每个月上交报社一定的费用,其余的收入归承包者所有。汤立伟认为,这是好个机会。于是他就和那位社长表明,他想和报社合作承包这个公告部。社长已经答应了他,让他准备好合作方案,等他们开会研究时尽量倾向于他。
最后汤立伟说道:“通过在杭州长时间的相处,我觉得咱们哥几个很适合做这件事。我们和报社成功合作以后,我负责广告策划,文翰负责文案写作,一鸣和赵海负责对外联络。以后随着业务增多,如果需要增加人员,我们随时从社会招聘。对于这件事情,不知你们感不感兴趣?”
对于汤立伟的个人能力,说实话,文翰还是比较认可的。特别是在广告策划方面,汤立伟确实有他的独到之处。自己在文字写作方面,虽然还需要不断地进步,但对于广告文案的写作应该不成问题。特别是这家报纸的名字还是很有特点的,报纸的定位很准。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不仅是一份正规的公开发行的报纸,还是唯一一份为民营企业家树碑立传,为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鼓与呼的报纸。这在当时是很影响力的。这对文翰他们目前的窘境来说确实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
在汤立伟征求意见的时候,文翰首先表态:“老汤,我同意你的想法。和正规新闻媒体合作我们求之不得。就目前来讲,没有什么比这更好的机会了。”章一鸣也表明了态度,同意和大家一起干。汤立伟说道:“好,既然大家都同意在一起干,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把我们的合作方案尽快拿出来,给社长送去。”
哥几个一拍即合,他们坐下来仔细研究商讨。一周之后终于把合作方案拿了出来。汤立伟立刻给社长送去了,社长告诉他,主管部门的领导去北京开会了。等他们回来后就研究这个问题并让他耐心等待。
为了写方案,哥几个连续几天没吃好休息好,现在终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汤立伟特意在饭店招待文翰和章一鸣。用他的话说,叫提前庆功。结束时,文翰和章一鸣都争抢着买单。汤立伟红着脸一把推开了他们并激动地说道:“在杭州我没少蹭两位兄弟的饭。我感念在心啊。今天的单你们谁都别争,谁也别想争。你问问老板,他敢让你们买单吗?”此时饭店老板笑着说道:“这位先生已经把钱提前压在前台了,你们二位就别争了。”既然这样,文翰和章一鸣也就遂了汤立伟的愿。
汤立伟买完单后又拿出1000元钱递给文翰说道:“文翰,这是我在杭州时借你的钱,你拿着。”文翰推托道:“老汤,这钱我们不要了。”汤立伟稍显激动地说道:“这怎么行啊?借是借的,两码事嘛。如果这钱你不要,那你把我当成什么人了?”章一鸣连忙打圆场说道:“拿着吧,老哥,你不拿,老汤也不会答应的。”“好,既然这样,那我就收了。”文翰把钱从汤立伟的手中接了过来。汤立伟高兴地说道:“这就对了嘛。”
第六十五章
杭州一别,赵海始终没有和文翰他们哥几个联系。对于赵海能否与他们一起干,汤立伟对此特别有把握。他对文翰说道:“我们分手时,老赵特意把他家的住址留给了我,让我回省城后务必和他联系。老赵很想和咱们在一起做点事。所以,我相信,他一定会同意的。”既然汤立伟有绝对的把握,章一鸣建议,他们三个一起去见赵海,以显示对他的重视。文翰和汤立伟都同意章一鸣的意见。于是,三个人登上了去往赵海家的火车。
下了火车,他们找到了赵海的家。可是赵海并没有在家,赵海的媳妇接待了他们。通过和赵海媳妇交谈,文翰才知道赵海从杭州回来后已经回到原来的单位上班了。据赵海媳妇说,赵海当初辞职应聘记者,家里所有的人都不同意。赵海的媳妇在当地开了一个理发店,就自己一个人在打理,孩子只有5岁,白天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所以,她特别反对丈夫出去应聘什么记者。她认为,赵海的工作比较稳定,虽然赚得不多,但有自己开理发店的收入,他们的生活在当地来比还算可以。可是,赵海想当记者的梦想最终使他一意孤行。
然而事与愿违,如今赵海的“记者”梦不但没能实现,原来的工作也没了。从杭州回来后,媳妇气得不理他,甚至要和他离婚。父母也埋怨他不听大家的意见,弄得赵海特别郁闷。最后还是他在政府部门上班的堂兄发动关系,找到了赵海原来单位的领导,经过做工作才允许他回去重新上班。赵海上班后,媳妇才和他重归于好。
听了赵海媳妇的讲述,文翰马上断定,他们这次肯定无功而返。趁着赵海媳妇出去给他们倒茶的间隙,文翰小声地对汤立伟说:“还有必要和老赵再谈吗?”汤立伟想了想说道:“咱们还没见到老赵,既然来了,怎么也得和他谈一谈,万一他要同意呢。况且,我们这次的合作完全不同于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