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文翰的话让章一鸣的情绪似乎平息了不少。他喝了口水说道:“老哥,我觉得,这人啊不论做什么事情都得对得起自己的心。我妈这辈子很不容易。我小时候体弱多病,每次得病都是我妈背着我去医院看病。我的印象中,老娘就是家里的天。可是谁知道天不庇佑,我还没有孝敬够老娘,她就这么早离开我们走了。老哥,直到现在我都不相信老娘没了,我只当她出远门去了,过一段时间她就会回来的。老哥,我是真想她啊。”章一鸣说着说着趴在桌子上就痛哭起来。
    文翰的心里很明白,章一鸣不是不同意老父亲再婚,他只不过还没有从母亲去世的悲痛之中完全走出来。他刚刚过了而立之年,事业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且才拥有尽孝父母的能力和条件,母亲就撒手人寰。这种丧母之痛对于一个孝子来说那种打击是很无情的。用“子欲养而亲不待”来形容章一鸣此刻的心情最恰当不过了。
    有人说,父母的养育之恩在儿女们心中的份量也许会不一样。文翰的母亲就曾说过,父亲的恩情在他过世的时候就报答完了,所谓“盖棺定论”。而母亲的恩德几代都报答不完。《孝子歌》中“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讲的就是这个理儿。虎毒不食子。母亲的恩情不仅仅体现在生儿育女上面,更体现在,当她被不肖子孙抛弃的时候那种撼动鬼神的“舐犊情深”。
    在古代日本贫困家庭就有抛弃老人的陋习。一个穷途末路的儿子背着老娘走向深山准备将老娘丢弃。一路上,老娘不断地折下树枝丢在地上。儿子很不耐烦地问:“你老是丢树枝干什么?快死了还那么多事。”母亲则回答:“儿啊,娘是为了在这深山老林里好让你能找到回家的路。”儿子听罢顿时泪如雨下。转身又把母亲背回了家。
    文翰的老家也曾出现过类似的事儿。一位母亲一共生养了七个子女。等到儿女们都成家立业了,老伴儿也离她而去。此时老儿子又得了不治之症而妻离子散。没办法母亲又把老儿子照顾到死。老伴儿走了,她又承受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丧子之痛”,此时老太太已经七十岁了,竟没有一个子女愿意赡养她。为了生存,老太太只有改嫁这条路可走。这位老母亲在改嫁的前一天,她再次征求儿子们的意见。他的大儿子说了一句话:“之前总说要走要走的,这到了关键时候又不走了。”
    就这样,老母亲背负着儿子的绝情,含泪改嫁到东南沿海一带。没想到老太太再婚之后,老伴儿对她是出奇得好。因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老太太的老家不知要好上多少倍。所以,这位老母亲就想起了在老家受穷的儿女们。最后在老伴儿的帮助下,她的孩子们陆续来此地打工赚钱。她的大儿子甚至把家都搬来了。老太太的孙子、外孙子也都来到这里上学就业。可谓是“母荣俱荣”。真不知道老母亲的这些儿女们,凭着母亲改嫁而走出一条发家致富之路,他们会作何感想?
    但是作为母亲,她不论身在何处,她能想到的,似乎永远都是她的孩子们过得好不好。“女本柔弱为母则刚”,说的就是女人一旦成为了母亲就会变得更加坚强。母亲陪我们长大直到她自己老去的时候,她仍然视我们为怀中的“娇儿”。为了保护我们,她们柔弱的身躯就变得无坚不摧。这便是母爱的伟大之处。本来就对母亲的离世伤心欲绝而不能自拔,没想到,父亲却在这个时候提出再婚。在这种情况下,章一鸣对父亲的不理解也算情有可原。
    文翰递给章一鸣一张面巾纸说道:“一鸣啊,我很理解你此时此刻的心情。你不是不同意老爷子再婚。只是还没有从老娘去世的痛苦中走出来。其实,不是咱们不孝顺而是老娘的寿禄太短了。我们再痛苦老娘也回不来了。老爷子想再婚的事确实早了一点。你说他薄情也好自私也罢,作为子女,我们是不能评判也无法评判他们当初结合的时候是否有情还是无情。老娘虽然走了,但和老爷子也算是一世的夫妻,他还是咱们的父亲。所以,我劝你还是先不要想老爷子是否对得起过世的老娘,那已经不重要了。你要知道老爷子才六十多岁,不但身体好还有退休保障。现在当务之急是考虑老爷子今后怎么愉快地生活。”
    章一鸣的情绪已经完全平息了。他叹了一口气说道:“咳,理儿是这么个理儿。但是我真的为老娘感到心寒。老娘才走一个多月,老爷子就想给我找一个妈。你说,这不是往我的心口上撒盐吗?老哥,我真想不通啊!”
    文翰说道:“一鸣,现在的重点不是我们想通想不通的问题,而是如何处理好这件事。因为这件事已经摆在你的面前了。具体来说,就是老爷子再婚的事情你和红玉到底持什么态度?你哥和你妹妹又是什么意见?老人再婚后怎么生活?是自己单过还是和你们在一起生活?这才是你当前要考虑的问题。”
    章一鸣说道:“今天早晨老爷子跟我提这件事的时候,我当即就表态说我不同意。然后我就上班了。红玉也曾劝我好好和老爷子沟通。可是我根本没有心情去和老爷子沟通。现在看来我是冲动了一些。其实,从内心讲,老爸再婚的事我和红玉不是没有想过。我们是想等过了一段时间,最起码也得等老娘百天忌 ↑返回顶部↑
    文翰的话让章一鸣的情绪似乎平息了不少。他喝了口水说道:“老哥,我觉得,这人啊不论做什么事情都得对得起自己的心。我妈这辈子很不容易。我小时候体弱多病,每次得病都是我妈背着我去医院看病。我的印象中,老娘就是家里的天。可是谁知道天不庇佑,我还没有孝敬够老娘,她就这么早离开我们走了。老哥,直到现在我都不相信老娘没了,我只当她出远门去了,过一段时间她就会回来的。老哥,我是真想她啊。”章一鸣说着说着趴在桌子上就痛哭起来。
    文翰的心里很明白,章一鸣不是不同意老父亲再婚,他只不过还没有从母亲去世的悲痛之中完全走出来。他刚刚过了而立之年,事业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且才拥有尽孝父母的能力和条件,母亲就撒手人寰。这种丧母之痛对于一个孝子来说那种打击是很无情的。用“子欲养而亲不待”来形容章一鸣此刻的心情最恰当不过了。
    有人说,父母的养育之恩在儿女们心中的份量也许会不一样。文翰的母亲就曾说过,父亲的恩情在他过世的时候就报答完了,所谓“盖棺定论”。而母亲的恩德几代都报答不完。《孝子歌》中“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讲的就是这个理儿。虎毒不食子。母亲的恩情不仅仅体现在生儿育女上面,更体现在,当她被不肖子孙抛弃的时候那种撼动鬼神的“舐犊情深”。
    在古代日本贫困家庭就有抛弃老人的陋习。一个穷途末路的儿子背着老娘走向深山准备将老娘丢弃。一路上,老娘不断地折下树枝丢在地上。儿子很不耐烦地问:“你老是丢树枝干什么?快死了还那么多事。”母亲则回答:“儿啊,娘是为了在这深山老林里好让你能找到回家的路。”儿子听罢顿时泪如雨下。转身又把母亲背回了家。
    文翰的老家也曾出现过类似的事儿。一位母亲一共生养了七个子女。等到儿女们都成家立业了,老伴儿也离她而去。此时老儿子又得了不治之症而妻离子散。没办法母亲又把老儿子照顾到死。老伴儿走了,她又承受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丧子之痛”,此时老太太已经七十岁了,竟没有一个子女愿意赡养她。为了生存,老太太只有改嫁这条路可走。这位老母亲在改嫁的前一天,她再次征求儿子们的意见。他的大儿子说了一句话:“之前总说要走要走的,这到了关键时候又不走了。”
    就这样,老母亲背负着儿子的绝情,含泪改嫁到东南沿海一带。没想到老太太再婚之后,老伴儿对她是出奇得好。因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老太太的老家不知要好上多少倍。所以,这位老母亲就想起了在老家受穷的儿女们。最后在老伴儿的帮助下,她的孩子们陆续来此地打工赚钱。她的大儿子甚至把家都搬来了。老太太的孙子、外孙子也都来到这里上学就业。可谓是“母荣俱荣”。真不知道老母亲的这些儿女们,凭着母亲改嫁而走出一条发家致富之路,他们会作何感想?
    但是作为母亲,她不论身在何处,她能想到的,似乎永远都是她的孩子们过得好不好。“女本柔弱为母则刚”,说的就是女人一旦成为了母亲就会变得更加坚强。母亲陪我们长大直到她自己老去的时候,她仍然视我们为怀中的“娇儿”。为了保护我们,她们柔弱的身躯就变得无坚不摧。这便是母爱的伟大之处。本来就对母亲的离世伤心欲绝而不能自拔,没想到,父亲却在这个时候提出再婚。在这种情况下,章一鸣对父亲的不理解也算情有可原。
    文翰递给章一鸣一张面巾纸说道:“一鸣啊,我很理解你此时此刻的心情。你不是不同意老爷子再婚。只是还没有从老娘去世的痛苦中走出来。其实,不是咱们不孝顺而是老娘的寿禄太短了。我们再痛苦老娘也回不来了。老爷子想再婚的事确实早了一点。你说他薄情也好自私也罢,作为子女,我们是不能评判也无法评判他们当初结合的时候是否有情还是无情。老娘虽然走了,但和老爷子也算是一世的夫妻,他还是咱们的父亲。所以,我劝你还是先不要想老爷子是否对得起过世的老娘,那已经不重要了。你要知道老爷子才六十多岁,不但身体好还有退休保障。现在当务之急是考虑老爷子今后怎么愉快地生活。”
    章一鸣的情绪已经完全平息了。他叹了一口气说道:“咳,理儿是这么个理儿。但是我真的为老娘感到心寒。老娘才走一个多月,老爷子就想给我找一个妈。你说,这不是往我的心口上撒盐吗?老哥,我真想不通啊!”
    文翰说道:“一鸣,现在的重点不是我们想通想不通的问题,而是如何处理好这件事。因为这件事已经摆在你的面前了。具体来说,就是老爷子再婚的事情你和红玉到底持什么态度?你哥和你妹妹又是什么意见?老人再婚后怎么生活?是自己单过还是和你们在一起生活?这才是你当前要考虑的问题。”
    章一鸣说道:“今天早晨老爷子跟我提这件事的时候,我当即就表态说我不同意。然后我就上班了。红玉也曾劝我好好和老爷子沟通。可是我根本没有心情去和老爷子沟通。现在看来我是冲动了一些。其实,从内心讲,老爸再婚的事我和红玉不是没有想过。我们是想等过了一段时间,最起码也得等老娘百天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