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产商的一种通病,超一线占据了绝大多数的资源,一线城市的资源略差,二线更差,三线最差,四线五线等基本上见不到万商的影子。”
    “这样做是符合资本取向的,但我个人给资本取向定了一个名字,叫短期取向。按照常理来说,超一线城市与一线城市的容纳人口量是有限的,类比于香江,当人口数量过高时,整个微型社会的经济结构就会急剧变化,产生极大的贫富差距,有人清清闲闲就可以坐拥十套百套房产,而有人辛苦工作却连房租都交不起。我们国家的超一线和一线的情况有点特殊,这些城市还会不断想外地辐射扩散,容纳更多的人群,房地产商就是推动辐射扩散的主力,但绝大多数人都忽视了一种情况,买得起房的人能买得起多套,买不起房的人就算楼盘再多,也依旧买不起。”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中就提过城镇化与逆城镇化,我们便处在一个城镇化尚未完全,便已经开始了逆城镇化的阶段。当逃离北上广深的声音出现时,房地产商就应该敲响警钟,购买力正在像退潮一样退去,与逃离北上广深的声音一同出现的,还有一种声音,大城市容纳不下身体,小城市容纳不下灵魂,大城市的消费水平远超过个人承受能力,小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达不到这些人的需求,矛盾便出现了。”
    “我个人认为,房地产商关注的指标一直都有一个疏漏,看一个城市是否有潜力,不应该看这个城市有多少潜在购买力,而是应该看这个城市能留住多少潜在购买力。所有的年轻人都向往北上广深,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在北上广深生活下去,肯定会有人回到三线、四线、五线,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如何激活三线四线五线城市的活力,让这些城市能够更有温度,能够容纳下更多的青年。”
    “不要忘记,这些城市的购买力可不仅仅是从超一线与一线城市中随着退潮的浪流回家的年轻人,还有努力进行跃迁的小镇青年。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吗?”
    张一鸣似懂非懂,眉头拧成了泰山。
    张一鹤这个血外行却听懂了,他走到张一鸣的身边,说,“你嫂子的意思是,带着咱的团去三线、四线、五线等城市造孽。为了保证房地产经济的基本框架不崩,超一线和一线城市的房价不能降太多,但三线、四线、五线城市的房价可以涨一涨,相应的,三线、四线、五线的配套资源也应该跟上来,诸如房屋建设类型,社区建设模式等等,用更好的社区建设理念为三线、四线、五线城市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可这些城市的房价高了,人家为什么不花同样的价钱在更好的城市买?”
    “人活着又不是只需要为房价负责,还有各种生活成本。超一线城市的生活成本只是房价吗?不,房价只是压在人身上的一根十分粗的稻草,压不死人,真正压死人的,是密密麻麻的每一笔高昂支出。举个例子,京城的外卖均价在30左右,金陵的外卖均价在26左右,彭城的外卖均价在18,白洋淀的外卖均价在12,这也是生活成本,而且是会不断累积起来的生活成本。”
    翻盘
    张一鸣听了乔知予的话后, 沉默了好一会儿。
    乔知予也不催他,这种决定事关一个房地产集团的未来走向,哪是头脑一发热就能拿定主意的?更何况,就算张一鸣同意她的观点,那也无济于事,得万商集团现任掌舵人——张一鸣他爸同意才行。
    乔知予去厨房准备刷锅洗盘子, 没想到张一鹤却已经干得差不多了,她将碗碟从洗碗机里拿出来, 打算放到橱柜中去。
    张一鹤问他,“和一鸣说的怎么样?一鸣是个死脑筋, 能get到你说的点吗?”
    “应该get到了,不过就算get不到也没有关系, 毕竟他get到不行,得你爸也get到。你弟将来或许会成为万商集团的掌舵人,但现在的掌舵人还是你爸。”
    “你爸或许会开始考虑一鸣的观点, 甚至说, 如果你爸开明一点、有远见一点的话,还或许会将一鸣的观点作为最终决策的参考,但有一点不会变,最后的决定还是由你爸来做。”
    张一鹤闷声不吭, 过了一会儿才说, “我爸不会在万商的董事会待太久了,当初老爷子给他算过,他刚开始做生意的时候欠下的业债, 都会一点一点还回去,现在还债的时间快到了。我爸心里有数,应该用不了多久,就会让一鸣尝试着上手,逐步接管整个万商。”
    乔知予扭头看向张一鹤,问,“所以,你们这些修道的人,都信命中注定么?”
    “嗯,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就算有人说自己改了命,那也是命中早就注定了他的后半生不凡。如果我们连命都不信,那我们还学什么道门的本事?” ↑返回顶部↑
    产商的一种通病,超一线占据了绝大多数的资源,一线城市的资源略差,二线更差,三线最差,四线五线等基本上见不到万商的影子。”
    “这样做是符合资本取向的,但我个人给资本取向定了一个名字,叫短期取向。按照常理来说,超一线城市与一线城市的容纳人口量是有限的,类比于香江,当人口数量过高时,整个微型社会的经济结构就会急剧变化,产生极大的贫富差距,有人清清闲闲就可以坐拥十套百套房产,而有人辛苦工作却连房租都交不起。我们国家的超一线和一线的情况有点特殊,这些城市还会不断想外地辐射扩散,容纳更多的人群,房地产商就是推动辐射扩散的主力,但绝大多数人都忽视了一种情况,买得起房的人能买得起多套,买不起房的人就算楼盘再多,也依旧买不起。”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中就提过城镇化与逆城镇化,我们便处在一个城镇化尚未完全,便已经开始了逆城镇化的阶段。当逃离北上广深的声音出现时,房地产商就应该敲响警钟,购买力正在像退潮一样退去,与逃离北上广深的声音一同出现的,还有一种声音,大城市容纳不下身体,小城市容纳不下灵魂,大城市的消费水平远超过个人承受能力,小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达不到这些人的需求,矛盾便出现了。”
    “我个人认为,房地产商关注的指标一直都有一个疏漏,看一个城市是否有潜力,不应该看这个城市有多少潜在购买力,而是应该看这个城市能留住多少潜在购买力。所有的年轻人都向往北上广深,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在北上广深生活下去,肯定会有人回到三线、四线、五线,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如何激活三线四线五线城市的活力,让这些城市能够更有温度,能够容纳下更多的青年。”
    “不要忘记,这些城市的购买力可不仅仅是从超一线与一线城市中随着退潮的浪流回家的年轻人,还有努力进行跃迁的小镇青年。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吗?”
    张一鸣似懂非懂,眉头拧成了泰山。
    张一鹤这个血外行却听懂了,他走到张一鸣的身边,说,“你嫂子的意思是,带着咱的团去三线、四线、五线等城市造孽。为了保证房地产经济的基本框架不崩,超一线和一线城市的房价不能降太多,但三线、四线、五线城市的房价可以涨一涨,相应的,三线、四线、五线的配套资源也应该跟上来,诸如房屋建设类型,社区建设模式等等,用更好的社区建设理念为三线、四线、五线城市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可这些城市的房价高了,人家为什么不花同样的价钱在更好的城市买?”
    “人活着又不是只需要为房价负责,还有各种生活成本。超一线城市的生活成本只是房价吗?不,房价只是压在人身上的一根十分粗的稻草,压不死人,真正压死人的,是密密麻麻的每一笔高昂支出。举个例子,京城的外卖均价在30左右,金陵的外卖均价在26左右,彭城的外卖均价在18,白洋淀的外卖均价在12,这也是生活成本,而且是会不断累积起来的生活成本。”
    翻盘
    张一鸣听了乔知予的话后, 沉默了好一会儿。
    乔知予也不催他,这种决定事关一个房地产集团的未来走向,哪是头脑一发热就能拿定主意的?更何况,就算张一鸣同意她的观点,那也无济于事,得万商集团现任掌舵人——张一鸣他爸同意才行。
    乔知予去厨房准备刷锅洗盘子, 没想到张一鹤却已经干得差不多了,她将碗碟从洗碗机里拿出来, 打算放到橱柜中去。
    张一鹤问他,“和一鸣说的怎么样?一鸣是个死脑筋, 能get到你说的点吗?”
    “应该get到了,不过就算get不到也没有关系, 毕竟他get到不行,得你爸也get到。你弟将来或许会成为万商集团的掌舵人,但现在的掌舵人还是你爸。”
    “你爸或许会开始考虑一鸣的观点, 甚至说, 如果你爸开明一点、有远见一点的话,还或许会将一鸣的观点作为最终决策的参考,但有一点不会变,最后的决定还是由你爸来做。”
    张一鹤闷声不吭, 过了一会儿才说, “我爸不会在万商的董事会待太久了,当初老爷子给他算过,他刚开始做生意的时候欠下的业债, 都会一点一点还回去,现在还债的时间快到了。我爸心里有数,应该用不了多久,就会让一鸣尝试着上手,逐步接管整个万商。”
    乔知予扭头看向张一鹤,问,“所以,你们这些修道的人,都信命中注定么?”
    “嗯,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就算有人说自己改了命,那也是命中早就注定了他的后半生不凡。如果我们连命都不信,那我们还学什么道门的本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