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1章 【951】房屋出租谁来管?
李华瞪得眼珠子都差点掉出来:“你买到了?这么快?”
“不是妈,这是慕岩哥哥要买的,我不过代为办理罢了。”
反正一切往慕岩身上推,肯定没错,原本不打算交代太多的李想,是想着若是李二柱一家来了,早晚得让他们知道,与其将自家人瞒着,倒还不如从一开始就说实话。
六,六套房?
李华觉得自己的嘴快要因为这个数字给黏到一起了:“他,疯了吗?买这么多?”
“妈,他肯定没疯,我是快嫉妒疯了,不过其中一套是我自己买的,这些年我也赚了点钱,虽然只是一套二合院,但也是独立的院子,这些房子因为他早先就看好了,所以今天就没空帮外婆看,外婆,明天我再去给你找房子。”
反应过来的那媛直摆手:“不用不用,我的不着急的,倒是慕岩这操作太厉害,这么多房子,他也不住,可是要出租?”
李想点了点头,然后看向李华:“妈,你说把我二外公和二外婆请过来怎么样?”
李华不明所以,李想解释:“我那两个舅舅和姨妈肯定来不了,家里面有地,还要挣工分,但是外公外婆年纪大了,我就想着,让他们带着几个小的过来住在我买的那套二合院儿里,然后让他们帮忙看护着咱们这几套房子,把他们租出去,他们若是能继续读书,就让他们继续读,若是没那天分了,就给他们找个活先干着。”
其实倒也不费她什么事儿,他们干得好就留下,干不好就离开,人品不好经过考验也能看出来,人品好又有上进心,就算学习不好,也不防事,反正依着外公外婆还有舅舅姨妈他们的秉性,应该教不出极品出来。
只要孩子们能在京城站稳了脚跟,那就让舅舅和姨妈他们一起来京城,地回头改制,租出去就行了。
毕竟农民在地里,一天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也挣不了多少钱,还不如去京城发展。
李想这么一说,那媛和李华同时沉默了。
那媛虽然认识李二柱和黄氏,可是他们的孩子如何,她不清楚,害怕又出来个像李三柱孩子那样的极品。
当初识人不清,现在识人就清了?
毕竟他们在京城,又对那些人有几分了解?
李华也是想到了李三柱一家,如果把二柱一家接到京城,那不是当众给李三柱难堪?
所以一时之间,她不知道怎么说,看向女儿的眼神,也是充满了无措。
“你让他们过来最大的原因是,需要找人专门看顾咱们的房子?”
“大部分原因是这样吧,毕竟这件事说简单它也不简单,尤其还牵扯到房租,签合同什么的麻烦事上,很麻烦,”
至于帮他们,那也是顺带的,因为往后她用人量只会不断增加,如果李二柱一家的人品过关,她当然乐意从自己人里面挑选。
“如果咱们确定住在这里不搬,那我买了房子,肯定也要租出去,到时候可能就不止那六套房子了,你觉得以他们家人的能力,能够领下这个任务?
首先,他们阅人的经验肯定不足,不是说给钱就租给他们,他们对京城了解多少,这些都需要观察和深入的调查,不是我不信任他们,而是我害怕又来一家像李和雅那样的人。
如果让他们知道咱们家这么多房子,他们会不会往深处想,会不会传回老家?”
“还有孩子,你让你二外公一家来,那你亲外公要怎么处置?就算你们和他们断了关系,可二柱和三柱的关系还没断吧,但是你这样一来,等同于让他们兄弟的感谢也断了,合适?”
那媛的话,让李华若有所思的颔首:“其实,我担心的也是这一点,现在他们只知道咱们有一套房子,若是知道咱们有六套房,估计会疯的,就算是再平常心的人,也不敢保证自己不嫉妒,你的心是好的,但未必能够成就好事。”
好心办坏事,说的就是这样的情况。
李想得到她们的想法后,没有惊慌,也没有表现出来的汗颜,而是缓缓的吐出一口浊气,庆幸自己写回家的信里面,没有涉及到太多这方面的事儿,就是因为不了解,所以她写信回家问的都是李二柱一家的一些情况。
比如孩子们是否都在读书,辍学的为什么不上,是因为没钱,还是因为不像上了?
再比如每一个孩子的秉性如何?对未来有什么想法,如此云云。
算是间接的打探他们每个人的情况,既然外婆和妈妈都说现在不是让他们进京的好时候,那就当做她想要间接的支援他们上学吧?
房子收回来,若是长时间不住人的话,会损坏的更为严重,所以她宁愿把房子都租出去,只是人手方面不够足,也一时之间想不到合适的人。
那外婆却严肃的对她道:“没啥麻烦的,咱们仨不行的话就轮流招呼吧,比起麻烦,低调更适合现在的大环境,你交给旁人不放心,自己总归对自己有信心吧?再说了,如果咱们仨连几套房子的租客都管不过来,那以后还能干啥?很大程度上,这也是一种锻炼人的方式!”
李想眸光里闪过一抹羞赧:“外婆,姜还是老的辣啊,是我愚钝了,您说的没错,这种事,还真是越少人知道,越好,我原先只想着偷懒了,却没想过这么做的后果,还好,现在都还来得及。”
第二天是周三,李想骑着车就在她买的那六套房子的周围转悠,还真让她找到了几套无论是面积、采光、还是大院儿环境都不错的房子。
只不过没有整套的,都是东西厢房或者倒座房,很少有正房售卖的。
按照那外婆的意思是,如果买不到整套,就买东西厢房也可以,反正她暂时只当做投资,也不住,你租房子整套出租的有几个,还不是分开出租?
这般一想,也的确是个道理,所以再看房子的时候,选择性就更多了。 ↑返回顶部↑
“不是妈,这是慕岩哥哥要买的,我不过代为办理罢了。”
反正一切往慕岩身上推,肯定没错,原本不打算交代太多的李想,是想着若是李二柱一家来了,早晚得让他们知道,与其将自家人瞒着,倒还不如从一开始就说实话。
六,六套房?
李华觉得自己的嘴快要因为这个数字给黏到一起了:“他,疯了吗?买这么多?”
“妈,他肯定没疯,我是快嫉妒疯了,不过其中一套是我自己买的,这些年我也赚了点钱,虽然只是一套二合院,但也是独立的院子,这些房子因为他早先就看好了,所以今天就没空帮外婆看,外婆,明天我再去给你找房子。”
反应过来的那媛直摆手:“不用不用,我的不着急的,倒是慕岩这操作太厉害,这么多房子,他也不住,可是要出租?”
李想点了点头,然后看向李华:“妈,你说把我二外公和二外婆请过来怎么样?”
李华不明所以,李想解释:“我那两个舅舅和姨妈肯定来不了,家里面有地,还要挣工分,但是外公外婆年纪大了,我就想着,让他们带着几个小的过来住在我买的那套二合院儿里,然后让他们帮忙看护着咱们这几套房子,把他们租出去,他们若是能继续读书,就让他们继续读,若是没那天分了,就给他们找个活先干着。”
其实倒也不费她什么事儿,他们干得好就留下,干不好就离开,人品不好经过考验也能看出来,人品好又有上进心,就算学习不好,也不防事,反正依着外公外婆还有舅舅姨妈他们的秉性,应该教不出极品出来。
只要孩子们能在京城站稳了脚跟,那就让舅舅和姨妈他们一起来京城,地回头改制,租出去就行了。
毕竟农民在地里,一天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也挣不了多少钱,还不如去京城发展。
李想这么一说,那媛和李华同时沉默了。
那媛虽然认识李二柱和黄氏,可是他们的孩子如何,她不清楚,害怕又出来个像李三柱孩子那样的极品。
当初识人不清,现在识人就清了?
毕竟他们在京城,又对那些人有几分了解?
李华也是想到了李三柱一家,如果把二柱一家接到京城,那不是当众给李三柱难堪?
所以一时之间,她不知道怎么说,看向女儿的眼神,也是充满了无措。
“你让他们过来最大的原因是,需要找人专门看顾咱们的房子?”
“大部分原因是这样吧,毕竟这件事说简单它也不简单,尤其还牵扯到房租,签合同什么的麻烦事上,很麻烦,”
至于帮他们,那也是顺带的,因为往后她用人量只会不断增加,如果李二柱一家的人品过关,她当然乐意从自己人里面挑选。
“如果咱们确定住在这里不搬,那我买了房子,肯定也要租出去,到时候可能就不止那六套房子了,你觉得以他们家人的能力,能够领下这个任务?
首先,他们阅人的经验肯定不足,不是说给钱就租给他们,他们对京城了解多少,这些都需要观察和深入的调查,不是我不信任他们,而是我害怕又来一家像李和雅那样的人。
如果让他们知道咱们家这么多房子,他们会不会往深处想,会不会传回老家?”
“还有孩子,你让你二外公一家来,那你亲外公要怎么处置?就算你们和他们断了关系,可二柱和三柱的关系还没断吧,但是你这样一来,等同于让他们兄弟的感谢也断了,合适?”
那媛的话,让李华若有所思的颔首:“其实,我担心的也是这一点,现在他们只知道咱们有一套房子,若是知道咱们有六套房,估计会疯的,就算是再平常心的人,也不敢保证自己不嫉妒,你的心是好的,但未必能够成就好事。”
好心办坏事,说的就是这样的情况。
李想得到她们的想法后,没有惊慌,也没有表现出来的汗颜,而是缓缓的吐出一口浊气,庆幸自己写回家的信里面,没有涉及到太多这方面的事儿,就是因为不了解,所以她写信回家问的都是李二柱一家的一些情况。
比如孩子们是否都在读书,辍学的为什么不上,是因为没钱,还是因为不像上了?
再比如每一个孩子的秉性如何?对未来有什么想法,如此云云。
算是间接的打探他们每个人的情况,既然外婆和妈妈都说现在不是让他们进京的好时候,那就当做她想要间接的支援他们上学吧?
房子收回来,若是长时间不住人的话,会损坏的更为严重,所以她宁愿把房子都租出去,只是人手方面不够足,也一时之间想不到合适的人。
那外婆却严肃的对她道:“没啥麻烦的,咱们仨不行的话就轮流招呼吧,比起麻烦,低调更适合现在的大环境,你交给旁人不放心,自己总归对自己有信心吧?再说了,如果咱们仨连几套房子的租客都管不过来,那以后还能干啥?很大程度上,这也是一种锻炼人的方式!”
李想眸光里闪过一抹羞赧:“外婆,姜还是老的辣啊,是我愚钝了,您说的没错,这种事,还真是越少人知道,越好,我原先只想着偷懒了,却没想过这么做的后果,还好,现在都还来得及。”
第二天是周三,李想骑着车就在她买的那六套房子的周围转悠,还真让她找到了几套无论是面积、采光、还是大院儿环境都不错的房子。
只不过没有整套的,都是东西厢房或者倒座房,很少有正房售卖的。
按照那外婆的意思是,如果买不到整套,就买东西厢房也可以,反正她暂时只当做投资,也不住,你租房子整套出租的有几个,还不是分开出租?
这般一想,也的确是个道理,所以再看房子的时候,选择性就更多了。 ↑返回顶部↑
李华瞪得眼珠子都差点掉出来:“你买到了?这么快?”
“不是妈,这是慕岩哥哥要买的,我不过代为办理罢了。”
反正一切往慕岩身上推,肯定没错,原本不打算交代太多的李想,是想着若是李二柱一家来了,早晚得让他们知道,与其将自家人瞒着,倒还不如从一开始就说实话。
六,六套房?
李华觉得自己的嘴快要因为这个数字给黏到一起了:“他,疯了吗?买这么多?”
“妈,他肯定没疯,我是快嫉妒疯了,不过其中一套是我自己买的,这些年我也赚了点钱,虽然只是一套二合院,但也是独立的院子,这些房子因为他早先就看好了,所以今天就没空帮外婆看,外婆,明天我再去给你找房子。”
反应过来的那媛直摆手:“不用不用,我的不着急的,倒是慕岩这操作太厉害,这么多房子,他也不住,可是要出租?”
李想点了点头,然后看向李华:“妈,你说把我二外公和二外婆请过来怎么样?”
李华不明所以,李想解释:“我那两个舅舅和姨妈肯定来不了,家里面有地,还要挣工分,但是外公外婆年纪大了,我就想着,让他们带着几个小的过来住在我买的那套二合院儿里,然后让他们帮忙看护着咱们这几套房子,把他们租出去,他们若是能继续读书,就让他们继续读,若是没那天分了,就给他们找个活先干着。”
其实倒也不费她什么事儿,他们干得好就留下,干不好就离开,人品不好经过考验也能看出来,人品好又有上进心,就算学习不好,也不防事,反正依着外公外婆还有舅舅姨妈他们的秉性,应该教不出极品出来。
只要孩子们能在京城站稳了脚跟,那就让舅舅和姨妈他们一起来京城,地回头改制,租出去就行了。
毕竟农民在地里,一天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也挣不了多少钱,还不如去京城发展。
李想这么一说,那媛和李华同时沉默了。
那媛虽然认识李二柱和黄氏,可是他们的孩子如何,她不清楚,害怕又出来个像李三柱孩子那样的极品。
当初识人不清,现在识人就清了?
毕竟他们在京城,又对那些人有几分了解?
李华也是想到了李三柱一家,如果把二柱一家接到京城,那不是当众给李三柱难堪?
所以一时之间,她不知道怎么说,看向女儿的眼神,也是充满了无措。
“你让他们过来最大的原因是,需要找人专门看顾咱们的房子?”
“大部分原因是这样吧,毕竟这件事说简单它也不简单,尤其还牵扯到房租,签合同什么的麻烦事上,很麻烦,”
至于帮他们,那也是顺带的,因为往后她用人量只会不断增加,如果李二柱一家的人品过关,她当然乐意从自己人里面挑选。
“如果咱们确定住在这里不搬,那我买了房子,肯定也要租出去,到时候可能就不止那六套房子了,你觉得以他们家人的能力,能够领下这个任务?
首先,他们阅人的经验肯定不足,不是说给钱就租给他们,他们对京城了解多少,这些都需要观察和深入的调查,不是我不信任他们,而是我害怕又来一家像李和雅那样的人。
如果让他们知道咱们家这么多房子,他们会不会往深处想,会不会传回老家?”
“还有孩子,你让你二外公一家来,那你亲外公要怎么处置?就算你们和他们断了关系,可二柱和三柱的关系还没断吧,但是你这样一来,等同于让他们兄弟的感谢也断了,合适?”
那媛的话,让李华若有所思的颔首:“其实,我担心的也是这一点,现在他们只知道咱们有一套房子,若是知道咱们有六套房,估计会疯的,就算是再平常心的人,也不敢保证自己不嫉妒,你的心是好的,但未必能够成就好事。”
好心办坏事,说的就是这样的情况。
李想得到她们的想法后,没有惊慌,也没有表现出来的汗颜,而是缓缓的吐出一口浊气,庆幸自己写回家的信里面,没有涉及到太多这方面的事儿,就是因为不了解,所以她写信回家问的都是李二柱一家的一些情况。
比如孩子们是否都在读书,辍学的为什么不上,是因为没钱,还是因为不像上了?
再比如每一个孩子的秉性如何?对未来有什么想法,如此云云。
算是间接的打探他们每个人的情况,既然外婆和妈妈都说现在不是让他们进京的好时候,那就当做她想要间接的支援他们上学吧?
房子收回来,若是长时间不住人的话,会损坏的更为严重,所以她宁愿把房子都租出去,只是人手方面不够足,也一时之间想不到合适的人。
那外婆却严肃的对她道:“没啥麻烦的,咱们仨不行的话就轮流招呼吧,比起麻烦,低调更适合现在的大环境,你交给旁人不放心,自己总归对自己有信心吧?再说了,如果咱们仨连几套房子的租客都管不过来,那以后还能干啥?很大程度上,这也是一种锻炼人的方式!”
李想眸光里闪过一抹羞赧:“外婆,姜还是老的辣啊,是我愚钝了,您说的没错,这种事,还真是越少人知道,越好,我原先只想着偷懒了,却没想过这么做的后果,还好,现在都还来得及。”
第二天是周三,李想骑着车就在她买的那六套房子的周围转悠,还真让她找到了几套无论是面积、采光、还是大院儿环境都不错的房子。
只不过没有整套的,都是东西厢房或者倒座房,很少有正房售卖的。
按照那外婆的意思是,如果买不到整套,就买东西厢房也可以,反正她暂时只当做投资,也不住,你租房子整套出租的有几个,还不是分开出租?
这般一想,也的确是个道理,所以再看房子的时候,选择性就更多了。
“不是妈,这是慕岩哥哥要买的,我不过代为办理罢了。”
反正一切往慕岩身上推,肯定没错,原本不打算交代太多的李想,是想着若是李二柱一家来了,早晚得让他们知道,与其将自家人瞒着,倒还不如从一开始就说实话。
六,六套房?
李华觉得自己的嘴快要因为这个数字给黏到一起了:“他,疯了吗?买这么多?”
“妈,他肯定没疯,我是快嫉妒疯了,不过其中一套是我自己买的,这些年我也赚了点钱,虽然只是一套二合院,但也是独立的院子,这些房子因为他早先就看好了,所以今天就没空帮外婆看,外婆,明天我再去给你找房子。”
反应过来的那媛直摆手:“不用不用,我的不着急的,倒是慕岩这操作太厉害,这么多房子,他也不住,可是要出租?”
李想点了点头,然后看向李华:“妈,你说把我二外公和二外婆请过来怎么样?”
李华不明所以,李想解释:“我那两个舅舅和姨妈肯定来不了,家里面有地,还要挣工分,但是外公外婆年纪大了,我就想着,让他们带着几个小的过来住在我买的那套二合院儿里,然后让他们帮忙看护着咱们这几套房子,把他们租出去,他们若是能继续读书,就让他们继续读,若是没那天分了,就给他们找个活先干着。”
其实倒也不费她什么事儿,他们干得好就留下,干不好就离开,人品不好经过考验也能看出来,人品好又有上进心,就算学习不好,也不防事,反正依着外公外婆还有舅舅姨妈他们的秉性,应该教不出极品出来。
只要孩子们能在京城站稳了脚跟,那就让舅舅和姨妈他们一起来京城,地回头改制,租出去就行了。
毕竟农民在地里,一天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也挣不了多少钱,还不如去京城发展。
李想这么一说,那媛和李华同时沉默了。
那媛虽然认识李二柱和黄氏,可是他们的孩子如何,她不清楚,害怕又出来个像李三柱孩子那样的极品。
当初识人不清,现在识人就清了?
毕竟他们在京城,又对那些人有几分了解?
李华也是想到了李三柱一家,如果把二柱一家接到京城,那不是当众给李三柱难堪?
所以一时之间,她不知道怎么说,看向女儿的眼神,也是充满了无措。
“你让他们过来最大的原因是,需要找人专门看顾咱们的房子?”
“大部分原因是这样吧,毕竟这件事说简单它也不简单,尤其还牵扯到房租,签合同什么的麻烦事上,很麻烦,”
至于帮他们,那也是顺带的,因为往后她用人量只会不断增加,如果李二柱一家的人品过关,她当然乐意从自己人里面挑选。
“如果咱们确定住在这里不搬,那我买了房子,肯定也要租出去,到时候可能就不止那六套房子了,你觉得以他们家人的能力,能够领下这个任务?
首先,他们阅人的经验肯定不足,不是说给钱就租给他们,他们对京城了解多少,这些都需要观察和深入的调查,不是我不信任他们,而是我害怕又来一家像李和雅那样的人。
如果让他们知道咱们家这么多房子,他们会不会往深处想,会不会传回老家?”
“还有孩子,你让你二外公一家来,那你亲外公要怎么处置?就算你们和他们断了关系,可二柱和三柱的关系还没断吧,但是你这样一来,等同于让他们兄弟的感谢也断了,合适?”
那媛的话,让李华若有所思的颔首:“其实,我担心的也是这一点,现在他们只知道咱们有一套房子,若是知道咱们有六套房,估计会疯的,就算是再平常心的人,也不敢保证自己不嫉妒,你的心是好的,但未必能够成就好事。”
好心办坏事,说的就是这样的情况。
李想得到她们的想法后,没有惊慌,也没有表现出来的汗颜,而是缓缓的吐出一口浊气,庆幸自己写回家的信里面,没有涉及到太多这方面的事儿,就是因为不了解,所以她写信回家问的都是李二柱一家的一些情况。
比如孩子们是否都在读书,辍学的为什么不上,是因为没钱,还是因为不像上了?
再比如每一个孩子的秉性如何?对未来有什么想法,如此云云。
算是间接的打探他们每个人的情况,既然外婆和妈妈都说现在不是让他们进京的好时候,那就当做她想要间接的支援他们上学吧?
房子收回来,若是长时间不住人的话,会损坏的更为严重,所以她宁愿把房子都租出去,只是人手方面不够足,也一时之间想不到合适的人。
那外婆却严肃的对她道:“没啥麻烦的,咱们仨不行的话就轮流招呼吧,比起麻烦,低调更适合现在的大环境,你交给旁人不放心,自己总归对自己有信心吧?再说了,如果咱们仨连几套房子的租客都管不过来,那以后还能干啥?很大程度上,这也是一种锻炼人的方式!”
李想眸光里闪过一抹羞赧:“外婆,姜还是老的辣啊,是我愚钝了,您说的没错,这种事,还真是越少人知道,越好,我原先只想着偷懒了,却没想过这么做的后果,还好,现在都还来得及。”
第二天是周三,李想骑着车就在她买的那六套房子的周围转悠,还真让她找到了几套无论是面积、采光、还是大院儿环境都不错的房子。
只不过没有整套的,都是东西厢房或者倒座房,很少有正房售卖的。
按照那外婆的意思是,如果买不到整套,就买东西厢房也可以,反正她暂时只当做投资,也不住,你租房子整套出租的有几个,还不是分开出租?
这般一想,也的确是个道理,所以再看房子的时候,选择性就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