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6章 生于谷雨死于谷雨
所以从内心深处唐阳羽的贵族观跟凌雨晴的就不一样,本质区别。
只是他不会明确的跟凌雨晴对着干。
不是他害怕凌雨晴不是让着她。
而是这种事情各自有各自的理解,理解见解不同才正常,要是完全相同那才是出鬼了。
求同存异不光可以是对外的国策,还可以是私人关系处理的基石。
夜里1点钟两人还没有睡,但是牺牲一点睡眠时间熬夜是值得的。
唐阳羽引导凌雨晴找到了道法之门,凌雨晴则给唐阳羽设定了龙族五爵的降龙之策。
相互收获都很大。
而这种事是外人绝对无法促成的,只有他们之间彼此扶持才行。
这是天命,也叫天命所归。
所归天命之处便是宿命,两人的宿命。
按照一般顺序天晚了,两人各自收获颇丰,是时候亲热一下什么的了。两人不会,两人今晚注定不会有什么肌肤之亲。
两人也不可能这么做正事加班到天亮。
他们快睡了,大概在凌晨两点之前。
早睡早起是老祖宗的祖训,老祖宗不是不懂科学,老祖宗有一本二十四节气立法就可以走遍天下。
很多地方远比现在的所谓科学要严谨准确奇妙的多。
二十四节气律法绝对在唐阳羽的重点研究范围之内,因为这跟修复大有关联。同时这次寻龙开启也绝不能随便选个日子出发。
唐阳羽首先要遵循二十四节气歌来计算和谋划。
家里死去很多年的老头子几乎从不会给小小的孙儿讲故事,但是一旦他讲了故事小小的唐阳羽就会记住,记忆十分深刻。
下面这个故事也是,二十四节气的故事。
唐阳羽抬手看看手表,咧嘴笑笑。
“不知道怎么的,突然又想给你讲故事,讲个故事我们就睡觉吧。你听了这个故事也要思考一件事,那就是要帮我在二十四节气中间寻找最合适的寻龙开启之日。”
“这算是一件大事,我信不着别人,只信自己和你。”
凌雨晴一愣,“这事似乎你找羲和大祭司,外婆甚至圣女王更靠谱,真的要任性的自己来?我自问并不擅长此道。”
唐阳羽抬手捏捏鼻子,人家女孩的鼻子,不是他自己的。
“对,既然是我去寻龙,那么寻龙之日的选择就由我和你来决定。这不是任性,这是权力。”
“自主选择的权力。”
唐阳羽越说越自信。
凌雨晴没好气的瞥了他一眼,催促道,“行了,先讲故事吧……不过感觉这个故事不是你自己的……”
唐阳羽突然有点深沉起来,“的确不是我自己的,是家里老头子的,他很少讲故事……”
“从前,有一个浪子,家中颇为富有。可这浪子不知时令节气,不好好种田,成天只知花天酒地,吃喝玩乐,坐吃山空,把父亲留下来的一份祖业吃光了,后来只好向亲戚借贷。”
“时间长了,亲戚都不理他了。他只好向舅舅借衣服去当,把舅舅仅有的几件衣服也当得差不多了,只剩下一件稍值钱一点的棉袄了。”
“正月初一这一天,浪子名为上门给舅舅拜年,实际上就是为了借这件棉袄。一看舅舅把棉袄穿在身上,天气又是那样的冷,也没好意思开口让舅舅把这件棉袄脱下来。”
“好不容易等到到了二月份,浪子心想:舅舅这些时可能不会穿棉袄了,于是来到舅舅家。舅舅一听说他要借棉袄,就说:“二月二十八,冻死鸡和鸭。”浪子一听,没门儿,只得走了。”
“到了三月份,天气逐渐转暖。浪子心想:舅舅这些时可能不会穿棉袄了,于是来到舅舅家。舅舅一听说他要借棉袄,就说:“三月三,冻死单身汉。”
”浪子知道舅舅是个单身汉,一听这话又没门儿,只得走了。”
“到了四月份,天气更暖和了。浪子心想:舅舅这些时可能不会穿棉袄了,于是又来到舅舅家。舅舅一听说他还是要借棉袄,就说:“四月二十,冻断树枝。”浪子一听,知道借棉袄又没门儿,只得走了。”
“到了五月份,人们都穿单衣孔浪子心想:现在去借棉袄,舅舅还有什么话说?谁知舅舅却说了一句:“吃了五月粽,寒衣不可送。””
“到了六月份,天气热得很,人们都打起赤膊来了。浪子心想:我六月三伏天去借棉袄,看你还有何话说!谁知舅舅却说:“人是不毛虫,单怕六月天的冷北风。”
“到了七月份,天气仍然很热,浪子又找舅舅开口借棉袄。舅舅说:“吃了七月半的饭,放牛儿子堤坡站。”
“这意思很明白,天气冷起来了,棉袄借不成了。到了八月份,浪子不死心,又去找舅舅。舅舅说:八月十五雁门开,雁儿头上带霜来。”开始下霜了,谁还愿把棉袄借出去?”
“到了九月份,浪子还是不死心,又去了舅舅家。还没有开口,舅舅说:“起了重阳风,虫子蚂蚁都要准备过冬—你就不要再打我件棉袄的主意,我以前接济你,实际上是害了你。你以后借东西典当是没有门了,我有也不会借给你,你还是好好种田,自己养活自己吧!”
“后来浪子回头,勤扒苦做,终于积起了一份家业。”
“那么有趣的地方来了,这则民间传说中讲述的,其实是节气的故事。“二月二十八,冻死鸡和鸭”,讲的是雨水节气;“三月三,冻死单身汉”,讲的是惊蛰节气;“四月二十,冻断树枝”,讲的是谷雨节气……”
唐阳羽讲故事的时候有点不像他自己,凌雨晴其实一次都没有见过唐宗放大师。
但是她却突然感觉到唐阳羽此刻身上有着唐宗放大师浓重的影子。
仿佛那一刻大师的灵魂在他身上复活。
这并不恐怖也不吓人,对凌雨晴来说反而更加亲切。
就像是她自己的爷爷凌东方在给她讲故事,相对于唐宗放的不讲故事,严厉,古板,怪异。
凌东方则是个喜欢讲故事的爷爷,这点凌雨晴自知比唐阳羽幸运许多。所以她只是微微笑笑,并不插言,她知道唐阳羽和唐宗放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果然,唐阳羽顿了顿继续。
这是一个漫长的故事,凌雨晴必须很仔细的倾听才能在这个故事中找到寻龙的具体时日。
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自古以来,立春时皇朝与民间都有很多祭祀、庆贺活动,除大家熟知的吃春盘、春饼外,还有打春牛。“打春牛”的民俗盛行于各地,其仪式由各府县执行,在某县志上有描述:“立春前有司迎句芒神于东郊,里市各扮故事表演,曰庆丰年。民之男女携儿女看春,俟土牛过各以豆麻撒之,谓散痘消疹。立春日祀芒神圣,鞭土牛毕,民争土块归置牲圈,取畜养蓄息也。是日喜晴厌雨,歌曰:但得立春晴一日,家夫不用力耕田。”
“这说的是立春日前一天,先把用泥土塑造的土牛放在县城东门外,其旁要立一个携带农具挥鞭的假人作“耕夫”,以示春令已到来,农事宜提前准备。立春日当天,官府要奉上供品于芒神、土牛前,于正午时举行隆重的“打牛”仪式。吏民击鼓,官员执红绿鞭或柳枝鞭打土牛三下,然后交给下属及农民轮流鞭打,打春牛头象征吉祥,打春牛腰象征五谷丰登,打春牛尾象征四季平安,无论鞭打春牛的哪个位置,都象征着驱寒和春耕的开始,把土牛打得越碎越好,随后人们要抢土牛的土块,带回家放入牲圈,象征兴旺。当天如天晴则预示着丰收,若遇雨则预示年景不佳。”
“另外,至今有些农村仍延续着古老的习俗,即由一个人手敲小锣鼓,唱迎春的赞词,挨家挨户送上一张红色春牛图,图上印有二十四节气和一个人手牵着牛在耕地,人们称其为“春帖子”。”
唐阳羽接着又说了立春,立春其实是在冬季末尾的时候,现在正是冬季。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么?
凌雨晴缓缓站起身来到窗前,看着外面依然没完没了飘飘洒洒的冬雪。心里突然一动,难道寻龙之日是立春?
一切大地生机开始之时?
她忍不住两眼光芒看向唐阳羽,结果这家伙似乎完全沉浸在他爷爷的故事当中。
不对,他是借助给她讲故事自己在整理思路,自己在分析判断,这是一个难得的过程。
清明安静安全没有任何打扰又可以心灵相惜的思考过程。
只有在她身边才能完成。
难道这也是宿命?
唐阳羽继续。
“我没有生在京城也没有长在京城,但是我却知道关于冬至的三个传说。传说之一:过去老京城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传说之二: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传说之三: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凌雨晴笑了,笑的很开心,由内而外的放松。放松的不光是内心还有身体。
问题是冬至早已过去,大寒都过了,所以现在再说冬至已经变得没有什么意义。
可现在的唐阳羽就像是走火入魔一样。
或者说他必须走火入魔,否则根本无法找出寻龙之日。
太难了,艰难的难。
现在的唐阳羽就好像是实验室里的爱迪生,在找到钨丝之前成千上万次的失败。
失败堆里找到成功,但是必须付出极大的代价。
唐阳羽现在在寻找寻龙之日,从二十四节气之中寻找,但是他需要很多相关碎片才行。
她开始更加愈加理解他。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同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凌雨晴有些吃惊,终于肯打断唐阳羽。
“寒食节后是清明,跟晋文公有关?这事我第一次听说。”
她的表情很好玩,唐阳羽笑,“你也不用觉得什么,寒食节后一天是清明节这事绝大部分人不知道,传统的国学和二十四节气正在迅速的以一种可怕的速度被人遗忘。”
凌雨晴跟着叹息一声,不再言语。
唐阳羽说的是实话,连她都不知道的事情别人真的很难知道,不是她多么自恋。
而是充分的认清自己。
清明在四月,距离现在也不远,可是寻龙之日真的能等到清明么?
她一点都不这么认为,但是她更赞同唐阳羽这种碎片化节气整理。
她跟他是一伙的。
“又是另外一个传说,相传,唐代高宗年间,黄河决堤,水淹曹州。千顷良田,黄水滚滚,房倒屋塌,军民溺死无数。有一个水性极好的青年,名叫谷雨,他推着一只大木箱游水将年迈的母亲送上城墙后,又游来游去从洪水中救出十几位乡亲。这时谷雨已是精疲力尽,因为他整整一天没吃东西了,肚子俄得咕咕叫,蹲在城墙上,望着翻滚的洪水发呆。突然,他看见洪水中有一棵牡丹时沉时浮,绯红的花朵象一张少女的脸,绿色的叶儿在水面上摆动,好像在摆手呼救。谷雨猛地站起,他忘记了饥饿和疲劳,脱下衣服扔给母亲,“扑通”一声跳进水中,向牡丹游去。水急浪高。谷雨费了好大劲才靠近牡丹,眼看就要抓住花叶,忽然一个浪头打来,将牡丹冲出一丈开外。谷雨紧迫不放,牡丹一会儿沉入水下,一会儿又漂浮上来。谷雨游啊,游啊,在黄水中足足游了两个时辰。过度的疲劳使他感到头昏目眩,两条腮象坠上了两块大石头一样沉,拨水的两只胳膊也不听使唤了,站在城墙上的母亲为儿子捏着一把汗,乡亲们高声喊叫着谷雨回来,谷雨不理不睬,在波涛中拼命地追寻着牡丹。”
“又过了一个时辰,牡丹挂在一裸被洪水冲倒的大树枝上,谷雨才追上了牡丹。他双手将牡丹捧起,高兴的眼泪都流出来了。谷雨艰难地游回来了,他站立不稳,跌倒在城墙上,面色苍白,气喘吁吁,将牡丹交给身旁—个老汉。这老汉叫赵老大,是个栽花能手。赵老大双手颤抖着接过牡丹说:“孩子,你放心!等黄水退下去,把这棵社丹栽到我那百花园中,我会好好护理它!”谷雨笑了,笑得那样甜!”
“转眼两年过去了。这年春天,谷雨的母亲得了重病.卧床不起,迷眼不睁,人瘦得皮包骨头,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谷雨心中着急,四处求医,房中能卖的东西都换汤药吃了,病情仍不见好转。这天,谷雨向赵老大借了二两银子,正要去给母亲抓药,一位少女飘然而进草房。这女子象画上的仙女一样美,红衣,红裙,红红的脸颊,红嘴唇,鬓角插着一支绯红色的花,弯弯的细眉下一双大眼睛紧盯着谷雨,微微一笑问道:“你就是谷雨吧?”谷雨急忙点头。少女说:“我叫丹风,家住东村。俺世代行医,为百姓治病。听说大娘身体欠安,特来送药。”说着,展开手中红巾,将一服草药放在桌上,草房里里顿时一阵清香。”
“谷雨不知如何是好,急忙掏出银子递过去。丹风说:“贫民百姓医病,俺不收银钱。”说着走到床前。谷雨的母亲听到声音强睁双服,感激地望着丹凤姑娘,示意她坐下。”
“丹风俯身望着大娘,甜甜地说;“大娘,我去给你煎药,吃下这服药你的病就回见轻!”谷雨听说丹风煎药,急忙去提水,抱柴,丹凤忙着烧火、煎药。一会儿工夫,二人把汤药煎好,丹风又侍候大娘将药服下。说也怪,大娘服药后,顿时有了精神,浑身轻松,病去了大半.只想下床走动。谷雨眼望着丹风,心里感激,口里却说不出半句话来。丹风姑娘看着憨厚的谷雨婿然一笑,说了句“我明日再来,”象一团火飘然而去。
“一连三天,丹风姑娘都来给大娘送药,谷雨见到丹风,也不象第一天那样拘束了。二人有说有笑,象亲兄妹一样。不久,谷雨母亲的身体竞比病前还要硬朗,脸上的皱纹少了,头上的白发黑了,觉得身上有用不完的力气。她见谷雨和丹风那样亲近.别提有多高兴心里想,我若有这样一个儿媳妇该多好啊!想托人去说媒,又怕丹风不肯嫁到这穷家破舍来。思前想后.还是自己暗地里问问丹风,听听她的口气吧!说不定姑娘看中了谷雨,不嫌俺家贫哩!谁知自从谷雨母亲病好之后,丹风姑娘却再也没有来过,大娘天天等,谷雨天天盼。天不亮,娘俩个就往大门口往东张望。”
“丹风姑娘今天准会来!”母亲说。
“她准会来!”谷雨说。
“日落了!黄昏了!仍不见丹凤姑娘的影子。母亲说:“东村离咱家不远,你买点礼物去到东村去看看丹风姑娘吧!”
“谷雨提着一篮礼物走了。他到东村一打听,东村没有行医的人家,更没有丹风这个姑娘。谷雨又往东跑了几个村庄。也没找到丹风的家。谷雨闷闷不乐地往回走,路过赵老大的百花园,忽然听到园中有女子嬉笑的声音,这声音那样熟悉!“是丹风!”谷雨扒开桑树篱笆,往园中张望,只见丹风和另外几个女子在月光下戏耍。他情不自禁地喊了一声;“丹风!”只听“忽——”地一阵风响,几个女子无影无踪。谷雨感到奇怪,急急奔进园中四处寻找,口里还说着:“你们不要躲藏.弄折了牡丹花,赵大爷要生气的!”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丹凤。谷雨心想,莫非我是在做梦?不!我清清楚楚地看见丹风了:红衣,红裙,红红的脸颊,红红的嘴唇,鬃角插着一排红色的花。”
“谷雨百思不解地蹲在花丛中,看眼前一株红牡丹摇来摆去,他突然想到:“那丹风姑娘莫非是牡丹仙女?”他围着红牡丹转来转去,月光下,那碗口大的花朵好像在冲着他顽皮地笑。谷雨深深作了一揖,说道;“多蒙丹凤姑娘妙手回春,治好了母亲的病!老人家这几日常常想念你,请仙女现身,随为兄回家一要叙!”谷雨说罢,偷眼观看牡丹,见一页红纸飘飘落地,他急忙捡起,见上面写着两行字:“待到明年四月八,奴到谷门去安家。”谷雨手拿红纸高兴地跳起来,对着牡丹拜了三拜,飞也似地住家跑去。”
“谷雨见到母亲,将寻找丹风的经过和在百花园中见到的情景说给母亲听,母亲喜得两眼冒泪花,直夸儿子交了好运气。从此以后,谷雨经常去百花园,帮助赵老大管理牡丹。”
“一日夜半,谷雨睡梦中正与丹风拜堂成亲,突然被敲门声惊醒,他翻身下床.开门一看,面前站的竟是丹凤姑娘!只见她披头散发,衣裙不整,面带伤痕,气喘吁吁。谷雨的母亲急忙把丹风拉进草房、连声追问:“是那个欺负孩儿了?”丹风姑娘手拉着母亲.眼望着谷雨,泪水象断了线的珍珠,噗噗嗒嗒落了下来:“我是牡丹花仙,大山头秃鹰是我家仇人,它欺弱杀贫,伤害生灵,是个无恶不作的魔怪。近日它得了重病,逼我们姐妹上山去酿造花蕊丹酒,为它医病。我们姐妹不愿取自己身上的血,酿下丹酒叫恶贼饮用!秃鹰便派兵来抢;我们姐妹难以抵挡。丹凤今日前去,只怕难以回转,纵然不死.取血酿酒之后,我也难以成仙了!临行之时,我来拜别大娘;兄长—”。
“说着以膝跪在地上,泣不成声。谷雨急忙将丹风搀起,四目相对,心如火焚。此时,只听夜空中打雷似的一声轰响,几个魔鬼将草房团团围住。为首的赤发妖魔大声喊叫:“速将牡丹花妖放出!牙嘣半个不字,我叫草房化为灰烬!”谷雨急忙将门紧闭,谷雨的母亲紧紧地把丹风楼在怀里。外边吼声震天,道道火光刺眼明亮。丹风挣脱身子拜了两拜,说道:‘大娘,兄长,丹风不想连累你们,我要去了!”说罢夺门而去。谷雨哭喊着扑向门外,摔倒在地。赤发妖魔哈哈大笑,将丹风绳捆索绑,直奔大山头飞去。”
“丹风和众仙女被秃鹰抢去之后,百花园中的牡丹枯死了!谷雨的母亲眼哭瞎了!赵老大病卧在床起不来了,谷雨整天不声不响,在一块大石头上“嚓嚓嚓”磨着斧头!母亲知道儿子的心,对谷雨说:去吧,把斧子磨好,去杀死秃鹰,放出丹风姑娘!”她从枕下摸出一包药,放在儿于手里,说:“带上它,用得着!”
“谷雨走了,他走了二十八天半,来到大山头。那山光秃秃的,一根树苗苗都不长。秃鹰藏在什么地方?丹风在何处酿酒?谷雨围着山转了一圈又一圈,连个洞都找不到。他真想放开嗓子喊两声丹风,又怕惊动妖魔,更难下手,便坐在离山较远的乱坟岗子观察山上的动静;一天过去了,不见妖魔的踪迹;两天过去了,看不见丹风的影子。谷雨在乱坟岗子上等了三天三夜,滚油浇心一样难受!第四天天刚亮,谷雨提起板斧,要去劈山寻找.忽然,右边一座大坟旁冒出一股白烟,谷雨急忙趴在一座坟旁。稍时,冒白姻的地方出来两个小妖,拾着一只大筐,唧唧咕咕地说着话奔大山头去了。等两个小妖走远,谷雨跑去一看,原来秃鹰的洞口就在脚下,他手握扳斧跳进洞去,他来到洞底站稳脚跟.好黑呀!黑得伸手不见五指!真冷啊!冷得浑身直打颤,谷雨摸着洞壁往里走,足足走了二里路远,方看见亮光。”
“洞越来越大.眼前又出现了三条路,该往那里走啊?谷雨正在犹豫,听见侧洞中有哭泣之声,谷雨悄悄摸进侧洞,见丹风和三名花仙都被绑在一根石柱子上,她们浑身都变成了白色!谷雨悲凄地喊了一声:‘丹凤”猛扑过去,丹风看见谷雨,一颗心好像撕成了两半,想不到谷雨有如此大的胆量.敢闯入魔洞,前来救她!她望着谷雨泪如下雨下:“凭你—把板斧.怎能救我们出洞!你快走吧!”谷雨说:“我把绳索砍断,咱们五人去把秃鹰杀死!”丹凤着急地说:“你不要莽撞!它们妖多势众,都守护在秃鹰身旁,难以下手!再说我们姐妹因不给秃鹰酿酒,它便命二小妖去大山头抬来石灰,每天烤煮我们,如今姐妹元气大伤,更难敌它!”谷雨悲愤难忍,挥动板斧要砍断绳索,刚把胳膊拾起,一包药从杯中掉出来,他想起母亲的话,突然有了主意,劝丹风答应为秃鹰酿酒,暗中将药放入酒中—,谷雨和众仙女正在商议如何除妖,去抬石灰的两个小妖回来了,谷雨急忙躲在石后。”
“丹风和众仙女叫小妖转告老鹰,为了早日解脱苦难.愿意为秃鹰酿酒。并说,此酒不但能治病,若多饮—杯,但可长生不老。秃鹰被疾病折磨得非常难受,命丹风和众花仙速速酿酒。”
“丹凤和众花仙酿造了两坛酒,一坛送给秃鹰.一坛留给众小妖。众妖听说饮此酒能长生不老,早就流口水了。秃鹰捧坛刚吃了一半,另一坛已被众妖争吃一空。酒到口中,非常香甜,稍时便觉头重脚轻,四肢麻木。谷雨见时机已到,手持板斧,冲了出来,秃鹰大叫一声:“不好!”便与谷雨打了起来;众花仙与众小妖也厮杀在一起。秃鹰久病不愈、又喝了药酒,虽有妖术也难以施展.战了不到两个回合,便被谷雨一斧砍倒在地。”
“众小妖二目昏花,手脚不灵,只见眼前人影乱晃,有的把石头当人,胡抓乱打。有的把同类看成仙女,相互残杀,你挤我撞,吱吱怪叫。谷雨挥动板斧,如车轮转动一般左杀右砍,霎时将众妖斩尽。”
“丹凤手拉谷雨与众花仙正要出洞,一支飞剑刺来,穿透了谷雨的心,他大叫一声,倒在血泊之中!原来秃鹰虽受重伤,并没咽气,它见谷雨欲走,从背后下了毒手。丹风恼怒万分,拿起谷雨的板斧,将垂死挣扎的秃鹰砍成了肉泥!回转身来,抱起谷雨的尸体,泣不成声。”
“谷雨死了。他生在谷雨,死在谷雨,遇难时年仅二十一岁,谷雨被埋葬在赵老大的百花园中。从此,牡丹和众花仙都在曹州安了家,每逢谷雨时节,牡丹就要开放,表示她们对谷雨的怀念。”
……
“不是谷雨,寻龙之日等不到谷雨,要么是立春要么是清明。”凌雨晴突然大声道。
因为她突然后脊梁骨发寒,因为他知道唐阳羽的生日正是谷雨!
她绝不要唐阳羽也生在谷雨死在谷雨。
死的时候年仅21岁!
正是唐阳羽一年后的年纪。
绝不能这样。
可是她又强烈的觉察到寻龙之日真的是谷雨!
“等等,你是故意给我讲这个故事,然后你早就自己算好了寻龙之日在谷雨么?”
“前面那么长的故事都是铺垫?”
她忍不住冲过去一把拉住唐阳羽的胳膊,用力摇晃。
但是很快他就松手,放下双臂。
看着他纯净的眼睛。
“不,你不忍心这样对我。”没等唐阳羽给出答案她自己先否定了。
唐阳羽也看着他,抬手摸摸鼻子,人家女孩好看的小琼鼻。
“不是故意这样,是家里老头子就是这样讲的。怪异的是他讲到谷雨就不讲了,到此结束。我也郁闷,而且想想好像我真的要在谷雨死掉一样。”
“但是这不可能,要死也是十一年以后,因为我早就看到过十年后的自己还有你。我不会早死,你也是。”
唐阳羽再一次发挥自己的乐观主义精神,再一次把十年后的景象拿出来安慰人安慰他自己。 ↑返回顶部↑
只是他不会明确的跟凌雨晴对着干。
不是他害怕凌雨晴不是让着她。
而是这种事情各自有各自的理解,理解见解不同才正常,要是完全相同那才是出鬼了。
求同存异不光可以是对外的国策,还可以是私人关系处理的基石。
夜里1点钟两人还没有睡,但是牺牲一点睡眠时间熬夜是值得的。
唐阳羽引导凌雨晴找到了道法之门,凌雨晴则给唐阳羽设定了龙族五爵的降龙之策。
相互收获都很大。
而这种事是外人绝对无法促成的,只有他们之间彼此扶持才行。
这是天命,也叫天命所归。
所归天命之处便是宿命,两人的宿命。
按照一般顺序天晚了,两人各自收获颇丰,是时候亲热一下什么的了。两人不会,两人今晚注定不会有什么肌肤之亲。
两人也不可能这么做正事加班到天亮。
他们快睡了,大概在凌晨两点之前。
早睡早起是老祖宗的祖训,老祖宗不是不懂科学,老祖宗有一本二十四节气立法就可以走遍天下。
很多地方远比现在的所谓科学要严谨准确奇妙的多。
二十四节气律法绝对在唐阳羽的重点研究范围之内,因为这跟修复大有关联。同时这次寻龙开启也绝不能随便选个日子出发。
唐阳羽首先要遵循二十四节气歌来计算和谋划。
家里死去很多年的老头子几乎从不会给小小的孙儿讲故事,但是一旦他讲了故事小小的唐阳羽就会记住,记忆十分深刻。
下面这个故事也是,二十四节气的故事。
唐阳羽抬手看看手表,咧嘴笑笑。
“不知道怎么的,突然又想给你讲故事,讲个故事我们就睡觉吧。你听了这个故事也要思考一件事,那就是要帮我在二十四节气中间寻找最合适的寻龙开启之日。”
“这算是一件大事,我信不着别人,只信自己和你。”
凌雨晴一愣,“这事似乎你找羲和大祭司,外婆甚至圣女王更靠谱,真的要任性的自己来?我自问并不擅长此道。”
唐阳羽抬手捏捏鼻子,人家女孩的鼻子,不是他自己的。
“对,既然是我去寻龙,那么寻龙之日的选择就由我和你来决定。这不是任性,这是权力。”
“自主选择的权力。”
唐阳羽越说越自信。
凌雨晴没好气的瞥了他一眼,催促道,“行了,先讲故事吧……不过感觉这个故事不是你自己的……”
唐阳羽突然有点深沉起来,“的确不是我自己的,是家里老头子的,他很少讲故事……”
“从前,有一个浪子,家中颇为富有。可这浪子不知时令节气,不好好种田,成天只知花天酒地,吃喝玩乐,坐吃山空,把父亲留下来的一份祖业吃光了,后来只好向亲戚借贷。”
“时间长了,亲戚都不理他了。他只好向舅舅借衣服去当,把舅舅仅有的几件衣服也当得差不多了,只剩下一件稍值钱一点的棉袄了。”
“正月初一这一天,浪子名为上门给舅舅拜年,实际上就是为了借这件棉袄。一看舅舅把棉袄穿在身上,天气又是那样的冷,也没好意思开口让舅舅把这件棉袄脱下来。”
“好不容易等到到了二月份,浪子心想:舅舅这些时可能不会穿棉袄了,于是来到舅舅家。舅舅一听说他要借棉袄,就说:“二月二十八,冻死鸡和鸭。”浪子一听,没门儿,只得走了。”
“到了三月份,天气逐渐转暖。浪子心想:舅舅这些时可能不会穿棉袄了,于是来到舅舅家。舅舅一听说他要借棉袄,就说:“三月三,冻死单身汉。”
”浪子知道舅舅是个单身汉,一听这话又没门儿,只得走了。”
“到了四月份,天气更暖和了。浪子心想:舅舅这些时可能不会穿棉袄了,于是又来到舅舅家。舅舅一听说他还是要借棉袄,就说:“四月二十,冻断树枝。”浪子一听,知道借棉袄又没门儿,只得走了。”
“到了五月份,人们都穿单衣孔浪子心想:现在去借棉袄,舅舅还有什么话说?谁知舅舅却说了一句:“吃了五月粽,寒衣不可送。””
“到了六月份,天气热得很,人们都打起赤膊来了。浪子心想:我六月三伏天去借棉袄,看你还有何话说!谁知舅舅却说:“人是不毛虫,单怕六月天的冷北风。”
“到了七月份,天气仍然很热,浪子又找舅舅开口借棉袄。舅舅说:“吃了七月半的饭,放牛儿子堤坡站。”
“这意思很明白,天气冷起来了,棉袄借不成了。到了八月份,浪子不死心,又去找舅舅。舅舅说:八月十五雁门开,雁儿头上带霜来。”开始下霜了,谁还愿把棉袄借出去?”
“到了九月份,浪子还是不死心,又去了舅舅家。还没有开口,舅舅说:“起了重阳风,虫子蚂蚁都要准备过冬—你就不要再打我件棉袄的主意,我以前接济你,实际上是害了你。你以后借东西典当是没有门了,我有也不会借给你,你还是好好种田,自己养活自己吧!”
“后来浪子回头,勤扒苦做,终于积起了一份家业。”
“那么有趣的地方来了,这则民间传说中讲述的,其实是节气的故事。“二月二十八,冻死鸡和鸭”,讲的是雨水节气;“三月三,冻死单身汉”,讲的是惊蛰节气;“四月二十,冻断树枝”,讲的是谷雨节气……”
唐阳羽讲故事的时候有点不像他自己,凌雨晴其实一次都没有见过唐宗放大师。
但是她却突然感觉到唐阳羽此刻身上有着唐宗放大师浓重的影子。
仿佛那一刻大师的灵魂在他身上复活。
这并不恐怖也不吓人,对凌雨晴来说反而更加亲切。
就像是她自己的爷爷凌东方在给她讲故事,相对于唐宗放的不讲故事,严厉,古板,怪异。
凌东方则是个喜欢讲故事的爷爷,这点凌雨晴自知比唐阳羽幸运许多。所以她只是微微笑笑,并不插言,她知道唐阳羽和唐宗放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果然,唐阳羽顿了顿继续。
这是一个漫长的故事,凌雨晴必须很仔细的倾听才能在这个故事中找到寻龙的具体时日。
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自古以来,立春时皇朝与民间都有很多祭祀、庆贺活动,除大家熟知的吃春盘、春饼外,还有打春牛。“打春牛”的民俗盛行于各地,其仪式由各府县执行,在某县志上有描述:“立春前有司迎句芒神于东郊,里市各扮故事表演,曰庆丰年。民之男女携儿女看春,俟土牛过各以豆麻撒之,谓散痘消疹。立春日祀芒神圣,鞭土牛毕,民争土块归置牲圈,取畜养蓄息也。是日喜晴厌雨,歌曰:但得立春晴一日,家夫不用力耕田。”
“这说的是立春日前一天,先把用泥土塑造的土牛放在县城东门外,其旁要立一个携带农具挥鞭的假人作“耕夫”,以示春令已到来,农事宜提前准备。立春日当天,官府要奉上供品于芒神、土牛前,于正午时举行隆重的“打牛”仪式。吏民击鼓,官员执红绿鞭或柳枝鞭打土牛三下,然后交给下属及农民轮流鞭打,打春牛头象征吉祥,打春牛腰象征五谷丰登,打春牛尾象征四季平安,无论鞭打春牛的哪个位置,都象征着驱寒和春耕的开始,把土牛打得越碎越好,随后人们要抢土牛的土块,带回家放入牲圈,象征兴旺。当天如天晴则预示着丰收,若遇雨则预示年景不佳。”
“另外,至今有些农村仍延续着古老的习俗,即由一个人手敲小锣鼓,唱迎春的赞词,挨家挨户送上一张红色春牛图,图上印有二十四节气和一个人手牵着牛在耕地,人们称其为“春帖子”。”
唐阳羽接着又说了立春,立春其实是在冬季末尾的时候,现在正是冬季。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么?
凌雨晴缓缓站起身来到窗前,看着外面依然没完没了飘飘洒洒的冬雪。心里突然一动,难道寻龙之日是立春?
一切大地生机开始之时?
她忍不住两眼光芒看向唐阳羽,结果这家伙似乎完全沉浸在他爷爷的故事当中。
不对,他是借助给她讲故事自己在整理思路,自己在分析判断,这是一个难得的过程。
清明安静安全没有任何打扰又可以心灵相惜的思考过程。
只有在她身边才能完成。
难道这也是宿命?
唐阳羽继续。
“我没有生在京城也没有长在京城,但是我却知道关于冬至的三个传说。传说之一:过去老京城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传说之二: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传说之三: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凌雨晴笑了,笑的很开心,由内而外的放松。放松的不光是内心还有身体。
问题是冬至早已过去,大寒都过了,所以现在再说冬至已经变得没有什么意义。
可现在的唐阳羽就像是走火入魔一样。
或者说他必须走火入魔,否则根本无法找出寻龙之日。
太难了,艰难的难。
现在的唐阳羽就好像是实验室里的爱迪生,在找到钨丝之前成千上万次的失败。
失败堆里找到成功,但是必须付出极大的代价。
唐阳羽现在在寻找寻龙之日,从二十四节气之中寻找,但是他需要很多相关碎片才行。
她开始更加愈加理解他。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同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凌雨晴有些吃惊,终于肯打断唐阳羽。
“寒食节后是清明,跟晋文公有关?这事我第一次听说。”
她的表情很好玩,唐阳羽笑,“你也不用觉得什么,寒食节后一天是清明节这事绝大部分人不知道,传统的国学和二十四节气正在迅速的以一种可怕的速度被人遗忘。”
凌雨晴跟着叹息一声,不再言语。
唐阳羽说的是实话,连她都不知道的事情别人真的很难知道,不是她多么自恋。
而是充分的认清自己。
清明在四月,距离现在也不远,可是寻龙之日真的能等到清明么?
她一点都不这么认为,但是她更赞同唐阳羽这种碎片化节气整理。
她跟他是一伙的。
“又是另外一个传说,相传,唐代高宗年间,黄河决堤,水淹曹州。千顷良田,黄水滚滚,房倒屋塌,军民溺死无数。有一个水性极好的青年,名叫谷雨,他推着一只大木箱游水将年迈的母亲送上城墙后,又游来游去从洪水中救出十几位乡亲。这时谷雨已是精疲力尽,因为他整整一天没吃东西了,肚子俄得咕咕叫,蹲在城墙上,望着翻滚的洪水发呆。突然,他看见洪水中有一棵牡丹时沉时浮,绯红的花朵象一张少女的脸,绿色的叶儿在水面上摆动,好像在摆手呼救。谷雨猛地站起,他忘记了饥饿和疲劳,脱下衣服扔给母亲,“扑通”一声跳进水中,向牡丹游去。水急浪高。谷雨费了好大劲才靠近牡丹,眼看就要抓住花叶,忽然一个浪头打来,将牡丹冲出一丈开外。谷雨紧迫不放,牡丹一会儿沉入水下,一会儿又漂浮上来。谷雨游啊,游啊,在黄水中足足游了两个时辰。过度的疲劳使他感到头昏目眩,两条腮象坠上了两块大石头一样沉,拨水的两只胳膊也不听使唤了,站在城墙上的母亲为儿子捏着一把汗,乡亲们高声喊叫着谷雨回来,谷雨不理不睬,在波涛中拼命地追寻着牡丹。”
“又过了一个时辰,牡丹挂在一裸被洪水冲倒的大树枝上,谷雨才追上了牡丹。他双手将牡丹捧起,高兴的眼泪都流出来了。谷雨艰难地游回来了,他站立不稳,跌倒在城墙上,面色苍白,气喘吁吁,将牡丹交给身旁—个老汉。这老汉叫赵老大,是个栽花能手。赵老大双手颤抖着接过牡丹说:“孩子,你放心!等黄水退下去,把这棵社丹栽到我那百花园中,我会好好护理它!”谷雨笑了,笑得那样甜!”
“转眼两年过去了。这年春天,谷雨的母亲得了重病.卧床不起,迷眼不睁,人瘦得皮包骨头,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谷雨心中着急,四处求医,房中能卖的东西都换汤药吃了,病情仍不见好转。这天,谷雨向赵老大借了二两银子,正要去给母亲抓药,一位少女飘然而进草房。这女子象画上的仙女一样美,红衣,红裙,红红的脸颊,红嘴唇,鬓角插着一支绯红色的花,弯弯的细眉下一双大眼睛紧盯着谷雨,微微一笑问道:“你就是谷雨吧?”谷雨急忙点头。少女说:“我叫丹风,家住东村。俺世代行医,为百姓治病。听说大娘身体欠安,特来送药。”说着,展开手中红巾,将一服草药放在桌上,草房里里顿时一阵清香。”
“谷雨不知如何是好,急忙掏出银子递过去。丹风说:“贫民百姓医病,俺不收银钱。”说着走到床前。谷雨的母亲听到声音强睁双服,感激地望着丹凤姑娘,示意她坐下。”
“丹风俯身望着大娘,甜甜地说;“大娘,我去给你煎药,吃下这服药你的病就回见轻!”谷雨听说丹风煎药,急忙去提水,抱柴,丹凤忙着烧火、煎药。一会儿工夫,二人把汤药煎好,丹风又侍候大娘将药服下。说也怪,大娘服药后,顿时有了精神,浑身轻松,病去了大半.只想下床走动。谷雨眼望着丹风,心里感激,口里却说不出半句话来。丹风姑娘看着憨厚的谷雨婿然一笑,说了句“我明日再来,”象一团火飘然而去。
“一连三天,丹风姑娘都来给大娘送药,谷雨见到丹风,也不象第一天那样拘束了。二人有说有笑,象亲兄妹一样。不久,谷雨母亲的身体竞比病前还要硬朗,脸上的皱纹少了,头上的白发黑了,觉得身上有用不完的力气。她见谷雨和丹风那样亲近.别提有多高兴心里想,我若有这样一个儿媳妇该多好啊!想托人去说媒,又怕丹风不肯嫁到这穷家破舍来。思前想后.还是自己暗地里问问丹风,听听她的口气吧!说不定姑娘看中了谷雨,不嫌俺家贫哩!谁知自从谷雨母亲病好之后,丹风姑娘却再也没有来过,大娘天天等,谷雨天天盼。天不亮,娘俩个就往大门口往东张望。”
“丹风姑娘今天准会来!”母亲说。
“她准会来!”谷雨说。
“日落了!黄昏了!仍不见丹凤姑娘的影子。母亲说:“东村离咱家不远,你买点礼物去到东村去看看丹风姑娘吧!”
“谷雨提着一篮礼物走了。他到东村一打听,东村没有行医的人家,更没有丹风这个姑娘。谷雨又往东跑了几个村庄。也没找到丹风的家。谷雨闷闷不乐地往回走,路过赵老大的百花园,忽然听到园中有女子嬉笑的声音,这声音那样熟悉!“是丹风!”谷雨扒开桑树篱笆,往园中张望,只见丹风和另外几个女子在月光下戏耍。他情不自禁地喊了一声;“丹风!”只听“忽——”地一阵风响,几个女子无影无踪。谷雨感到奇怪,急急奔进园中四处寻找,口里还说着:“你们不要躲藏.弄折了牡丹花,赵大爷要生气的!”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丹凤。谷雨心想,莫非我是在做梦?不!我清清楚楚地看见丹风了:红衣,红裙,红红的脸颊,红红的嘴唇,鬃角插着一排红色的花。”
“谷雨百思不解地蹲在花丛中,看眼前一株红牡丹摇来摆去,他突然想到:“那丹风姑娘莫非是牡丹仙女?”他围着红牡丹转来转去,月光下,那碗口大的花朵好像在冲着他顽皮地笑。谷雨深深作了一揖,说道;“多蒙丹凤姑娘妙手回春,治好了母亲的病!老人家这几日常常想念你,请仙女现身,随为兄回家一要叙!”谷雨说罢,偷眼观看牡丹,见一页红纸飘飘落地,他急忙捡起,见上面写着两行字:“待到明年四月八,奴到谷门去安家。”谷雨手拿红纸高兴地跳起来,对着牡丹拜了三拜,飞也似地住家跑去。”
“谷雨见到母亲,将寻找丹风的经过和在百花园中见到的情景说给母亲听,母亲喜得两眼冒泪花,直夸儿子交了好运气。从此以后,谷雨经常去百花园,帮助赵老大管理牡丹。”
“一日夜半,谷雨睡梦中正与丹风拜堂成亲,突然被敲门声惊醒,他翻身下床.开门一看,面前站的竟是丹凤姑娘!只见她披头散发,衣裙不整,面带伤痕,气喘吁吁。谷雨的母亲急忙把丹风拉进草房、连声追问:“是那个欺负孩儿了?”丹风姑娘手拉着母亲.眼望着谷雨,泪水象断了线的珍珠,噗噗嗒嗒落了下来:“我是牡丹花仙,大山头秃鹰是我家仇人,它欺弱杀贫,伤害生灵,是个无恶不作的魔怪。近日它得了重病,逼我们姐妹上山去酿造花蕊丹酒,为它医病。我们姐妹不愿取自己身上的血,酿下丹酒叫恶贼饮用!秃鹰便派兵来抢;我们姐妹难以抵挡。丹凤今日前去,只怕难以回转,纵然不死.取血酿酒之后,我也难以成仙了!临行之时,我来拜别大娘;兄长—”。
“说着以膝跪在地上,泣不成声。谷雨急忙将丹风搀起,四目相对,心如火焚。此时,只听夜空中打雷似的一声轰响,几个魔鬼将草房团团围住。为首的赤发妖魔大声喊叫:“速将牡丹花妖放出!牙嘣半个不字,我叫草房化为灰烬!”谷雨急忙将门紧闭,谷雨的母亲紧紧地把丹风楼在怀里。外边吼声震天,道道火光刺眼明亮。丹风挣脱身子拜了两拜,说道:‘大娘,兄长,丹风不想连累你们,我要去了!”说罢夺门而去。谷雨哭喊着扑向门外,摔倒在地。赤发妖魔哈哈大笑,将丹风绳捆索绑,直奔大山头飞去。”
“丹风和众仙女被秃鹰抢去之后,百花园中的牡丹枯死了!谷雨的母亲眼哭瞎了!赵老大病卧在床起不来了,谷雨整天不声不响,在一块大石头上“嚓嚓嚓”磨着斧头!母亲知道儿子的心,对谷雨说:去吧,把斧子磨好,去杀死秃鹰,放出丹风姑娘!”她从枕下摸出一包药,放在儿于手里,说:“带上它,用得着!”
“谷雨走了,他走了二十八天半,来到大山头。那山光秃秃的,一根树苗苗都不长。秃鹰藏在什么地方?丹风在何处酿酒?谷雨围着山转了一圈又一圈,连个洞都找不到。他真想放开嗓子喊两声丹风,又怕惊动妖魔,更难下手,便坐在离山较远的乱坟岗子观察山上的动静;一天过去了,不见妖魔的踪迹;两天过去了,看不见丹风的影子。谷雨在乱坟岗子上等了三天三夜,滚油浇心一样难受!第四天天刚亮,谷雨提起板斧,要去劈山寻找.忽然,右边一座大坟旁冒出一股白烟,谷雨急忙趴在一座坟旁。稍时,冒白姻的地方出来两个小妖,拾着一只大筐,唧唧咕咕地说着话奔大山头去了。等两个小妖走远,谷雨跑去一看,原来秃鹰的洞口就在脚下,他手握扳斧跳进洞去,他来到洞底站稳脚跟.好黑呀!黑得伸手不见五指!真冷啊!冷得浑身直打颤,谷雨摸着洞壁往里走,足足走了二里路远,方看见亮光。”
“洞越来越大.眼前又出现了三条路,该往那里走啊?谷雨正在犹豫,听见侧洞中有哭泣之声,谷雨悄悄摸进侧洞,见丹风和三名花仙都被绑在一根石柱子上,她们浑身都变成了白色!谷雨悲凄地喊了一声:‘丹凤”猛扑过去,丹风看见谷雨,一颗心好像撕成了两半,想不到谷雨有如此大的胆量.敢闯入魔洞,前来救她!她望着谷雨泪如下雨下:“凭你—把板斧.怎能救我们出洞!你快走吧!”谷雨说:“我把绳索砍断,咱们五人去把秃鹰杀死!”丹凤着急地说:“你不要莽撞!它们妖多势众,都守护在秃鹰身旁,难以下手!再说我们姐妹因不给秃鹰酿酒,它便命二小妖去大山头抬来石灰,每天烤煮我们,如今姐妹元气大伤,更难敌它!”谷雨悲愤难忍,挥动板斧要砍断绳索,刚把胳膊拾起,一包药从杯中掉出来,他想起母亲的话,突然有了主意,劝丹风答应为秃鹰酿酒,暗中将药放入酒中—,谷雨和众仙女正在商议如何除妖,去抬石灰的两个小妖回来了,谷雨急忙躲在石后。”
“丹风和众仙女叫小妖转告老鹰,为了早日解脱苦难.愿意为秃鹰酿酒。并说,此酒不但能治病,若多饮—杯,但可长生不老。秃鹰被疾病折磨得非常难受,命丹风和众花仙速速酿酒。”
“丹凤和众花仙酿造了两坛酒,一坛送给秃鹰.一坛留给众小妖。众妖听说饮此酒能长生不老,早就流口水了。秃鹰捧坛刚吃了一半,另一坛已被众妖争吃一空。酒到口中,非常香甜,稍时便觉头重脚轻,四肢麻木。谷雨见时机已到,手持板斧,冲了出来,秃鹰大叫一声:“不好!”便与谷雨打了起来;众花仙与众小妖也厮杀在一起。秃鹰久病不愈、又喝了药酒,虽有妖术也难以施展.战了不到两个回合,便被谷雨一斧砍倒在地。”
“众小妖二目昏花,手脚不灵,只见眼前人影乱晃,有的把石头当人,胡抓乱打。有的把同类看成仙女,相互残杀,你挤我撞,吱吱怪叫。谷雨挥动板斧,如车轮转动一般左杀右砍,霎时将众妖斩尽。”
“丹凤手拉谷雨与众花仙正要出洞,一支飞剑刺来,穿透了谷雨的心,他大叫一声,倒在血泊之中!原来秃鹰虽受重伤,并没咽气,它见谷雨欲走,从背后下了毒手。丹风恼怒万分,拿起谷雨的板斧,将垂死挣扎的秃鹰砍成了肉泥!回转身来,抱起谷雨的尸体,泣不成声。”
“谷雨死了。他生在谷雨,死在谷雨,遇难时年仅二十一岁,谷雨被埋葬在赵老大的百花园中。从此,牡丹和众花仙都在曹州安了家,每逢谷雨时节,牡丹就要开放,表示她们对谷雨的怀念。”
……
“不是谷雨,寻龙之日等不到谷雨,要么是立春要么是清明。”凌雨晴突然大声道。
因为她突然后脊梁骨发寒,因为他知道唐阳羽的生日正是谷雨!
她绝不要唐阳羽也生在谷雨死在谷雨。
死的时候年仅21岁!
正是唐阳羽一年后的年纪。
绝不能这样。
可是她又强烈的觉察到寻龙之日真的是谷雨!
“等等,你是故意给我讲这个故事,然后你早就自己算好了寻龙之日在谷雨么?”
“前面那么长的故事都是铺垫?”
她忍不住冲过去一把拉住唐阳羽的胳膊,用力摇晃。
但是很快他就松手,放下双臂。
看着他纯净的眼睛。
“不,你不忍心这样对我。”没等唐阳羽给出答案她自己先否定了。
唐阳羽也看着他,抬手摸摸鼻子,人家女孩好看的小琼鼻。
“不是故意这样,是家里老头子就是这样讲的。怪异的是他讲到谷雨就不讲了,到此结束。我也郁闷,而且想想好像我真的要在谷雨死掉一样。”
“但是这不可能,要死也是十一年以后,因为我早就看到过十年后的自己还有你。我不会早死,你也是。”
唐阳羽再一次发挥自己的乐观主义精神,再一次把十年后的景象拿出来安慰人安慰他自己。 ↑返回顶部↑
所以从内心深处唐阳羽的贵族观跟凌雨晴的就不一样,本质区别。
只是他不会明确的跟凌雨晴对着干。
不是他害怕凌雨晴不是让着她。
而是这种事情各自有各自的理解,理解见解不同才正常,要是完全相同那才是出鬼了。
求同存异不光可以是对外的国策,还可以是私人关系处理的基石。
夜里1点钟两人还没有睡,但是牺牲一点睡眠时间熬夜是值得的。
唐阳羽引导凌雨晴找到了道法之门,凌雨晴则给唐阳羽设定了龙族五爵的降龙之策。
相互收获都很大。
而这种事是外人绝对无法促成的,只有他们之间彼此扶持才行。
这是天命,也叫天命所归。
所归天命之处便是宿命,两人的宿命。
按照一般顺序天晚了,两人各自收获颇丰,是时候亲热一下什么的了。两人不会,两人今晚注定不会有什么肌肤之亲。
两人也不可能这么做正事加班到天亮。
他们快睡了,大概在凌晨两点之前。
早睡早起是老祖宗的祖训,老祖宗不是不懂科学,老祖宗有一本二十四节气立法就可以走遍天下。
很多地方远比现在的所谓科学要严谨准确奇妙的多。
二十四节气律法绝对在唐阳羽的重点研究范围之内,因为这跟修复大有关联。同时这次寻龙开启也绝不能随便选个日子出发。
唐阳羽首先要遵循二十四节气歌来计算和谋划。
家里死去很多年的老头子几乎从不会给小小的孙儿讲故事,但是一旦他讲了故事小小的唐阳羽就会记住,记忆十分深刻。
下面这个故事也是,二十四节气的故事。
唐阳羽抬手看看手表,咧嘴笑笑。
“不知道怎么的,突然又想给你讲故事,讲个故事我们就睡觉吧。你听了这个故事也要思考一件事,那就是要帮我在二十四节气中间寻找最合适的寻龙开启之日。”
“这算是一件大事,我信不着别人,只信自己和你。”
凌雨晴一愣,“这事似乎你找羲和大祭司,外婆甚至圣女王更靠谱,真的要任性的自己来?我自问并不擅长此道。”
唐阳羽抬手捏捏鼻子,人家女孩的鼻子,不是他自己的。
“对,既然是我去寻龙,那么寻龙之日的选择就由我和你来决定。这不是任性,这是权力。”
“自主选择的权力。”
唐阳羽越说越自信。
凌雨晴没好气的瞥了他一眼,催促道,“行了,先讲故事吧……不过感觉这个故事不是你自己的……”
唐阳羽突然有点深沉起来,“的确不是我自己的,是家里老头子的,他很少讲故事……”
“从前,有一个浪子,家中颇为富有。可这浪子不知时令节气,不好好种田,成天只知花天酒地,吃喝玩乐,坐吃山空,把父亲留下来的一份祖业吃光了,后来只好向亲戚借贷。”
“时间长了,亲戚都不理他了。他只好向舅舅借衣服去当,把舅舅仅有的几件衣服也当得差不多了,只剩下一件稍值钱一点的棉袄了。”
“正月初一这一天,浪子名为上门给舅舅拜年,实际上就是为了借这件棉袄。一看舅舅把棉袄穿在身上,天气又是那样的冷,也没好意思开口让舅舅把这件棉袄脱下来。”
“好不容易等到到了二月份,浪子心想:舅舅这些时可能不会穿棉袄了,于是来到舅舅家。舅舅一听说他要借棉袄,就说:“二月二十八,冻死鸡和鸭。”浪子一听,没门儿,只得走了。”
“到了三月份,天气逐渐转暖。浪子心想:舅舅这些时可能不会穿棉袄了,于是来到舅舅家。舅舅一听说他要借棉袄,就说:“三月三,冻死单身汉。”
”浪子知道舅舅是个单身汉,一听这话又没门儿,只得走了。”
“到了四月份,天气更暖和了。浪子心想:舅舅这些时可能不会穿棉袄了,于是又来到舅舅家。舅舅一听说他还是要借棉袄,就说:“四月二十,冻断树枝。”浪子一听,知道借棉袄又没门儿,只得走了。”
“到了五月份,人们都穿单衣孔浪子心想:现在去借棉袄,舅舅还有什么话说?谁知舅舅却说了一句:“吃了五月粽,寒衣不可送。””
“到了六月份,天气热得很,人们都打起赤膊来了。浪子心想:我六月三伏天去借棉袄,看你还有何话说!谁知舅舅却说:“人是不毛虫,单怕六月天的冷北风。”
“到了七月份,天气仍然很热,浪子又找舅舅开口借棉袄。舅舅说:“吃了七月半的饭,放牛儿子堤坡站。”
“这意思很明白,天气冷起来了,棉袄借不成了。到了八月份,浪子不死心,又去找舅舅。舅舅说:八月十五雁门开,雁儿头上带霜来。”开始下霜了,谁还愿把棉袄借出去?”
“到了九月份,浪子还是不死心,又去了舅舅家。还没有开口,舅舅说:“起了重阳风,虫子蚂蚁都要准备过冬—你就不要再打我件棉袄的主意,我以前接济你,实际上是害了你。你以后借东西典当是没有门了,我有也不会借给你,你还是好好种田,自己养活自己吧!”
“后来浪子回头,勤扒苦做,终于积起了一份家业。”
“那么有趣的地方来了,这则民间传说中讲述的,其实是节气的故事。“二月二十八,冻死鸡和鸭”,讲的是雨水节气;“三月三,冻死单身汉”,讲的是惊蛰节气;“四月二十,冻断树枝”,讲的是谷雨节气……”
唐阳羽讲故事的时候有点不像他自己,凌雨晴其实一次都没有见过唐宗放大师。
但是她却突然感觉到唐阳羽此刻身上有着唐宗放大师浓重的影子。
仿佛那一刻大师的灵魂在他身上复活。
这并不恐怖也不吓人,对凌雨晴来说反而更加亲切。
就像是她自己的爷爷凌东方在给她讲故事,相对于唐宗放的不讲故事,严厉,古板,怪异。
凌东方则是个喜欢讲故事的爷爷,这点凌雨晴自知比唐阳羽幸运许多。所以她只是微微笑笑,并不插言,她知道唐阳羽和唐宗放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果然,唐阳羽顿了顿继续。
这是一个漫长的故事,凌雨晴必须很仔细的倾听才能在这个故事中找到寻龙的具体时日。
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自古以来,立春时皇朝与民间都有很多祭祀、庆贺活动,除大家熟知的吃春盘、春饼外,还有打春牛。“打春牛”的民俗盛行于各地,其仪式由各府县执行,在某县志上有描述:“立春前有司迎句芒神于东郊,里市各扮故事表演,曰庆丰年。民之男女携儿女看春,俟土牛过各以豆麻撒之,谓散痘消疹。立春日祀芒神圣,鞭土牛毕,民争土块归置牲圈,取畜养蓄息也。是日喜晴厌雨,歌曰:但得立春晴一日,家夫不用力耕田。”
“这说的是立春日前一天,先把用泥土塑造的土牛放在县城东门外,其旁要立一个携带农具挥鞭的假人作“耕夫”,以示春令已到来,农事宜提前准备。立春日当天,官府要奉上供品于芒神、土牛前,于正午时举行隆重的“打牛”仪式。吏民击鼓,官员执红绿鞭或柳枝鞭打土牛三下,然后交给下属及农民轮流鞭打,打春牛头象征吉祥,打春牛腰象征五谷丰登,打春牛尾象征四季平安,无论鞭打春牛的哪个位置,都象征着驱寒和春耕的开始,把土牛打得越碎越好,随后人们要抢土牛的土块,带回家放入牲圈,象征兴旺。当天如天晴则预示着丰收,若遇雨则预示年景不佳。”
“另外,至今有些农村仍延续着古老的习俗,即由一个人手敲小锣鼓,唱迎春的赞词,挨家挨户送上一张红色春牛图,图上印有二十四节气和一个人手牵着牛在耕地,人们称其为“春帖子”。”
唐阳羽接着又说了立春,立春其实是在冬季末尾的时候,现在正是冬季。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么?
凌雨晴缓缓站起身来到窗前,看着外面依然没完没了飘飘洒洒的冬雪。心里突然一动,难道寻龙之日是立春?
一切大地生机开始之时?
她忍不住两眼光芒看向唐阳羽,结果这家伙似乎完全沉浸在他爷爷的故事当中。
不对,他是借助给她讲故事自己在整理思路,自己在分析判断,这是一个难得的过程。
清明安静安全没有任何打扰又可以心灵相惜的思考过程。
只有在她身边才能完成。
难道这也是宿命?
唐阳羽继续。
“我没有生在京城也没有长在京城,但是我却知道关于冬至的三个传说。传说之一:过去老京城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传说之二: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传说之三: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凌雨晴笑了,笑的很开心,由内而外的放松。放松的不光是内心还有身体。
问题是冬至早已过去,大寒都过了,所以现在再说冬至已经变得没有什么意义。
可现在的唐阳羽就像是走火入魔一样。
或者说他必须走火入魔,否则根本无法找出寻龙之日。
太难了,艰难的难。
现在的唐阳羽就好像是实验室里的爱迪生,在找到钨丝之前成千上万次的失败。
失败堆里找到成功,但是必须付出极大的代价。
唐阳羽现在在寻找寻龙之日,从二十四节气之中寻找,但是他需要很多相关碎片才行。
她开始更加愈加理解他。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同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凌雨晴有些吃惊,终于肯打断唐阳羽。
“寒食节后是清明,跟晋文公有关?这事我第一次听说。”
她的表情很好玩,唐阳羽笑,“你也不用觉得什么,寒食节后一天是清明节这事绝大部分人不知道,传统的国学和二十四节气正在迅速的以一种可怕的速度被人遗忘。”
凌雨晴跟着叹息一声,不再言语。
唐阳羽说的是实话,连她都不知道的事情别人真的很难知道,不是她多么自恋。
而是充分的认清自己。
清明在四月,距离现在也不远,可是寻龙之日真的能等到清明么?
她一点都不这么认为,但是她更赞同唐阳羽这种碎片化节气整理。
她跟他是一伙的。
“又是另外一个传说,相传,唐代高宗年间,黄河决堤,水淹曹州。千顷良田,黄水滚滚,房倒屋塌,军民溺死无数。有一个水性极好的青年,名叫谷雨,他推着一只大木箱游水将年迈的母亲送上城墙后,又游来游去从洪水中救出十几位乡亲。这时谷雨已是精疲力尽,因为他整整一天没吃东西了,肚子俄得咕咕叫,蹲在城墙上,望着翻滚的洪水发呆。突然,他看见洪水中有一棵牡丹时沉时浮,绯红的花朵象一张少女的脸,绿色的叶儿在水面上摆动,好像在摆手呼救。谷雨猛地站起,他忘记了饥饿和疲劳,脱下衣服扔给母亲,“扑通”一声跳进水中,向牡丹游去。水急浪高。谷雨费了好大劲才靠近牡丹,眼看就要抓住花叶,忽然一个浪头打来,将牡丹冲出一丈开外。谷雨紧迫不放,牡丹一会儿沉入水下,一会儿又漂浮上来。谷雨游啊,游啊,在黄水中足足游了两个时辰。过度的疲劳使他感到头昏目眩,两条腮象坠上了两块大石头一样沉,拨水的两只胳膊也不听使唤了,站在城墙上的母亲为儿子捏着一把汗,乡亲们高声喊叫着谷雨回来,谷雨不理不睬,在波涛中拼命地追寻着牡丹。”
“又过了一个时辰,牡丹挂在一裸被洪水冲倒的大树枝上,谷雨才追上了牡丹。他双手将牡丹捧起,高兴的眼泪都流出来了。谷雨艰难地游回来了,他站立不稳,跌倒在城墙上,面色苍白,气喘吁吁,将牡丹交给身旁—个老汉。这老汉叫赵老大,是个栽花能手。赵老大双手颤抖着接过牡丹说:“孩子,你放心!等黄水退下去,把这棵社丹栽到我那百花园中,我会好好护理它!”谷雨笑了,笑得那样甜!”
“转眼两年过去了。这年春天,谷雨的母亲得了重病.卧床不起,迷眼不睁,人瘦得皮包骨头,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谷雨心中着急,四处求医,房中能卖的东西都换汤药吃了,病情仍不见好转。这天,谷雨向赵老大借了二两银子,正要去给母亲抓药,一位少女飘然而进草房。这女子象画上的仙女一样美,红衣,红裙,红红的脸颊,红嘴唇,鬓角插着一支绯红色的花,弯弯的细眉下一双大眼睛紧盯着谷雨,微微一笑问道:“你就是谷雨吧?”谷雨急忙点头。少女说:“我叫丹风,家住东村。俺世代行医,为百姓治病。听说大娘身体欠安,特来送药。”说着,展开手中红巾,将一服草药放在桌上,草房里里顿时一阵清香。”
“谷雨不知如何是好,急忙掏出银子递过去。丹风说:“贫民百姓医病,俺不收银钱。”说着走到床前。谷雨的母亲听到声音强睁双服,感激地望着丹凤姑娘,示意她坐下。”
“丹风俯身望着大娘,甜甜地说;“大娘,我去给你煎药,吃下这服药你的病就回见轻!”谷雨听说丹风煎药,急忙去提水,抱柴,丹凤忙着烧火、煎药。一会儿工夫,二人把汤药煎好,丹风又侍候大娘将药服下。说也怪,大娘服药后,顿时有了精神,浑身轻松,病去了大半.只想下床走动。谷雨眼望着丹风,心里感激,口里却说不出半句话来。丹风姑娘看着憨厚的谷雨婿然一笑,说了句“我明日再来,”象一团火飘然而去。
“一连三天,丹风姑娘都来给大娘送药,谷雨见到丹风,也不象第一天那样拘束了。二人有说有笑,象亲兄妹一样。不久,谷雨母亲的身体竞比病前还要硬朗,脸上的皱纹少了,头上的白发黑了,觉得身上有用不完的力气。她见谷雨和丹风那样亲近.别提有多高兴心里想,我若有这样一个儿媳妇该多好啊!想托人去说媒,又怕丹风不肯嫁到这穷家破舍来。思前想后.还是自己暗地里问问丹风,听听她的口气吧!说不定姑娘看中了谷雨,不嫌俺家贫哩!谁知自从谷雨母亲病好之后,丹风姑娘却再也没有来过,大娘天天等,谷雨天天盼。天不亮,娘俩个就往大门口往东张望。”
“丹风姑娘今天准会来!”母亲说。
“她准会来!”谷雨说。
“日落了!黄昏了!仍不见丹凤姑娘的影子。母亲说:“东村离咱家不远,你买点礼物去到东村去看看丹风姑娘吧!”
“谷雨提着一篮礼物走了。他到东村一打听,东村没有行医的人家,更没有丹风这个姑娘。谷雨又往东跑了几个村庄。也没找到丹风的家。谷雨闷闷不乐地往回走,路过赵老大的百花园,忽然听到园中有女子嬉笑的声音,这声音那样熟悉!“是丹风!”谷雨扒开桑树篱笆,往园中张望,只见丹风和另外几个女子在月光下戏耍。他情不自禁地喊了一声;“丹风!”只听“忽——”地一阵风响,几个女子无影无踪。谷雨感到奇怪,急急奔进园中四处寻找,口里还说着:“你们不要躲藏.弄折了牡丹花,赵大爷要生气的!”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丹凤。谷雨心想,莫非我是在做梦?不!我清清楚楚地看见丹风了:红衣,红裙,红红的脸颊,红红的嘴唇,鬃角插着一排红色的花。”
“谷雨百思不解地蹲在花丛中,看眼前一株红牡丹摇来摆去,他突然想到:“那丹风姑娘莫非是牡丹仙女?”他围着红牡丹转来转去,月光下,那碗口大的花朵好像在冲着他顽皮地笑。谷雨深深作了一揖,说道;“多蒙丹凤姑娘妙手回春,治好了母亲的病!老人家这几日常常想念你,请仙女现身,随为兄回家一要叙!”谷雨说罢,偷眼观看牡丹,见一页红纸飘飘落地,他急忙捡起,见上面写着两行字:“待到明年四月八,奴到谷门去安家。”谷雨手拿红纸高兴地跳起来,对着牡丹拜了三拜,飞也似地住家跑去。”
“谷雨见到母亲,将寻找丹风的经过和在百花园中见到的情景说给母亲听,母亲喜得两眼冒泪花,直夸儿子交了好运气。从此以后,谷雨经常去百花园,帮助赵老大管理牡丹。”
“一日夜半,谷雨睡梦中正与丹风拜堂成亲,突然被敲门声惊醒,他翻身下床.开门一看,面前站的竟是丹凤姑娘!只见她披头散发,衣裙不整,面带伤痕,气喘吁吁。谷雨的母亲急忙把丹风拉进草房、连声追问:“是那个欺负孩儿了?”丹风姑娘手拉着母亲.眼望着谷雨,泪水象断了线的珍珠,噗噗嗒嗒落了下来:“我是牡丹花仙,大山头秃鹰是我家仇人,它欺弱杀贫,伤害生灵,是个无恶不作的魔怪。近日它得了重病,逼我们姐妹上山去酿造花蕊丹酒,为它医病。我们姐妹不愿取自己身上的血,酿下丹酒叫恶贼饮用!秃鹰便派兵来抢;我们姐妹难以抵挡。丹凤今日前去,只怕难以回转,纵然不死.取血酿酒之后,我也难以成仙了!临行之时,我来拜别大娘;兄长—”。
“说着以膝跪在地上,泣不成声。谷雨急忙将丹风搀起,四目相对,心如火焚。此时,只听夜空中打雷似的一声轰响,几个魔鬼将草房团团围住。为首的赤发妖魔大声喊叫:“速将牡丹花妖放出!牙嘣半个不字,我叫草房化为灰烬!”谷雨急忙将门紧闭,谷雨的母亲紧紧地把丹风楼在怀里。外边吼声震天,道道火光刺眼明亮。丹风挣脱身子拜了两拜,说道:‘大娘,兄长,丹风不想连累你们,我要去了!”说罢夺门而去。谷雨哭喊着扑向门外,摔倒在地。赤发妖魔哈哈大笑,将丹风绳捆索绑,直奔大山头飞去。”
“丹风和众仙女被秃鹰抢去之后,百花园中的牡丹枯死了!谷雨的母亲眼哭瞎了!赵老大病卧在床起不来了,谷雨整天不声不响,在一块大石头上“嚓嚓嚓”磨着斧头!母亲知道儿子的心,对谷雨说:去吧,把斧子磨好,去杀死秃鹰,放出丹风姑娘!”她从枕下摸出一包药,放在儿于手里,说:“带上它,用得着!”
“谷雨走了,他走了二十八天半,来到大山头。那山光秃秃的,一根树苗苗都不长。秃鹰藏在什么地方?丹风在何处酿酒?谷雨围着山转了一圈又一圈,连个洞都找不到。他真想放开嗓子喊两声丹风,又怕惊动妖魔,更难下手,便坐在离山较远的乱坟岗子观察山上的动静;一天过去了,不见妖魔的踪迹;两天过去了,看不见丹风的影子。谷雨在乱坟岗子上等了三天三夜,滚油浇心一样难受!第四天天刚亮,谷雨提起板斧,要去劈山寻找.忽然,右边一座大坟旁冒出一股白烟,谷雨急忙趴在一座坟旁。稍时,冒白姻的地方出来两个小妖,拾着一只大筐,唧唧咕咕地说着话奔大山头去了。等两个小妖走远,谷雨跑去一看,原来秃鹰的洞口就在脚下,他手握扳斧跳进洞去,他来到洞底站稳脚跟.好黑呀!黑得伸手不见五指!真冷啊!冷得浑身直打颤,谷雨摸着洞壁往里走,足足走了二里路远,方看见亮光。”
“洞越来越大.眼前又出现了三条路,该往那里走啊?谷雨正在犹豫,听见侧洞中有哭泣之声,谷雨悄悄摸进侧洞,见丹风和三名花仙都被绑在一根石柱子上,她们浑身都变成了白色!谷雨悲凄地喊了一声:‘丹凤”猛扑过去,丹风看见谷雨,一颗心好像撕成了两半,想不到谷雨有如此大的胆量.敢闯入魔洞,前来救她!她望着谷雨泪如下雨下:“凭你—把板斧.怎能救我们出洞!你快走吧!”谷雨说:“我把绳索砍断,咱们五人去把秃鹰杀死!”丹凤着急地说:“你不要莽撞!它们妖多势众,都守护在秃鹰身旁,难以下手!再说我们姐妹因不给秃鹰酿酒,它便命二小妖去大山头抬来石灰,每天烤煮我们,如今姐妹元气大伤,更难敌它!”谷雨悲愤难忍,挥动板斧要砍断绳索,刚把胳膊拾起,一包药从杯中掉出来,他想起母亲的话,突然有了主意,劝丹风答应为秃鹰酿酒,暗中将药放入酒中—,谷雨和众仙女正在商议如何除妖,去抬石灰的两个小妖回来了,谷雨急忙躲在石后。”
“丹风和众仙女叫小妖转告老鹰,为了早日解脱苦难.愿意为秃鹰酿酒。并说,此酒不但能治病,若多饮—杯,但可长生不老。秃鹰被疾病折磨得非常难受,命丹风和众花仙速速酿酒。”
“丹凤和众花仙酿造了两坛酒,一坛送给秃鹰.一坛留给众小妖。众妖听说饮此酒能长生不老,早就流口水了。秃鹰捧坛刚吃了一半,另一坛已被众妖争吃一空。酒到口中,非常香甜,稍时便觉头重脚轻,四肢麻木。谷雨见时机已到,手持板斧,冲了出来,秃鹰大叫一声:“不好!”便与谷雨打了起来;众花仙与众小妖也厮杀在一起。秃鹰久病不愈、又喝了药酒,虽有妖术也难以施展.战了不到两个回合,便被谷雨一斧砍倒在地。”
“众小妖二目昏花,手脚不灵,只见眼前人影乱晃,有的把石头当人,胡抓乱打。有的把同类看成仙女,相互残杀,你挤我撞,吱吱怪叫。谷雨挥动板斧,如车轮转动一般左杀右砍,霎时将众妖斩尽。”
“丹凤手拉谷雨与众花仙正要出洞,一支飞剑刺来,穿透了谷雨的心,他大叫一声,倒在血泊之中!原来秃鹰虽受重伤,并没咽气,它见谷雨欲走,从背后下了毒手。丹风恼怒万分,拿起谷雨的板斧,将垂死挣扎的秃鹰砍成了肉泥!回转身来,抱起谷雨的尸体,泣不成声。”
“谷雨死了。他生在谷雨,死在谷雨,遇难时年仅二十一岁,谷雨被埋葬在赵老大的百花园中。从此,牡丹和众花仙都在曹州安了家,每逢谷雨时节,牡丹就要开放,表示她们对谷雨的怀念。”
……
“不是谷雨,寻龙之日等不到谷雨,要么是立春要么是清明。”凌雨晴突然大声道。
因为她突然后脊梁骨发寒,因为他知道唐阳羽的生日正是谷雨!
她绝不要唐阳羽也生在谷雨死在谷雨。
死的时候年仅21岁!
正是唐阳羽一年后的年纪。
绝不能这样。
可是她又强烈的觉察到寻龙之日真的是谷雨!
“等等,你是故意给我讲这个故事,然后你早就自己算好了寻龙之日在谷雨么?”
“前面那么长的故事都是铺垫?”
她忍不住冲过去一把拉住唐阳羽的胳膊,用力摇晃。
但是很快他就松手,放下双臂。
看着他纯净的眼睛。
“不,你不忍心这样对我。”没等唐阳羽给出答案她自己先否定了。
唐阳羽也看着他,抬手摸摸鼻子,人家女孩好看的小琼鼻。
“不是故意这样,是家里老头子就是这样讲的。怪异的是他讲到谷雨就不讲了,到此结束。我也郁闷,而且想想好像我真的要在谷雨死掉一样。”
“但是这不可能,要死也是十一年以后,因为我早就看到过十年后的自己还有你。我不会早死,你也是。”
唐阳羽再一次发挥自己的乐观主义精神,再一次把十年后的景象拿出来安慰人安慰他自己。
只是他不会明确的跟凌雨晴对着干。
不是他害怕凌雨晴不是让着她。
而是这种事情各自有各自的理解,理解见解不同才正常,要是完全相同那才是出鬼了。
求同存异不光可以是对外的国策,还可以是私人关系处理的基石。
夜里1点钟两人还没有睡,但是牺牲一点睡眠时间熬夜是值得的。
唐阳羽引导凌雨晴找到了道法之门,凌雨晴则给唐阳羽设定了龙族五爵的降龙之策。
相互收获都很大。
而这种事是外人绝对无法促成的,只有他们之间彼此扶持才行。
这是天命,也叫天命所归。
所归天命之处便是宿命,两人的宿命。
按照一般顺序天晚了,两人各自收获颇丰,是时候亲热一下什么的了。两人不会,两人今晚注定不会有什么肌肤之亲。
两人也不可能这么做正事加班到天亮。
他们快睡了,大概在凌晨两点之前。
早睡早起是老祖宗的祖训,老祖宗不是不懂科学,老祖宗有一本二十四节气立法就可以走遍天下。
很多地方远比现在的所谓科学要严谨准确奇妙的多。
二十四节气律法绝对在唐阳羽的重点研究范围之内,因为这跟修复大有关联。同时这次寻龙开启也绝不能随便选个日子出发。
唐阳羽首先要遵循二十四节气歌来计算和谋划。
家里死去很多年的老头子几乎从不会给小小的孙儿讲故事,但是一旦他讲了故事小小的唐阳羽就会记住,记忆十分深刻。
下面这个故事也是,二十四节气的故事。
唐阳羽抬手看看手表,咧嘴笑笑。
“不知道怎么的,突然又想给你讲故事,讲个故事我们就睡觉吧。你听了这个故事也要思考一件事,那就是要帮我在二十四节气中间寻找最合适的寻龙开启之日。”
“这算是一件大事,我信不着别人,只信自己和你。”
凌雨晴一愣,“这事似乎你找羲和大祭司,外婆甚至圣女王更靠谱,真的要任性的自己来?我自问并不擅长此道。”
唐阳羽抬手捏捏鼻子,人家女孩的鼻子,不是他自己的。
“对,既然是我去寻龙,那么寻龙之日的选择就由我和你来决定。这不是任性,这是权力。”
“自主选择的权力。”
唐阳羽越说越自信。
凌雨晴没好气的瞥了他一眼,催促道,“行了,先讲故事吧……不过感觉这个故事不是你自己的……”
唐阳羽突然有点深沉起来,“的确不是我自己的,是家里老头子的,他很少讲故事……”
“从前,有一个浪子,家中颇为富有。可这浪子不知时令节气,不好好种田,成天只知花天酒地,吃喝玩乐,坐吃山空,把父亲留下来的一份祖业吃光了,后来只好向亲戚借贷。”
“时间长了,亲戚都不理他了。他只好向舅舅借衣服去当,把舅舅仅有的几件衣服也当得差不多了,只剩下一件稍值钱一点的棉袄了。”
“正月初一这一天,浪子名为上门给舅舅拜年,实际上就是为了借这件棉袄。一看舅舅把棉袄穿在身上,天气又是那样的冷,也没好意思开口让舅舅把这件棉袄脱下来。”
“好不容易等到到了二月份,浪子心想:舅舅这些时可能不会穿棉袄了,于是来到舅舅家。舅舅一听说他要借棉袄,就说:“二月二十八,冻死鸡和鸭。”浪子一听,没门儿,只得走了。”
“到了三月份,天气逐渐转暖。浪子心想:舅舅这些时可能不会穿棉袄了,于是来到舅舅家。舅舅一听说他要借棉袄,就说:“三月三,冻死单身汉。”
”浪子知道舅舅是个单身汉,一听这话又没门儿,只得走了。”
“到了四月份,天气更暖和了。浪子心想:舅舅这些时可能不会穿棉袄了,于是又来到舅舅家。舅舅一听说他还是要借棉袄,就说:“四月二十,冻断树枝。”浪子一听,知道借棉袄又没门儿,只得走了。”
“到了五月份,人们都穿单衣孔浪子心想:现在去借棉袄,舅舅还有什么话说?谁知舅舅却说了一句:“吃了五月粽,寒衣不可送。””
“到了六月份,天气热得很,人们都打起赤膊来了。浪子心想:我六月三伏天去借棉袄,看你还有何话说!谁知舅舅却说:“人是不毛虫,单怕六月天的冷北风。”
“到了七月份,天气仍然很热,浪子又找舅舅开口借棉袄。舅舅说:“吃了七月半的饭,放牛儿子堤坡站。”
“这意思很明白,天气冷起来了,棉袄借不成了。到了八月份,浪子不死心,又去找舅舅。舅舅说:八月十五雁门开,雁儿头上带霜来。”开始下霜了,谁还愿把棉袄借出去?”
“到了九月份,浪子还是不死心,又去了舅舅家。还没有开口,舅舅说:“起了重阳风,虫子蚂蚁都要准备过冬—你就不要再打我件棉袄的主意,我以前接济你,实际上是害了你。你以后借东西典当是没有门了,我有也不会借给你,你还是好好种田,自己养活自己吧!”
“后来浪子回头,勤扒苦做,终于积起了一份家业。”
“那么有趣的地方来了,这则民间传说中讲述的,其实是节气的故事。“二月二十八,冻死鸡和鸭”,讲的是雨水节气;“三月三,冻死单身汉”,讲的是惊蛰节气;“四月二十,冻断树枝”,讲的是谷雨节气……”
唐阳羽讲故事的时候有点不像他自己,凌雨晴其实一次都没有见过唐宗放大师。
但是她却突然感觉到唐阳羽此刻身上有着唐宗放大师浓重的影子。
仿佛那一刻大师的灵魂在他身上复活。
这并不恐怖也不吓人,对凌雨晴来说反而更加亲切。
就像是她自己的爷爷凌东方在给她讲故事,相对于唐宗放的不讲故事,严厉,古板,怪异。
凌东方则是个喜欢讲故事的爷爷,这点凌雨晴自知比唐阳羽幸运许多。所以她只是微微笑笑,并不插言,她知道唐阳羽和唐宗放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果然,唐阳羽顿了顿继续。
这是一个漫长的故事,凌雨晴必须很仔细的倾听才能在这个故事中找到寻龙的具体时日。
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自古以来,立春时皇朝与民间都有很多祭祀、庆贺活动,除大家熟知的吃春盘、春饼外,还有打春牛。“打春牛”的民俗盛行于各地,其仪式由各府县执行,在某县志上有描述:“立春前有司迎句芒神于东郊,里市各扮故事表演,曰庆丰年。民之男女携儿女看春,俟土牛过各以豆麻撒之,谓散痘消疹。立春日祀芒神圣,鞭土牛毕,民争土块归置牲圈,取畜养蓄息也。是日喜晴厌雨,歌曰:但得立春晴一日,家夫不用力耕田。”
“这说的是立春日前一天,先把用泥土塑造的土牛放在县城东门外,其旁要立一个携带农具挥鞭的假人作“耕夫”,以示春令已到来,农事宜提前准备。立春日当天,官府要奉上供品于芒神、土牛前,于正午时举行隆重的“打牛”仪式。吏民击鼓,官员执红绿鞭或柳枝鞭打土牛三下,然后交给下属及农民轮流鞭打,打春牛头象征吉祥,打春牛腰象征五谷丰登,打春牛尾象征四季平安,无论鞭打春牛的哪个位置,都象征着驱寒和春耕的开始,把土牛打得越碎越好,随后人们要抢土牛的土块,带回家放入牲圈,象征兴旺。当天如天晴则预示着丰收,若遇雨则预示年景不佳。”
“另外,至今有些农村仍延续着古老的习俗,即由一个人手敲小锣鼓,唱迎春的赞词,挨家挨户送上一张红色春牛图,图上印有二十四节气和一个人手牵着牛在耕地,人们称其为“春帖子”。”
唐阳羽接着又说了立春,立春其实是在冬季末尾的时候,现在正是冬季。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么?
凌雨晴缓缓站起身来到窗前,看着外面依然没完没了飘飘洒洒的冬雪。心里突然一动,难道寻龙之日是立春?
一切大地生机开始之时?
她忍不住两眼光芒看向唐阳羽,结果这家伙似乎完全沉浸在他爷爷的故事当中。
不对,他是借助给她讲故事自己在整理思路,自己在分析判断,这是一个难得的过程。
清明安静安全没有任何打扰又可以心灵相惜的思考过程。
只有在她身边才能完成。
难道这也是宿命?
唐阳羽继续。
“我没有生在京城也没有长在京城,但是我却知道关于冬至的三个传说。传说之一:过去老京城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传说之二: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传说之三: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凌雨晴笑了,笑的很开心,由内而外的放松。放松的不光是内心还有身体。
问题是冬至早已过去,大寒都过了,所以现在再说冬至已经变得没有什么意义。
可现在的唐阳羽就像是走火入魔一样。
或者说他必须走火入魔,否则根本无法找出寻龙之日。
太难了,艰难的难。
现在的唐阳羽就好像是实验室里的爱迪生,在找到钨丝之前成千上万次的失败。
失败堆里找到成功,但是必须付出极大的代价。
唐阳羽现在在寻找寻龙之日,从二十四节气之中寻找,但是他需要很多相关碎片才行。
她开始更加愈加理解他。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同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凌雨晴有些吃惊,终于肯打断唐阳羽。
“寒食节后是清明,跟晋文公有关?这事我第一次听说。”
她的表情很好玩,唐阳羽笑,“你也不用觉得什么,寒食节后一天是清明节这事绝大部分人不知道,传统的国学和二十四节气正在迅速的以一种可怕的速度被人遗忘。”
凌雨晴跟着叹息一声,不再言语。
唐阳羽说的是实话,连她都不知道的事情别人真的很难知道,不是她多么自恋。
而是充分的认清自己。
清明在四月,距离现在也不远,可是寻龙之日真的能等到清明么?
她一点都不这么认为,但是她更赞同唐阳羽这种碎片化节气整理。
她跟他是一伙的。
“又是另外一个传说,相传,唐代高宗年间,黄河决堤,水淹曹州。千顷良田,黄水滚滚,房倒屋塌,军民溺死无数。有一个水性极好的青年,名叫谷雨,他推着一只大木箱游水将年迈的母亲送上城墙后,又游来游去从洪水中救出十几位乡亲。这时谷雨已是精疲力尽,因为他整整一天没吃东西了,肚子俄得咕咕叫,蹲在城墙上,望着翻滚的洪水发呆。突然,他看见洪水中有一棵牡丹时沉时浮,绯红的花朵象一张少女的脸,绿色的叶儿在水面上摆动,好像在摆手呼救。谷雨猛地站起,他忘记了饥饿和疲劳,脱下衣服扔给母亲,“扑通”一声跳进水中,向牡丹游去。水急浪高。谷雨费了好大劲才靠近牡丹,眼看就要抓住花叶,忽然一个浪头打来,将牡丹冲出一丈开外。谷雨紧迫不放,牡丹一会儿沉入水下,一会儿又漂浮上来。谷雨游啊,游啊,在黄水中足足游了两个时辰。过度的疲劳使他感到头昏目眩,两条腮象坠上了两块大石头一样沉,拨水的两只胳膊也不听使唤了,站在城墙上的母亲为儿子捏着一把汗,乡亲们高声喊叫着谷雨回来,谷雨不理不睬,在波涛中拼命地追寻着牡丹。”
“又过了一个时辰,牡丹挂在一裸被洪水冲倒的大树枝上,谷雨才追上了牡丹。他双手将牡丹捧起,高兴的眼泪都流出来了。谷雨艰难地游回来了,他站立不稳,跌倒在城墙上,面色苍白,气喘吁吁,将牡丹交给身旁—个老汉。这老汉叫赵老大,是个栽花能手。赵老大双手颤抖着接过牡丹说:“孩子,你放心!等黄水退下去,把这棵社丹栽到我那百花园中,我会好好护理它!”谷雨笑了,笑得那样甜!”
“转眼两年过去了。这年春天,谷雨的母亲得了重病.卧床不起,迷眼不睁,人瘦得皮包骨头,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谷雨心中着急,四处求医,房中能卖的东西都换汤药吃了,病情仍不见好转。这天,谷雨向赵老大借了二两银子,正要去给母亲抓药,一位少女飘然而进草房。这女子象画上的仙女一样美,红衣,红裙,红红的脸颊,红嘴唇,鬓角插着一支绯红色的花,弯弯的细眉下一双大眼睛紧盯着谷雨,微微一笑问道:“你就是谷雨吧?”谷雨急忙点头。少女说:“我叫丹风,家住东村。俺世代行医,为百姓治病。听说大娘身体欠安,特来送药。”说着,展开手中红巾,将一服草药放在桌上,草房里里顿时一阵清香。”
“谷雨不知如何是好,急忙掏出银子递过去。丹风说:“贫民百姓医病,俺不收银钱。”说着走到床前。谷雨的母亲听到声音强睁双服,感激地望着丹凤姑娘,示意她坐下。”
“丹风俯身望着大娘,甜甜地说;“大娘,我去给你煎药,吃下这服药你的病就回见轻!”谷雨听说丹风煎药,急忙去提水,抱柴,丹凤忙着烧火、煎药。一会儿工夫,二人把汤药煎好,丹风又侍候大娘将药服下。说也怪,大娘服药后,顿时有了精神,浑身轻松,病去了大半.只想下床走动。谷雨眼望着丹风,心里感激,口里却说不出半句话来。丹风姑娘看着憨厚的谷雨婿然一笑,说了句“我明日再来,”象一团火飘然而去。
“一连三天,丹风姑娘都来给大娘送药,谷雨见到丹风,也不象第一天那样拘束了。二人有说有笑,象亲兄妹一样。不久,谷雨母亲的身体竞比病前还要硬朗,脸上的皱纹少了,头上的白发黑了,觉得身上有用不完的力气。她见谷雨和丹风那样亲近.别提有多高兴心里想,我若有这样一个儿媳妇该多好啊!想托人去说媒,又怕丹风不肯嫁到这穷家破舍来。思前想后.还是自己暗地里问问丹风,听听她的口气吧!说不定姑娘看中了谷雨,不嫌俺家贫哩!谁知自从谷雨母亲病好之后,丹风姑娘却再也没有来过,大娘天天等,谷雨天天盼。天不亮,娘俩个就往大门口往东张望。”
“丹风姑娘今天准会来!”母亲说。
“她准会来!”谷雨说。
“日落了!黄昏了!仍不见丹凤姑娘的影子。母亲说:“东村离咱家不远,你买点礼物去到东村去看看丹风姑娘吧!”
“谷雨提着一篮礼物走了。他到东村一打听,东村没有行医的人家,更没有丹风这个姑娘。谷雨又往东跑了几个村庄。也没找到丹风的家。谷雨闷闷不乐地往回走,路过赵老大的百花园,忽然听到园中有女子嬉笑的声音,这声音那样熟悉!“是丹风!”谷雨扒开桑树篱笆,往园中张望,只见丹风和另外几个女子在月光下戏耍。他情不自禁地喊了一声;“丹风!”只听“忽——”地一阵风响,几个女子无影无踪。谷雨感到奇怪,急急奔进园中四处寻找,口里还说着:“你们不要躲藏.弄折了牡丹花,赵大爷要生气的!”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丹凤。谷雨心想,莫非我是在做梦?不!我清清楚楚地看见丹风了:红衣,红裙,红红的脸颊,红红的嘴唇,鬃角插着一排红色的花。”
“谷雨百思不解地蹲在花丛中,看眼前一株红牡丹摇来摆去,他突然想到:“那丹风姑娘莫非是牡丹仙女?”他围着红牡丹转来转去,月光下,那碗口大的花朵好像在冲着他顽皮地笑。谷雨深深作了一揖,说道;“多蒙丹凤姑娘妙手回春,治好了母亲的病!老人家这几日常常想念你,请仙女现身,随为兄回家一要叙!”谷雨说罢,偷眼观看牡丹,见一页红纸飘飘落地,他急忙捡起,见上面写着两行字:“待到明年四月八,奴到谷门去安家。”谷雨手拿红纸高兴地跳起来,对着牡丹拜了三拜,飞也似地住家跑去。”
“谷雨见到母亲,将寻找丹风的经过和在百花园中见到的情景说给母亲听,母亲喜得两眼冒泪花,直夸儿子交了好运气。从此以后,谷雨经常去百花园,帮助赵老大管理牡丹。”
“一日夜半,谷雨睡梦中正与丹风拜堂成亲,突然被敲门声惊醒,他翻身下床.开门一看,面前站的竟是丹凤姑娘!只见她披头散发,衣裙不整,面带伤痕,气喘吁吁。谷雨的母亲急忙把丹风拉进草房、连声追问:“是那个欺负孩儿了?”丹风姑娘手拉着母亲.眼望着谷雨,泪水象断了线的珍珠,噗噗嗒嗒落了下来:“我是牡丹花仙,大山头秃鹰是我家仇人,它欺弱杀贫,伤害生灵,是个无恶不作的魔怪。近日它得了重病,逼我们姐妹上山去酿造花蕊丹酒,为它医病。我们姐妹不愿取自己身上的血,酿下丹酒叫恶贼饮用!秃鹰便派兵来抢;我们姐妹难以抵挡。丹凤今日前去,只怕难以回转,纵然不死.取血酿酒之后,我也难以成仙了!临行之时,我来拜别大娘;兄长—”。
“说着以膝跪在地上,泣不成声。谷雨急忙将丹风搀起,四目相对,心如火焚。此时,只听夜空中打雷似的一声轰响,几个魔鬼将草房团团围住。为首的赤发妖魔大声喊叫:“速将牡丹花妖放出!牙嘣半个不字,我叫草房化为灰烬!”谷雨急忙将门紧闭,谷雨的母亲紧紧地把丹风楼在怀里。外边吼声震天,道道火光刺眼明亮。丹风挣脱身子拜了两拜,说道:‘大娘,兄长,丹风不想连累你们,我要去了!”说罢夺门而去。谷雨哭喊着扑向门外,摔倒在地。赤发妖魔哈哈大笑,将丹风绳捆索绑,直奔大山头飞去。”
“丹风和众仙女被秃鹰抢去之后,百花园中的牡丹枯死了!谷雨的母亲眼哭瞎了!赵老大病卧在床起不来了,谷雨整天不声不响,在一块大石头上“嚓嚓嚓”磨着斧头!母亲知道儿子的心,对谷雨说:去吧,把斧子磨好,去杀死秃鹰,放出丹风姑娘!”她从枕下摸出一包药,放在儿于手里,说:“带上它,用得着!”
“谷雨走了,他走了二十八天半,来到大山头。那山光秃秃的,一根树苗苗都不长。秃鹰藏在什么地方?丹风在何处酿酒?谷雨围着山转了一圈又一圈,连个洞都找不到。他真想放开嗓子喊两声丹风,又怕惊动妖魔,更难下手,便坐在离山较远的乱坟岗子观察山上的动静;一天过去了,不见妖魔的踪迹;两天过去了,看不见丹风的影子。谷雨在乱坟岗子上等了三天三夜,滚油浇心一样难受!第四天天刚亮,谷雨提起板斧,要去劈山寻找.忽然,右边一座大坟旁冒出一股白烟,谷雨急忙趴在一座坟旁。稍时,冒白姻的地方出来两个小妖,拾着一只大筐,唧唧咕咕地说着话奔大山头去了。等两个小妖走远,谷雨跑去一看,原来秃鹰的洞口就在脚下,他手握扳斧跳进洞去,他来到洞底站稳脚跟.好黑呀!黑得伸手不见五指!真冷啊!冷得浑身直打颤,谷雨摸着洞壁往里走,足足走了二里路远,方看见亮光。”
“洞越来越大.眼前又出现了三条路,该往那里走啊?谷雨正在犹豫,听见侧洞中有哭泣之声,谷雨悄悄摸进侧洞,见丹风和三名花仙都被绑在一根石柱子上,她们浑身都变成了白色!谷雨悲凄地喊了一声:‘丹凤”猛扑过去,丹风看见谷雨,一颗心好像撕成了两半,想不到谷雨有如此大的胆量.敢闯入魔洞,前来救她!她望着谷雨泪如下雨下:“凭你—把板斧.怎能救我们出洞!你快走吧!”谷雨说:“我把绳索砍断,咱们五人去把秃鹰杀死!”丹凤着急地说:“你不要莽撞!它们妖多势众,都守护在秃鹰身旁,难以下手!再说我们姐妹因不给秃鹰酿酒,它便命二小妖去大山头抬来石灰,每天烤煮我们,如今姐妹元气大伤,更难敌它!”谷雨悲愤难忍,挥动板斧要砍断绳索,刚把胳膊拾起,一包药从杯中掉出来,他想起母亲的话,突然有了主意,劝丹风答应为秃鹰酿酒,暗中将药放入酒中—,谷雨和众仙女正在商议如何除妖,去抬石灰的两个小妖回来了,谷雨急忙躲在石后。”
“丹风和众仙女叫小妖转告老鹰,为了早日解脱苦难.愿意为秃鹰酿酒。并说,此酒不但能治病,若多饮—杯,但可长生不老。秃鹰被疾病折磨得非常难受,命丹风和众花仙速速酿酒。”
“丹凤和众花仙酿造了两坛酒,一坛送给秃鹰.一坛留给众小妖。众妖听说饮此酒能长生不老,早就流口水了。秃鹰捧坛刚吃了一半,另一坛已被众妖争吃一空。酒到口中,非常香甜,稍时便觉头重脚轻,四肢麻木。谷雨见时机已到,手持板斧,冲了出来,秃鹰大叫一声:“不好!”便与谷雨打了起来;众花仙与众小妖也厮杀在一起。秃鹰久病不愈、又喝了药酒,虽有妖术也难以施展.战了不到两个回合,便被谷雨一斧砍倒在地。”
“众小妖二目昏花,手脚不灵,只见眼前人影乱晃,有的把石头当人,胡抓乱打。有的把同类看成仙女,相互残杀,你挤我撞,吱吱怪叫。谷雨挥动板斧,如车轮转动一般左杀右砍,霎时将众妖斩尽。”
“丹凤手拉谷雨与众花仙正要出洞,一支飞剑刺来,穿透了谷雨的心,他大叫一声,倒在血泊之中!原来秃鹰虽受重伤,并没咽气,它见谷雨欲走,从背后下了毒手。丹风恼怒万分,拿起谷雨的板斧,将垂死挣扎的秃鹰砍成了肉泥!回转身来,抱起谷雨的尸体,泣不成声。”
“谷雨死了。他生在谷雨,死在谷雨,遇难时年仅二十一岁,谷雨被埋葬在赵老大的百花园中。从此,牡丹和众花仙都在曹州安了家,每逢谷雨时节,牡丹就要开放,表示她们对谷雨的怀念。”
……
“不是谷雨,寻龙之日等不到谷雨,要么是立春要么是清明。”凌雨晴突然大声道。
因为她突然后脊梁骨发寒,因为他知道唐阳羽的生日正是谷雨!
她绝不要唐阳羽也生在谷雨死在谷雨。
死的时候年仅21岁!
正是唐阳羽一年后的年纪。
绝不能这样。
可是她又强烈的觉察到寻龙之日真的是谷雨!
“等等,你是故意给我讲这个故事,然后你早就自己算好了寻龙之日在谷雨么?”
“前面那么长的故事都是铺垫?”
她忍不住冲过去一把拉住唐阳羽的胳膊,用力摇晃。
但是很快他就松手,放下双臂。
看着他纯净的眼睛。
“不,你不忍心这样对我。”没等唐阳羽给出答案她自己先否定了。
唐阳羽也看着他,抬手摸摸鼻子,人家女孩好看的小琼鼻。
“不是故意这样,是家里老头子就是这样讲的。怪异的是他讲到谷雨就不讲了,到此结束。我也郁闷,而且想想好像我真的要在谷雨死掉一样。”
“但是这不可能,要死也是十一年以后,因为我早就看到过十年后的自己还有你。我不会早死,你也是。”
唐阳羽再一次发挥自己的乐观主义精神,再一次把十年后的景象拿出来安慰人安慰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