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任我行第53部分阅读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隆礼让林福天坐下,并给他沏上一杯咖啡林福天知道这是西洋人最喜欢喝的一种饮料,如同中国的茶一样,玛丽娜就给他泡过可是林福天还是喜欢中国的茶。

    “尊敬的亚盖隆先生,不知是什么样的机会,能否与在下先说说”林福天接过咖啡,谢过后,将咖啡杯放在茶几上,问道。

    亚盖隆端起咖啡喝了一口,微笑道:“亲爱的陆先生,请你原谅,在没有得到你的答复前,我不能向你透露更多的信息。不过,我能再次告诉你,这次机会是上帝,哦就是如同你们信奉的菩萨一样的神,对你的恩赐。你如果抓住了这次机会,你就能完成你自己的心愿。”

    林福天注视着坐在对面的这位年轻白人,想要从他的脸上看透他内心的想法,可是他不久便失望了。亚盖隆端着瓷杯,只是优雅的品尝着杯中的咖啡,再也没有看过他一眼。

    林福天内心中斗争了很久,最终他咬了咬牙,说道:“亚盖隆先生,请问我答应了,能够得到什么好处”

    亚盖隆坐直身子,放下手中杯子,道:“在你完成咱们之间的协议后,我可以保证你今后能在澳门开一间自己洋行,全权负责代理我们和阿纳斯塔西奥先生之间的所有贸易。我还可以保证,至少在完成这次任务后,你能够马上得到澳门里斯本银行的一百埃斯库多埃斯库多escudo是一个货币单位,在葡萄牙语中意为“盾”,澳门称之为“士姑度”金币的承兑。”

    “一百埃斯库多金币的银行承兑”这是一支穿透林福天心脏的夺命利箭,顿时将他制服拿下,他说道,“好亚盖隆先生,我答应你。现在,你能告诉我是什么协议吗”

    “不着急,林先生。咱们先去见一个人,好吗”亚盖隆微笑着摇了摇头,神秘的说道。说完,亚盖隆拿起放在他手边的一只摇铃,摇动起来。

    “叮铃铃、叮铃铃。”

    清脆的铃声响后不久,阿纳斯塔西奥推开房间门,走了进来,笑道:“亲爱的亚盖隆先生、林福天先生,祝贺你们达成协议成为合作伙伴”

    亚盖隆摇头道:“亲爱的阿纳斯塔西奥先生,我现在纠正一下您的话,我和林福天先生只是达成了初步协议,至于是否会成为真正的合作伙伴,现在我便带他去见过我的老板后才能知道。”

    “什么您的老板”

    第一六七回 赴东北钟馗擒鬼一七

    施琅被韦仁任命为随营采办,负责此次的火器采办工作,可是将他架在了火上烤。一连几日,他带着人到了红毛人的总督府来回了七八趟,可是那个红毛人叫什么施波治的总督却推说,火器乃葡萄牙政府的专控物资,只提供给葡萄牙军队及葡萄牙船队使用,根本没有办法满足大清帝国的需要,结果是自然可想而知的。

    当施琅无计可施回到钦差驻地,只好向韦仁请罪。韦仁并没有怪罪于他,相反劝慰他道红毛人这是为了防止他们的利器为大清所用,因而敝帚自珍,这早在他的意料之中,其实,他已经通过其他途径开始了秘密采办,而且已经取得初步的成效,至于施琅的采办只是明里的幌子,起到一种迷惑红毛人的作用。

    施琅对韦仁更是感恩戴德,便仍然按照计划一如既往的到红毛人的总督府去麻烦哪位施波治总督。

    韦仁的钦差驻地设在澳门地界刚刚初露峥嵘的一个华人商会“华兴商行”的所在地“澳华楼”。

    当华灯初上时,一位文士打扮的年轻华人求见采办施琅。

    在通传之后,施琅在客厅接见了这位年轻人。

    “在下广东黄冈举人林福天拜见大人。”年轻人走进客厅,行礼拜见施琅。

    施琅武将出身,但是一直敬佩文人雅士,他见这位年轻人竟然还是举人身份,便收起心中轻视之心,道:“林举人今日来见本官不知有何事”

    “回禀施大人,小生此来是为大人解燃眉之急的。”林福天躬身言道。

    “哦林举人何出此言”施琅一听,疑惑的望着这位年轻文士问道。

    林福天不慌不忙的说道:“施大人,听说这些日子您接连在红毛人那不顺,或许这事小生能够帮助大人一二。”

    “什么你是说你有门路帮本官办成这事。”施琅听到此,立即站起身来,问道。

    林福天拱手道:“是的,施大人。”

    虽说钦差大人不怪罪自己办事不利,但是施琅心中仍然不想在采办火器一事上无所事事,因此,他听到林福天有办法将他无计可施的事情解决,心中自然高兴。他急忙让林福天落座,并命下人送上香茶,问道:“林举人,你给本官详细的说说。”

    “是,大人。”林福天称谢坐下,接过茶盏,道,“不怕大人笑话,当年在下落地之后,因家境贫寒,老母重病,只好随堂叔来到这澳门谋生。几年来,在下一直在红毛人的一个修配行做事,和那帮红毛商人十分的熟悉,也了解他们的一些事情。这次,机缘巧合之下,在下认识了一位从佛郎机来的一位船长,他手中便有一批火枪,原本是想卖给一个红毛商人的,可是不想这位红毛商人却在年前离开了澳门回国了。这位佛郎机船长便滞留在这里已经有数月之久,他如今身上所带的财物花费得所剩无几,而他船上的船员叫嚷着要领工钱,他也着急要回国,因此他急着将手中的这批火枪出手,但是他的这批火枪数目很大,这一时半会找不到买家,而且红毛人是不允许他们佛郎机人火器在澳门买卖的。他听说大人想要卖火器,所以他找到我,要我出面找大人联系,愿意以低价将这批火枪卖给您。”

    施琅一听眼中一亮,急忙问道:“果有此事”

    “在下不敢欺瞒大人”林福天站起身躬身道。

    “那佛郎机人共有多少火枪”

    “最新的遂发式佛郎机火枪三百支,火药五十桶。”

    “三百支火枪他有这么多”施琅惊喜道。

    “是的,大人。”

    施琅接着问道:“这样啊本官问你,这一支火枪需要多少银两”

    “回禀大人,这种新式的佛郎机火枪比起老式的火绳枪,不论是在威力上、还是操控方面就胜过许多。那老式的火绳枪是五十一两银子一支,这新式的佛郎机火枪原本定价是七十八两纹银,那佛郎机船长愿意让价为六十九两纹银。”林福天答道。

    施琅自从受命为火枪采办,他是了解过火枪的价格的,知道林福天所言没有撒谎,但是他见过的是火绳枪,至于林福天所说的遂发式火枪是闻所未闻,因此,他说道:“刚才你所说的这种遂发式火枪较老式火绳枪先进,本官是一无所知。”

    林福天道:“这好办在下正好带了一支样枪,不如演示给大人看看如何”

    施琅点头道:“很好你在稍候片刻,本官去去就来”

    “遵命”

    待施琅离开客厅,林福天不由得偷偷摸了一下自己额头上的汗渍,大大的松了一口气,然后坐下,端起几上的茶盏大大的喝了一口。这几日的离奇经历让他始终有一种真实感,仿佛自己如同唐朝吕翁所遇的卢生般,只怕是黄粱一梦。

    记得昨日,他在盖亚隆先生带着自己离开劝业场,见到的那个神秘人,他万万没想到所见之人竟然会是一个华人,而且是一个比自己年纪小上许多的华人。可是,林福天见到他心中立即升起一种压抑的感觉,不仅是因为盖亚隆这个西班牙贵族在那人面前的毕恭毕敬,更是他能感受到从那人身上传出的一种久为上者的凛然气质。虽然,那人与他交谈时十分的亲切,但是他不敢表示出一丝的怠慢之意,显然他的表现得到了那人的好感,那人允诺,只要他经过考验,一定会让他有一个富贵的前程。

    正在林福天浮想联翩时,施琅陪同数人走了进来,他一看知道能让施琅相陪而至之人,一定是更加尊贵之人,急忙站起来躬身相迎。

    “你就是那个替佛郎机人卖枪的林福天”

    一个声音传到林福天耳中,如同一个炸雷在林福天的头顶上炸响,震得林福天头昏脑胀。

    这声音太熟了昨晚一直在自己耳边回响着,让他久久不能入睡。他抬起头望去。心中一惊道:“果然是他”

    “大胆林福天见到钦差大人,还不快快参见”施琅见林福天站在那里发愣,立即断喊道。

    “钦差大人”林福天听到施琅的喊声,心中更加惊愕,可是他已经懵懂的施礼道,“小生林福天见过钦差大人。”

    “好了施琅,你不要吓唬这位年轻的举人了林福天,听说你带来了一只新式火枪,拿来与本爵爷看看如何”韦仁微笑着对林福天说道。

    “是,是在下这就将火枪取来,请钦差大人验看”林福天这时已经知道当日接见自己的神秘人,正是传闻中的朝廷来的钦差大臣,心中顿时翻起千层浪,是福是祸,让他有些手足无措,那里还有刚才在施琅面前的镇定。他急忙出去,叫进来自己的堂叔,拿着一个用灰布裹着的长物。

    当林福天将布条解开后,露出里面装着一支修长的火枪,枪身与火绳枪长度一般,模样没有多大的变化。当林福天取出火枪走过来时,施琅立即闪身拦在韦仁面前,喊道:“林福天,你站住”

    林福天急忙停住脚步,惊恐地望着怒目直视自己的施琅。、

    “施大人,没事。让林福天过来吧。”韦仁道。

    “是,韦爵爷。”施琅这才让开身体。

    “林福天,你过来。”韦仁微笑道。

    “是,大人。”林福天稳稳神情,端着火枪走到韦仁面前,道:“启禀钦差大人,这就是佛郎机最新的遂发式火枪。请大人验看”

    韦仁接过火枪上下打量了一边,他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古老的火枪,见它打制得十分精美,铮亮的枪管,紧凑的枪机,红彤彤的枪身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好一件工艺品

    “林福天,这火枪是如何使用的”韦仁问道。

    林福天接过韦仁手中的火枪,然后开始演示如何操作使用这枪。

    “首先是装填,取一个火药袋,拇指同时打开盖子,将火药从枪口倒入,放掉药袋,从弹丸袋或口中取一个弹丸放入枪口,再取一小团布片或纸片塞入枪口。从枪管下方取出通条,通常右手需抽两到三次才能取出;此时通条前端较大的一端在上,右手虎口向下握住通条尾端在下,将通条调转向上,将通条前端抵住大腿或臀部,右手顺势下滑,握在距通条前端不远处。此时通条尾端在上,右手虎口向上握住前端在下,将通条前端塞入枪口,适度地将弹药舂入枪膛,将通条从枪口抽出,放回枪管下的空间。接着是扒开枪机。再是瞄准目标。最后扣动扳机击发就可。”林福天边口述,边操作,这个过程十分的简洁流畅,十分迅速。

    “施大人,你看,林福天适才操作这遂发式火枪,比起火绳枪如何”韦仁等林福天将手中的火枪放下后,问施琅道。

    “依卑职所见,这遂发式火枪比起火绳枪操作确实简单不少,就是不知它的威力如何”施琅如实回答道。

    “好那让我们去见识见识这遂发式火枪的威力。”韦仁说着,率先站起身向厅外走去。

    第一六八回 赴东北钟馗擒鬼一八

    在“澳华楼”的后花园内,一群人正站在一个假山的亭子中注视着下边。

    林福天和一个亲兵正站在花园中,他们手中都持有一支火枪,不过林福天手中的是一支遂发式火枪,亲兵手中的是一支火绳枪。

    “现在开始试枪”施琅在得到韦仁同意后站出来下令道,“预…备,开始”

    随着施琅的一声令下,花园中的俩人便开始动作。

    我们来看看那个亲兵身上的整备,他身上的梯形铁边的小壶是装引药用的;右边的皮盒是装弹丸的;白色小瓶是装发射药用的,每瓶装一发的药量,这样可以避免士兵在战场上因紧张,而装多或装少发射药。

    只见他只见非常熟练的清理引火孔和引药锅。火药残渣阻塞引火孔,这是火枪常出现的毛病。接着将引药倒入引药锅,并合上引药锅盖。拧开装发射药的小瓶,将发射药从枪口倒入。将预先含在嘴中的弹丸当时火枪兵普遍习惯从枪口装入。从枪管下抽出通条,捣实弹丸和发射药。取出火绳将其点燃火绳:火绳燃烧速度较快,加上点燃后容易暴露,所以,不到射击前一般不点燃火绳。把火绳固定在火绳夹也就是后来枪的击锤上。由于此时引药锅盖是关上的,所以不用担心火绳的火星引燃引药造成走火。瞄准目标,扣动扳机,火绳落下的同时,引药锅盖打开。引药点燃发射药,弹丸发射,为了避免火药灼伤眼睛以及火光耀眼,在射击最后关头,枪手是闭眼的。

    可是,当持火绳枪的亲兵在将火绳固定到火绳夹上时,那边林福天已经完成了遂发式火枪已经“呯”的一声射击动作。

    “好这遂发式火枪比起火绳枪要优胜不少。”韦仁见了点头赞道,“看不成,这火枪中还有许多的道道。来人,将林福天叫来,让他好好和我介绍介绍西方洋人的火枪。”

    “是”

    回到客厅,韦仁手中端着那支遂发式火枪,仔细观看着。

    “回禀钦差大人,这洋人的火枪目前有两种,一种是火绳枪,它是靠燃烧的火绳来点燃枪内的火药,发射弹丸来击伤目标的兵器。当年我们的老祖宗发明了火药及火器,火器制造技术才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并在欧洲得到长足的发展。除了咱们的火枪外,还有阿拉伯的马达法、欧洲的火门枪都是用手持点火物引火发射,但是它们都在战场上使用非常不便。

    在两百多年前,欧洲火器研究者便将其改进为半机械式的点火装置:在枪托的外侧或上部开一个凹槽,槽内装一根蛇形杆,杆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构成扳机,可以旋转,并有一个夹子夹住用硝酸钾浸泡过的能缓慢燃烧的火绳。枪管的后端装有一个火药盘,发射时,扣动扳机,机头下压,燃着的火绳进入火药盘点燃火药,将弹丸或箭镞射出。而且还改进了枪托并加装了护木,使火枪可以抵肩射击,这就是火绳枪。

    后来,欧洲的火枪又有了相当的进步,其中,佛郎机的穆什克特火绳枪代表了当时欧洲火绳枪的先进水平。该枪口径23mm、质量20近左右,最大射程近四百步,有效射程近两百步,采用机械式瞄准具,每分钟可发射2发。虽然枪很笨重,大多时候只能用叉形座来支撑发射,但射出的铅制弹丸威力极大,能在两百步内击穿骑士所穿的重型胸甲当时大多数武器在百二十步以外几乎不能造成任何伤害。佛郎机人就是用这种武器征服了庞大而落后的印加帝国这便是火绳枪。

    火绳枪存在严重的弊端:其一由于引发火绳枪需要一段火绳通常是由几股细亚麻绳搓成的导火索,用醋煮过或用硝酸钾泡过,所以每个火枪手都要在自己身上携带长达几米的火绳。在临战之前,他们必须先点燃火绳,因为在天气潮湿的时候,火绳极难点燃,而且有经验的战士会将火绳的两端都点燃以便随时开第2枪,这样,一根火绳是烧不了多长时间的。其二火绳枪操作复杂,刚才大家已经看到了。其三环境依赖性太强,在雨天不能使用,因雨天会进水而不能发火。另外,在风大时也不能使用,因为风会把火门上的传火药吹走。还有,由于使用的火药在射击时简直像烟雾弹一样会严重迷盲己方军队的视线。其四精度差,有效射程近,只能精确射击距离在百步以内。

    在遂发式火枪出现前,欧洲人还发明一种转轮式火枪。转轮打火枪是人们在克服火绳枪种种不便的基础上产生的,据说是一个钟表匠发明的。他把钟表上那带锯齿的旋转钢轮与能够产生火花的燧石相结合,发明了转轮式发火装置,制造出了这种转轮打火枪。当时在欧洲有两个国家交战,其中一个国家的骑兵装备了转轮打火枪,而另外一个国家的军队仍装备火绳枪。战斗进行中,突然风雨大作,装备火绳枪的国家军队几乎没能打出一枪一弹,而以转轮打火枪为主要武器的国家的骑兵则越战越勇,将敌人打得落花流水。战后不久,屡遭失败的那个国家也雇用了相当数量装备转轮打火枪的骑兵。从这以后,转轮打火枪慢慢成为欧洲国家骑兵的主要武器。然而,转轮打火枪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它不仅结构复杂,造价昂贵,使用麻烦,而且在钢轮上有污染时还不能可靠地发火,于是,人们又开始研制新的“点火”方式。

    不久,居住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佛郎机人发明了燧发枪,他们取掉了那个源于钟表的带发条钢轮,而是在击锤的钳口上夹一块燧石,在传火孔边有一击砧,如果需要射击时,就扣引扳机,在弹簧的作用下,将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门边上,冒出火星,引燃点火药,这种击发机构称之为撞击式燧发机,装有撞击式隧发机构的枪械称为撞击式燧发枪。撞击式燧发枪大大简化了射击过程,提高了发火率和射击精度,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较低,便于大量生产。后来,他们对燧发枪进行了重大改进,进一步研制成功可靠、完善的击发发射机构和保险机构,从而制成了这种现在时性能最好的遂发式火枪。”

    林福天滔滔不绝的讲了半个多时辰,详细介绍了火枪的发展史、各类火枪优劣及各国火枪装备的情况,让韦仁十分的满意。

    “施大人,我看这种遂发式火枪很不错这事就这么定了,其他具体事宜及相关细节,还是由你和这位林举人去谈吧。”韦仁最后拍板决定。

    施琅领命与林福天进行商谈,这样你来我去,最终达成了协议,同意按照每支遂发式火枪七十五两纹银的价格,并按每十支枪配送一桶火药,三百颗弹丸购买三百支。

    “你们听说了吗那些华人在招收夷人雇佣兵,据说每月保证日常食宿,并发放津贴三埃斯库多金币。”

    “是啊我也听说了,还听他们说如果参加战斗,获胜有奖赏,还有战利品分。”

    “那我明天也去试试。”

    “要去就现在去,听说只有一百个名额。”

    “好我们走。”

    这段时间里,这样的议论在澳门不同的西方人聚集的地方经常出现,他们中间不仅由葡萄牙人,还有逗留在澳门的佛郎机人、荷兰人、英国人。

    而在华人聚集区,也是同样的热闹非常,不过这是在征兵,征收火枪兵,条件也是十分的优越。只不过其中有一个条件十分独特,便是所招人员必须是无家室拖累之人。

    在“澳华楼”的大门口,一左一右各摆着张大桌子。

    左边坐着三个身穿欧洲军服的军官,你仔细看中间坐着的穿着西班牙海军军服的亚盖隆上校,他正在花名册上登记着,另一个站在亚盖隆身边的身穿俄国红色军官服的是士官团团长伊万少校,而在桌前正在检查前来应招的人,赫然是身穿哥萨克军服的安德烈上尉。只见桌后拉起的一个横幅上用葡萄牙语、西班牙语、英语、俄语等不同语言文字书写着“外籍兵团应征处”。

    右边的桌子上便简单多了,桌子前站着一个穿着亲兵武官服饰的矮壮军官,他正是韦仁亲卫队佐领哈日巴日,他正在检查应征者的身体,而桌后坐在那里运笔如飞正忙着登记的是林福天。他们身后也拉了一面横幅,上边写着“火枪营征兵处”。

    由于优越的条件,两百名“外籍兵团”预备洋士兵、四百名“火枪营”预备华人士兵在不到五天的时间便招收满了。

    随即,在不同的队官率领下,这支外国人、华人组成的队伍被带到澳门西南海边的一个面积很大的营寨,只见这个营寨被高大粗状的木栅栏团团围住,出进只有一个营门,营门上悬着千斤闸门,前置拒马、路障,门口有重兵把守,营寨后边则与大海相连,在汪洋之上漂浮着几艘舰船在远处游弋。营房、碉楼密布,旌旗招展,好不森严

    第一六九回 赴东北钟馗擒鬼一九

    威廉路易斯来自英国的苏格兰,今年二十三岁。他从十七岁便随着父亲在海上漂泊,他的父亲是一名“新模范军”的退役骑兵下级军官。

    “新模范军”是英国内战时期,也就是在1642年至1651年在英国议会派与保皇派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武装的冲突及政治的斗争中由国会组建的军队,1645年组建,称“新军”,后被称为“新模范军”。共二万二千人,基本由自耕农组成,由费尔法可斯爵士担任统帅,克伦威尔为副司令,负责指挥骑兵。在英国两次内战中发挥巨大作用。1642年8月内战爆发后,议会军掌握在长老派手中,指挥不一,作战不力。战争形势表明,议会只有建立一支新型正规军才能战胜王党军。1645年2月在克伦威尔倡议下,议会通过新模范军法案,决定组建一支由国家统一控制和指挥的新型军队。4月初又通过自抑法,规定议员不得兼任军事领导职务,从而把长老派军官清除出军队,为改组议会军奠定了政治基础。新模范军以克伦威尔的东部联盟军为骨干,以他的“铁骑军”为样板,对原议会军的三支部队进行了改组。

    新模范军纪律严明,指挥统一,装备先进,英勇善战,在1645年6月内斯比之战和1648年8月普雷斯顿之战中战胜王党军,并逐步发展为议会的常备军。随着军队内部特别是高级军官的腐化,在1649年5月克伦威尔镇压平等派士兵起义和远征爱尔兰后,蜕变为维护大资产阶级和大土地占有者利益的工具。1660年英国斯图加特王朝复辟后被解散。

    “新模范军”的士兵主要来自信仰清教的自耕农和城市平民;军官多数是独立派乡绅代表,部分从士兵中提拔。威廉的父亲便是一位海员,他参加“新模范军”后,英勇善战,很快便得到提升。内战结束后,他不满军队沦为成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镇压老百姓运动的工具,愤然离开了军队,重新回到海上。

    威廉崇拜自己的父亲,从小以他为自己的榜样,一心想成为父亲那样的英雄人物。他自小受到父亲严格的训练,接受了各种各样的磨难,可是上帝一直在考验他,三年前,父亲感染黑死病被夺取了生命,自己则欠了一身的债务,被迫与船主签订了三年生死契约。眼看契约就要到期了,自己又染上了败血症,结果被船主将他遗弃在澳门。最终还是上帝怜悯他,在他饥寒交迫的时候,他应招进了“外籍兵团”。

    自从进了这个“炼狱”他们这些“外籍兵团”的后备士兵对他们训练营的称呼后,一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他觉得自己是经历了一次人生的洗礼,在那个名叫韦,外号“魔兽”的年轻兵团长及他手下的军官团的摧残折磨下,威廉收获很多,不论是在体力上、意志上、作战技能上,更多的是他在信念上也有收益,这得益于“外籍兵团”的“十二条军规”。

    在十天的队列训练后,他们开始每日不间断的二十一天的全天候“炼狱周”训练,清晨五点开始全副武装长途奔袭训练他们穿着一种稀奇古怪的“作训服”一顶软帽、一件紧身上衣、一条上宽下紧的长裤如同马裤样子,腰间系着一条宽皮带,胸口挂着一个“弹药袋”,上面有许多的小口袋,背上背着一个大布袋被称为“背囊”,据说是装其他制式物品的,不过现在他们每天装的都是沉重的石头,一支火枪,还有一个水袋,威廉最喜欢的,包括其他士兵同样喜欢的,就是脚上的一双“作战靴”,高高的鞋帮在鞋带的捆缚下将裤脚紧紧绑住,是他们在训练时动作轻松如意得多;奔袭训练后,便是早餐,不过每天有十人得不到基本的数量,因为他们是回到营地的最后十名,当然没有按照规定时间回来的也在惩罚之列。早餐之后休息半小时,首先开始日常队列练习,然后是体能训练,其中包括单双杆规定动作两组各200下,个人石锁举150下,俯体挺身200下,蛙跳500下。接下来是武装阵列齐练2小时。中餐后,休息两小时,便是障碍训练,抗暴晒形体训练:平举着火枪,枪口用绳子吊着一块砖头,一动不动晒1个小时。射击训练1个小时,之后练倒功高高向后跃起,用背重重的砸在地上中国功夫等。另外,两天一次马术训练;三天一次游泳训练:穿着厚厚的作训服一口气游个来回游行距离是在训练营后的海滩直至海上漂浮的插有红旗的小船为止;五天一次被称为“铁人三项”的训练:全副武装负重奔袭,游泳,骑马奔袭各一次。十五天一次野外生存训练,带上三天的食物,在野外长时间不间断行军,还要背上枪支弹药和生存用品,途中还要执行各种作战任务。

    另外,他们每天必须学习半个时辰的汉语,根据“外籍兵团”的规定,兵团中使用的第一官方语言为汉语,第二官方语言为拉丁语,如果要晋升必要通过汉语的考试,其中包括笔试和口试。

    还有,最让威廉这些外籍士兵觉得认同的是“外籍兵团”的“十二条军规”,它规定了:“无条件执行命令;荣誉为上;敬业为魂;火一般的精神;团队精神;只有第一;全力以赴;尽职尽责;细节决定成败;为自己奋斗;永不放弃;立即行动。”,并严格按照它们在训练营中执行,这让这些原本是乌合之众的外籍士兵,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具备一支纪律严整的军队的雏形。

    “炼狱”训练营执行的是严格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法则在这里得到了忠实的执行。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原本参训的两百名士兵,已经有三成的人被淘汰出训练营,威廉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士兵还会被继续淘汰,但是他相信越来越多的的士兵都不愿被淘汰,愿意继续留下来,因为这里虽然训练很苦,但是他们的待遇是十分优厚的,每餐除了充足的食物外,一天至少有一份肉食,每七天还有一次会餐。表现优异的士兵,不仅有奖励奖励一埃斯库多金币,要知道他们一个月的津贴才三埃斯库多金币,而且他们的名字将写在训练场正面左侧的那面墙板上,当然这“优秀士兵”的名额是有限的,每次只有五名,但是这已经让这些受训的士兵如饿狼般嗷嗷叫了。威廉在训练期间被评为两次“优秀士兵”,这让他在训练营赫赫有名。

    通过考核及军官团的审核,威廉作为外籍兵团的第一批优秀士兵被选拔到了“教导队”参加预备军士培训。

    “教导队”又是一个让威廉感到新鲜的事物,当他在“炼狱”训练营附近不远的地方,走进一个小营地相比训练营时,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这里虽然也是警备森严,但是大门口的士兵却向他行礼致敬,因为他虽然穿着士兵军服,但是他胸口多了一个铮亮的圆铁片,上面刻着一条中国龙的图形,便让他受到尊重,这使得威廉无形中升起一种自豪感。

    在报到处办理入队手续后,他在教官的带领下,来到了宿舍。这里环境跟训练营的宿舍比可是天壤之别,一间宿舍只有八个人,而且是单人床,每人还有一个储物柜,安放私人物品。可是相同的是,所有物品都是一横一竖,整齐划一。

    进了宿舍,他立即认识一位华人战友,在若干年后,当威廉成为了“华龙军事学院”院长后,他在一次记者访谈时,说道:“除了万能的上帝之外,我的一生要感激三个人,第一个是我的父亲,是他给了我生命,培养我的意志;第二个是伟大的韦,是他给了我一生最重要的机遇,锻炼了我的品质、磨练了我的意志、强健了我的体魄、培养了我的能力、提供了我的机会;第三个就是我亲密的战友程明仁将军,他帮助我、支持我,并拯救过我的生命。”

    与威廉认识时的程明仁当时只有十九岁,威廉见到他时并没有十分注意他,因为在“教导队”七成以上都是华人,而且他是南方人,个头矮小单薄相比欧洲人的个子来说,属于那种放在华人堆里确实是不起眼的人物。可是他的热情、刻苦、勇敢、果断,很快便受到威廉的注意。每次训练程明仁总是最早到达训练场、最晚离开的。他虚心好学,对于自己不懂的技能总是不耻下问。他在小队中的事务是最热心的,内务整理总是一丝不苟,井井有条。学习语言时他十分刻苦,这是他与威廉成为密友的桥梁,他主动找到威廉请威廉当他的拉丁语老师,他也帮助威廉学习汉语。这样,在第一次队长推荐时,程明仁成为了他们小队的队长,威廉成为了副队长,这样开始了他们五十多年的友谊。

    威廉、程明仁等士兵在这个叫澳门的地方开始了他们不平凡的人生,当然,当时他们都是那么的默默无名……

    第一七零回 赴东北钟馗擒鬼二零

    清朝国家经制军队只有八旗和绿营。八旗军兵员极其有限,主力驻守京师,称“京师八旗”,其他分别驻防畿辅、东三省、新疆、藩部蒙古、青海、西藏和各直省,称“驻防八旗”。另一支国家经制军绿营军,从制度上存在着严重的弊病。平时,绿营军实行汛弁驻防制,其兵力极度分散。绿营军军政不分、差操不分,兼之兵饷微薄不足以赡家,有的甚至兼做小买卖,从而养成了绿营兵将钻营猾巧、慵懒涣散、谋利敛财、漫无纪律、贪生怕死的积习。绿营军由“兵”组成,兵有兵籍,隶属兵部,世业承袭。“勇”,则是绿营为充实军力,从民籍中临时雇募而来。“勇”的粮饷虽不如兵,但同兵一样由官方粮台供应。“勇”作为绿营兵的附庸,无独立编制,唯从绿营将弁指挥。这些“勇”,虽是从基层社会临时雇募,但由于他们或本即无业游民或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离开故土,随绿营军征调各处出战,除训练、纪律更不如兵外,已同兵没有两样。而“勇”粮较兵饷更为微薄,使得“勇”往往是扰民、兵变的主力。

    韦仁知道此次康熙命自己北上东北边界的目的,是朝廷目前内政不足,难以两面出击,只能是攘外必先安内,暂且集中全部力量对付国内的“三藩”,因此,韦仁只能以私人的卫队及雇佣兵的形式完成自己的任务。

    在招募及训练“外籍兵团”的方式上,韦仁将前世军队训练模式加以改革,并全力执行,以训练一支准先进的正规热兵器军队。而对华人军队他借鉴了前世曾国藩的团练武装闻名一时的湘军前世有个说法叫“无湘不成军”组建模式。据前史记载,团练武装,可分为团勇与练勇。团勇是业余武装,类于保甲,各家出壮丁,守望相助,有警守卡,战时助阵。练勇是专业武装,类于绿营之勇,是由基层社会组织招募“四方精锐”组成,或二百,或三四百,于城内设一总局,公择绅士主之,日事训练,有警调发,守卡打仗。按照团练自保的组织原则,团勇或称团丁来源于保甲:“团总责之甲长,甲长责之牌长”,牌长责每户二丁抽一,“如一户二人,责其身体壮大、心性诚实者一人为壮丁”,不得以无用之人充数,亦不得雇用游手无赖之人顶替。练勇,则反复强调须杜绝市井无赖之徒滥入,或从团勇练出,或从本地有家有业之民中招募。同时规定,禁止各级官员擅自征调。而战乱中,基层社会组织诸多绅士奉上层政权各级官员的号召,自备资斧,率练勇出战,加入了绿营军征战的行列。另一方面,各级军政官员则变原来的募“勇”,为募“练勇”。也就是说,由地方军政官员统一指挥、与绿营兵勇共同作战的还有基层社会由绅士统率的专业武装练勇。练勇的背后,是团勇、团练。练勇的一部分纳入绿营或“投效”,或被“招募”,则改变了绿营原有“勇”的成分。

    韦仁练勇与曾国藩的不同之处在于经费。前世由于朝廷财政窘迫,在绝大多数时候,朝廷要求练勇自行解决经费,也就是由基层社会组织捐输解决。如此,各级军政官员将练勇直接招募入营的做法一直受到限制,而更多地采取调集各地练勇、配合作战或联合作战的办法。而韦仁是奉旨名为练勇,其实暗中是为朝廷练兵,他练勇经费实际上由朝廷买单的。</br></br> ↑返回顶部↑
    隆礼让林福天坐下,并给他沏上一杯咖啡林福天知道这是西洋人最喜欢喝的一种饮料,如同中国的茶一样,玛丽娜就给他泡过可是林福天还是喜欢中国的茶。

    “尊敬的亚盖隆先生,不知是什么样的机会,能否与在下先说说”林福天接过咖啡,谢过后,将咖啡杯放在茶几上,问道。

    亚盖隆端起咖啡喝了一口,微笑道:“亲爱的陆先生,请你原谅,在没有得到你的答复前,我不能向你透露更多的信息。不过,我能再次告诉你,这次机会是上帝,哦就是如同你们信奉的菩萨一样的神,对你的恩赐。你如果抓住了这次机会,你就能完成你自己的心愿。”

    林福天注视着坐在对面的这位年轻白人,想要从他的脸上看透他内心的想法,可是他不久便失望了。亚盖隆端着瓷杯,只是优雅的品尝着杯中的咖啡,再也没有看过他一眼。

    林福天内心中斗争了很久,最终他咬了咬牙,说道:“亚盖隆先生,请问我答应了,能够得到什么好处”

    亚盖隆坐直身子,放下手中杯子,道:“在你完成咱们之间的协议后,我可以保证你今后能在澳门开一间自己洋行,全权负责代理我们和阿纳斯塔西奥先生之间的所有贸易。我还可以保证,至少在完成这次任务后,你能够马上得到澳门里斯本银行的一百埃斯库多埃斯库多escudo是一个货币单位,在葡萄牙语中意为“盾”,澳门称之为“士姑度”金币的承兑。”

    “一百埃斯库多金币的银行承兑”这是一支穿透林福天心脏的夺命利箭,顿时将他制服拿下,他说道,“好亚盖隆先生,我答应你。现在,你能告诉我是什么协议吗”

    “不着急,林先生。咱们先去见一个人,好吗”亚盖隆微笑着摇了摇头,神秘的说道。说完,亚盖隆拿起放在他手边的一只摇铃,摇动起来。

    “叮铃铃、叮铃铃。”

    清脆的铃声响后不久,阿纳斯塔西奥推开房间门,走了进来,笑道:“亲爱的亚盖隆先生、林福天先生,祝贺你们达成协议成为合作伙伴”

    亚盖隆摇头道:“亲爱的阿纳斯塔西奥先生,我现在纠正一下您的话,我和林福天先生只是达成了初步协议,至于是否会成为真正的合作伙伴,现在我便带他去见过我的老板后才能知道。”

    “什么您的老板”

    第一六七回 赴东北钟馗擒鬼一七

    施琅被韦仁任命为随营采办,负责此次的火器采办工作,可是将他架在了火上烤。一连几日,他带着人到了红毛人的总督府来回了七八趟,可是那个红毛人叫什么施波治的总督却推说,火器乃葡萄牙政府的专控物资,只提供给葡萄牙军队及葡萄牙船队使用,根本没有办法满足大清帝国的需要,结果是自然可想而知的。

    当施琅无计可施回到钦差驻地,只好向韦仁请罪。韦仁并没有怪罪于他,相反劝慰他道红毛人这是为了防止他们的利器为大清所用,因而敝帚自珍,这早在他的意料之中,其实,他已经通过其他途径开始了秘密采办,而且已经取得初步的成效,至于施琅的采办只是明里的幌子,起到一种迷惑红毛人的作用。

    施琅对韦仁更是感恩戴德,便仍然按照计划一如既往的到红毛人的总督府去麻烦哪位施波治总督。

    韦仁的钦差驻地设在澳门地界刚刚初露峥嵘的一个华人商会“华兴商行”的所在地“澳华楼”。

    当华灯初上时,一位文士打扮的年轻华人求见采办施琅。

    在通传之后,施琅在客厅接见了这位年轻人。

    “在下广东黄冈举人林福天拜见大人。”年轻人走进客厅,行礼拜见施琅。

    施琅武将出身,但是一直敬佩文人雅士,他见这位年轻人竟然还是举人身份,便收起心中轻视之心,道:“林举人今日来见本官不知有何事”

    “回禀施大人,小生此来是为大人解燃眉之急的。”林福天躬身言道。

    “哦林举人何出此言”施琅一听,疑惑的望着这位年轻文士问道。

    林福天不慌不忙的说道:“施大人,听说这些日子您接连在红毛人那不顺,或许这事小生能够帮助大人一二。”

    “什么你是说你有门路帮本官办成这事。”施琅听到此,立即站起身来,问道。

    林福天拱手道:“是的,施大人。”

    虽说钦差大人不怪罪自己办事不利,但是施琅心中仍然不想在采办火器一事上无所事事,因此,他听到林福天有办法将他无计可施的事情解决,心中自然高兴。他急忙让林福天落座,并命下人送上香茶,问道:“林举人,你给本官详细的说说。”

    “是,大人。”林福天称谢坐下,接过茶盏,道,“不怕大人笑话,当年在下落地之后,因家境贫寒,老母重病,只好随堂叔来到这澳门谋生。几年来,在下一直在红毛人的一个修配行做事,和那帮红毛商人十分的熟悉,也了解他们的一些事情。这次,机缘巧合之下,在下认识了一位从佛郎机来的一位船长,他手中便有一批火枪,原本是想卖给一个红毛商人的,可是不想这位红毛商人却在年前离开了澳门回国了。这位佛郎机船长便滞留在这里已经有数月之久,他如今身上所带的财物花费得所剩无几,而他船上的船员叫嚷着要领工钱,他也着急要回国,因此他急着将手中的这批火枪出手,但是他的这批火枪数目很大,这一时半会找不到买家,而且红毛人是不允许他们佛郎机人火器在澳门买卖的。他听说大人想要卖火器,所以他找到我,要我出面找大人联系,愿意以低价将这批火枪卖给您。”

    施琅一听眼中一亮,急忙问道:“果有此事”

    “在下不敢欺瞒大人”林福天站起身躬身道。

    “那佛郎机人共有多少火枪”

    “最新的遂发式佛郎机火枪三百支,火药五十桶。”

    “三百支火枪他有这么多”施琅惊喜道。

    “是的,大人。”

    施琅接着问道:“这样啊本官问你,这一支火枪需要多少银两”

    “回禀大人,这种新式的佛郎机火枪比起老式的火绳枪,不论是在威力上、还是操控方面就胜过许多。那老式的火绳枪是五十一两银子一支,这新式的佛郎机火枪原本定价是七十八两纹银,那佛郎机船长愿意让价为六十九两纹银。”林福天答道。

    施琅自从受命为火枪采办,他是了解过火枪的价格的,知道林福天所言没有撒谎,但是他见过的是火绳枪,至于林福天所说的遂发式火枪是闻所未闻,因此,他说道:“刚才你所说的这种遂发式火枪较老式火绳枪先进,本官是一无所知。”

    林福天道:“这好办在下正好带了一支样枪,不如演示给大人看看如何”

    施琅点头道:“很好你在稍候片刻,本官去去就来”

    “遵命”

    待施琅离开客厅,林福天不由得偷偷摸了一下自己额头上的汗渍,大大的松了一口气,然后坐下,端起几上的茶盏大大的喝了一口。这几日的离奇经历让他始终有一种真实感,仿佛自己如同唐朝吕翁所遇的卢生般,只怕是黄粱一梦。

    记得昨日,他在盖亚隆先生带着自己离开劝业场,见到的那个神秘人,他万万没想到所见之人竟然会是一个华人,而且是一个比自己年纪小上许多的华人。可是,林福天见到他心中立即升起一种压抑的感觉,不仅是因为盖亚隆这个西班牙贵族在那人面前的毕恭毕敬,更是他能感受到从那人身上传出的一种久为上者的凛然气质。虽然,那人与他交谈时十分的亲切,但是他不敢表示出一丝的怠慢之意,显然他的表现得到了那人的好感,那人允诺,只要他经过考验,一定会让他有一个富贵的前程。

    正在林福天浮想联翩时,施琅陪同数人走了进来,他一看知道能让施琅相陪而至之人,一定是更加尊贵之人,急忙站起来躬身相迎。

    “你就是那个替佛郎机人卖枪的林福天”

    一个声音传到林福天耳中,如同一个炸雷在林福天的头顶上炸响,震得林福天头昏脑胀。

    这声音太熟了昨晚一直在自己耳边回响着,让他久久不能入睡。他抬起头望去。心中一惊道:“果然是他”

    “大胆林福天见到钦差大人,还不快快参见”施琅见林福天站在那里发愣,立即断喊道。

    “钦差大人”林福天听到施琅的喊声,心中更加惊愕,可是他已经懵懂的施礼道,“小生林福天见过钦差大人。”

    “好了施琅,你不要吓唬这位年轻的举人了林福天,听说你带来了一只新式火枪,拿来与本爵爷看看如何”韦仁微笑着对林福天说道。

    “是,是在下这就将火枪取来,请钦差大人验看”林福天这时已经知道当日接见自己的神秘人,正是传闻中的朝廷来的钦差大臣,心中顿时翻起千层浪,是福是祸,让他有些手足无措,那里还有刚才在施琅面前的镇定。他急忙出去,叫进来自己的堂叔,拿着一个用灰布裹着的长物。

    当林福天将布条解开后,露出里面装着一支修长的火枪,枪身与火绳枪长度一般,模样没有多大的变化。当林福天取出火枪走过来时,施琅立即闪身拦在韦仁面前,喊道:“林福天,你站住”

    林福天急忙停住脚步,惊恐地望着怒目直视自己的施琅。、

    “施大人,没事。让林福天过来吧。”韦仁道。

    “是,韦爵爷。”施琅这才让开身体。

    “林福天,你过来。”韦仁微笑道。

    “是,大人。”林福天稳稳神情,端着火枪走到韦仁面前,道:“启禀钦差大人,这就是佛郎机最新的遂发式火枪。请大人验看”

    韦仁接过火枪上下打量了一边,他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古老的火枪,见它打制得十分精美,铮亮的枪管,紧凑的枪机,红彤彤的枪身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好一件工艺品

    “林福天,这火枪是如何使用的”韦仁问道。

    林福天接过韦仁手中的火枪,然后开始演示如何操作使用这枪。

    “首先是装填,取一个火药袋,拇指同时打开盖子,将火药从枪口倒入,放掉药袋,从弹丸袋或口中取一个弹丸放入枪口,再取一小团布片或纸片塞入枪口。从枪管下方取出通条,通常右手需抽两到三次才能取出;此时通条前端较大的一端在上,右手虎口向下握住通条尾端在下,将通条调转向上,将通条前端抵住大腿或臀部,右手顺势下滑,握在距通条前端不远处。此时通条尾端在上,右手虎口向上握住前端在下,将通条前端塞入枪口,适度地将弹药舂入枪膛,将通条从枪口抽出,放回枪管下的空间。接着是扒开枪机。再是瞄准目标。最后扣动扳机击发就可。”林福天边口述,边操作,这个过程十分的简洁流畅,十分迅速。

    “施大人,你看,林福天适才操作这遂发式火枪,比起火绳枪如何”韦仁等林福天将手中的火枪放下后,问施琅道。

    “依卑职所见,这遂发式火枪比起火绳枪操作确实简单不少,就是不知它的威力如何”施琅如实回答道。

    “好那让我们去见识见识这遂发式火枪的威力。”韦仁说着,率先站起身向厅外走去。

    第一六八回 赴东北钟馗擒鬼一八

    在“澳华楼”的后花园内,一群人正站在一个假山的亭子中注视着下边。

    林福天和一个亲兵正站在花园中,他们手中都持有一支火枪,不过林福天手中的是一支遂发式火枪,亲兵手中的是一支火绳枪。

    “现在开始试枪”施琅在得到韦仁同意后站出来下令道,“预…备,开始”

    随着施琅的一声令下,花园中的俩人便开始动作。

    我们来看看那个亲兵身上的整备,他身上的梯形铁边的小壶是装引药用的;右边的皮盒是装弹丸的;白色小瓶是装发射药用的,每瓶装一发的药量,这样可以避免士兵在战场上因紧张,而装多或装少发射药。

    只见他只见非常熟练的清理引火孔和引药锅。火药残渣阻塞引火孔,这是火枪常出现的毛病。接着将引药倒入引药锅,并合上引药锅盖。拧开装发射药的小瓶,将发射药从枪口倒入。将预先含在嘴中的弹丸当时火枪兵普遍习惯从枪口装入。从枪管下抽出通条,捣实弹丸和发射药。取出火绳将其点燃火绳:火绳燃烧速度较快,加上点燃后容易暴露,所以,不到射击前一般不点燃火绳。把火绳固定在火绳夹也就是后来枪的击锤上。由于此时引药锅盖是关上的,所以不用担心火绳的火星引燃引药造成走火。瞄准目标,扣动扳机,火绳落下的同时,引药锅盖打开。引药点燃发射药,弹丸发射,为了避免火药灼伤眼睛以及火光耀眼,在射击最后关头,枪手是闭眼的。

    可是,当持火绳枪的亲兵在将火绳固定到火绳夹上时,那边林福天已经完成了遂发式火枪已经“呯”的一声射击动作。

    “好这遂发式火枪比起火绳枪要优胜不少。”韦仁见了点头赞道,“看不成,这火枪中还有许多的道道。来人,将林福天叫来,让他好好和我介绍介绍西方洋人的火枪。”

    “是”

    回到客厅,韦仁手中端着那支遂发式火枪,仔细观看着。

    “回禀钦差大人,这洋人的火枪目前有两种,一种是火绳枪,它是靠燃烧的火绳来点燃枪内的火药,发射弹丸来击伤目标的兵器。当年我们的老祖宗发明了火药及火器,火器制造技术才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并在欧洲得到长足的发展。除了咱们的火枪外,还有阿拉伯的马达法、欧洲的火门枪都是用手持点火物引火发射,但是它们都在战场上使用非常不便。

    在两百多年前,欧洲火器研究者便将其改进为半机械式的点火装置:在枪托的外侧或上部开一个凹槽,槽内装一根蛇形杆,杆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构成扳机,可以旋转,并有一个夹子夹住用硝酸钾浸泡过的能缓慢燃烧的火绳。枪管的后端装有一个火药盘,发射时,扣动扳机,机头下压,燃着的火绳进入火药盘点燃火药,将弹丸或箭镞射出。而且还改进了枪托并加装了护木,使火枪可以抵肩射击,这就是火绳枪。

    后来,欧洲的火枪又有了相当的进步,其中,佛郎机的穆什克特火绳枪代表了当时欧洲火绳枪的先进水平。该枪口径23mm、质量20近左右,最大射程近四百步,有效射程近两百步,采用机械式瞄准具,每分钟可发射2发。虽然枪很笨重,大多时候只能用叉形座来支撑发射,但射出的铅制弹丸威力极大,能在两百步内击穿骑士所穿的重型胸甲当时大多数武器在百二十步以外几乎不能造成任何伤害。佛郎机人就是用这种武器征服了庞大而落后的印加帝国这便是火绳枪。

    火绳枪存在严重的弊端:其一由于引发火绳枪需要一段火绳通常是由几股细亚麻绳搓成的导火索,用醋煮过或用硝酸钾泡过,所以每个火枪手都要在自己身上携带长达几米的火绳。在临战之前,他们必须先点燃火绳,因为在天气潮湿的时候,火绳极难点燃,而且有经验的战士会将火绳的两端都点燃以便随时开第2枪,这样,一根火绳是烧不了多长时间的。其二火绳枪操作复杂,刚才大家已经看到了。其三环境依赖性太强,在雨天不能使用,因雨天会进水而不能发火。另外,在风大时也不能使用,因为风会把火门上的传火药吹走。还有,由于使用的火药在射击时简直像烟雾弹一样会严重迷盲己方军队的视线。其四精度差,有效射程近,只能精确射击距离在百步以内。

    在遂发式火枪出现前,欧洲人还发明一种转轮式火枪。转轮打火枪是人们在克服火绳枪种种不便的基础上产生的,据说是一个钟表匠发明的。他把钟表上那带锯齿的旋转钢轮与能够产生火花的燧石相结合,发明了转轮式发火装置,制造出了这种转轮打火枪。当时在欧洲有两个国家交战,其中一个国家的骑兵装备了转轮打火枪,而另外一个国家的军队仍装备火绳枪。战斗进行中,突然风雨大作,装备火绳枪的国家军队几乎没能打出一枪一弹,而以转轮打火枪为主要武器的国家的骑兵则越战越勇,将敌人打得落花流水。战后不久,屡遭失败的那个国家也雇用了相当数量装备转轮打火枪的骑兵。从这以后,转轮打火枪慢慢成为欧洲国家骑兵的主要武器。然而,转轮打火枪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它不仅结构复杂,造价昂贵,使用麻烦,而且在钢轮上有污染时还不能可靠地发火,于是,人们又开始研制新的“点火”方式。

    不久,居住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佛郎机人发明了燧发枪,他们取掉了那个源于钟表的带发条钢轮,而是在击锤的钳口上夹一块燧石,在传火孔边有一击砧,如果需要射击时,就扣引扳机,在弹簧的作用下,将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门边上,冒出火星,引燃点火药,这种击发机构称之为撞击式燧发机,装有撞击式隧发机构的枪械称为撞击式燧发枪。撞击式燧发枪大大简化了射击过程,提高了发火率和射击精度,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较低,便于大量生产。后来,他们对燧发枪进行了重大改进,进一步研制成功可靠、完善的击发发射机构和保险机构,从而制成了这种现在时性能最好的遂发式火枪。”

    林福天滔滔不绝的讲了半个多时辰,详细介绍了火枪的发展史、各类火枪优劣及各国火枪装备的情况,让韦仁十分的满意。

    “施大人,我看这种遂发式火枪很不错这事就这么定了,其他具体事宜及相关细节,还是由你和这位林举人去谈吧。”韦仁最后拍板决定。

    施琅领命与林福天进行商谈,这样你来我去,最终达成了协议,同意按照每支遂发式火枪七十五两纹银的价格,并按每十支枪配送一桶火药,三百颗弹丸购买三百支。

    “你们听说了吗那些华人在招收夷人雇佣兵,据说每月保证日常食宿,并发放津贴三埃斯库多金币。”

    “是啊我也听说了,还听他们说如果参加战斗,获胜有奖赏,还有战利品分。”

    “那我明天也去试试。”

    “要去就现在去,听说只有一百个名额。”

    “好我们走。”

    这段时间里,这样的议论在澳门不同的西方人聚集的地方经常出现,他们中间不仅由葡萄牙人,还有逗留在澳门的佛郎机人、荷兰人、英国人。

    而在华人聚集区,也是同样的热闹非常,不过这是在征兵,征收火枪兵,条件也是十分的优越。只不过其中有一个条件十分独特,便是所招人员必须是无家室拖累之人。

    在“澳华楼”的大门口,一左一右各摆着张大桌子。

    左边坐着三个身穿欧洲军服的军官,你仔细看中间坐着的穿着西班牙海军军服的亚盖隆上校,他正在花名册上登记着,另一个站在亚盖隆身边的身穿俄国红色军官服的是士官团团长伊万少校,而在桌前正在检查前来应招的人,赫然是身穿哥萨克军服的安德烈上尉。只见桌后拉起的一个横幅上用葡萄牙语、西班牙语、英语、俄语等不同语言文字书写着“外籍兵团应征处”。

    右边的桌子上便简单多了,桌子前站着一个穿着亲兵武官服饰的矮壮军官,他正是韦仁亲卫队佐领哈日巴日,他正在检查应征者的身体,而桌后坐在那里运笔如飞正忙着登记的是林福天。他们身后也拉了一面横幅,上边写着“火枪营征兵处”。

    由于优越的条件,两百名“外籍兵团”预备洋士兵、四百名“火枪营”预备华人士兵在不到五天的时间便招收满了。

    随即,在不同的队官率领下,这支外国人、华人组成的队伍被带到澳门西南海边的一个面积很大的营寨,只见这个营寨被高大粗状的木栅栏团团围住,出进只有一个营门,营门上悬着千斤闸门,前置拒马、路障,门口有重兵把守,营寨后边则与大海相连,在汪洋之上漂浮着几艘舰船在远处游弋。营房、碉楼密布,旌旗招展,好不森严

    第一六九回 赴东北钟馗擒鬼一九

    威廉路易斯来自英国的苏格兰,今年二十三岁。他从十七岁便随着父亲在海上漂泊,他的父亲是一名“新模范军”的退役骑兵下级军官。

    “新模范军”是英国内战时期,也就是在1642年至1651年在英国议会派与保皇派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武装的冲突及政治的斗争中由国会组建的军队,1645年组建,称“新军”,后被称为“新模范军”。共二万二千人,基本由自耕农组成,由费尔法可斯爵士担任统帅,克伦威尔为副司令,负责指挥骑兵。在英国两次内战中发挥巨大作用。1642年8月内战爆发后,议会军掌握在长老派手中,指挥不一,作战不力。战争形势表明,议会只有建立一支新型正规军才能战胜王党军。1645年2月在克伦威尔倡议下,议会通过新模范军法案,决定组建一支由国家统一控制和指挥的新型军队。4月初又通过自抑法,规定议员不得兼任军事领导职务,从而把长老派军官清除出军队,为改组议会军奠定了政治基础。新模范军以克伦威尔的东部联盟军为骨干,以他的“铁骑军”为样板,对原议会军的三支部队进行了改组。

    新模范军纪律严明,指挥统一,装备先进,英勇善战,在1645年6月内斯比之战和1648年8月普雷斯顿之战中战胜王党军,并逐步发展为议会的常备军。随着军队内部特别是高级军官的腐化,在1649年5月克伦威尔镇压平等派士兵起义和远征爱尔兰后,蜕变为维护大资产阶级和大土地占有者利益的工具。1660年英国斯图加特王朝复辟后被解散。

    “新模范军”的士兵主要来自信仰清教的自耕农和城市平民;军官多数是独立派乡绅代表,部分从士兵中提拔。威廉的父亲便是一位海员,他参加“新模范军”后,英勇善战,很快便得到提升。内战结束后,他不满军队沦为成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镇压老百姓运动的工具,愤然离开了军队,重新回到海上。

    威廉崇拜自己的父亲,从小以他为自己的榜样,一心想成为父亲那样的英雄人物。他自小受到父亲严格的训练,接受了各种各样的磨难,可是上帝一直在考验他,三年前,父亲感染黑死病被夺取了生命,自己则欠了一身的债务,被迫与船主签订了三年生死契约。眼看契约就要到期了,自己又染上了败血症,结果被船主将他遗弃在澳门。最终还是上帝怜悯他,在他饥寒交迫的时候,他应招进了“外籍兵团”。

    自从进了这个“炼狱”他们这些“外籍兵团”的后备士兵对他们训练营的称呼后,一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他觉得自己是经历了一次人生的洗礼,在那个名叫韦,外号“魔兽”的年轻兵团长及他手下的军官团的摧残折磨下,威廉收获很多,不论是在体力上、意志上、作战技能上,更多的是他在信念上也有收益,这得益于“外籍兵团”的“十二条军规”。

    在十天的队列训练后,他们开始每日不间断的二十一天的全天候“炼狱周”训练,清晨五点开始全副武装长途奔袭训练他们穿着一种稀奇古怪的“作训服”一顶软帽、一件紧身上衣、一条上宽下紧的长裤如同马裤样子,腰间系着一条宽皮带,胸口挂着一个“弹药袋”,上面有许多的小口袋,背上背着一个大布袋被称为“背囊”,据说是装其他制式物品的,不过现在他们每天装的都是沉重的石头,一支火枪,还有一个水袋,威廉最喜欢的,包括其他士兵同样喜欢的,就是脚上的一双“作战靴”,高高的鞋帮在鞋带的捆缚下将裤脚紧紧绑住,是他们在训练时动作轻松如意得多;奔袭训练后,便是早餐,不过每天有十人得不到基本的数量,因为他们是回到营地的最后十名,当然没有按照规定时间回来的也在惩罚之列。早餐之后休息半小时,首先开始日常队列练习,然后是体能训练,其中包括单双杆规定动作两组各200下,个人石锁举150下,俯体挺身200下,蛙跳500下。接下来是武装阵列齐练2小时。中餐后,休息两小时,便是障碍训练,抗暴晒形体训练:平举着火枪,枪口用绳子吊着一块砖头,一动不动晒1个小时。射击训练1个小时,之后练倒功高高向后跃起,用背重重的砸在地上中国功夫等。另外,两天一次马术训练;三天一次游泳训练:穿着厚厚的作训服一口气游个来回游行距离是在训练营后的海滩直至海上漂浮的插有红旗的小船为止;五天一次被称为“铁人三项”的训练:全副武装负重奔袭,游泳,骑马奔袭各一次。十五天一次野外生存训练,带上三天的食物,在野外长时间不间断行军,还要背上枪支弹药和生存用品,途中还要执行各种作战任务。

    另外,他们每天必须学习半个时辰的汉语,根据“外籍兵团”的规定,兵团中使用的第一官方语言为汉语,第二官方语言为拉丁语,如果要晋升必要通过汉语的考试,其中包括笔试和口试。

    还有,最让威廉这些外籍士兵觉得认同的是“外籍兵团”的“十二条军规”,它规定了:“无条件执行命令;荣誉为上;敬业为魂;火一般的精神;团队精神;只有第一;全力以赴;尽职尽责;细节决定成败;为自己奋斗;永不放弃;立即行动。”,并严格按照它们在训练营中执行,这让这些原本是乌合之众的外籍士兵,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具备一支纪律严整的军队的雏形。

    “炼狱”训练营执行的是严格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法则在这里得到了忠实的执行。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原本参训的两百名士兵,已经有三成的人被淘汰出训练营,威廉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士兵还会被继续淘汰,但是他相信越来越多的的士兵都不愿被淘汰,愿意继续留下来,因为这里虽然训练很苦,但是他们的待遇是十分优厚的,每餐除了充足的食物外,一天至少有一份肉食,每七天还有一次会餐。表现优异的士兵,不仅有奖励奖励一埃斯库多金币,要知道他们一个月的津贴才三埃斯库多金币,而且他们的名字将写在训练场正面左侧的那面墙板上,当然这“优秀士兵”的名额是有限的,每次只有五名,但是这已经让这些受训的士兵如饿狼般嗷嗷叫了。威廉在训练期间被评为两次“优秀士兵”,这让他在训练营赫赫有名。

    通过考核及军官团的审核,威廉作为外籍兵团的第一批优秀士兵被选拔到了“教导队”参加预备军士培训。

    “教导队”又是一个让威廉感到新鲜的事物,当他在“炼狱”训练营附近不远的地方,走进一个小营地相比训练营时,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这里虽然也是警备森严,但是大门口的士兵却向他行礼致敬,因为他虽然穿着士兵军服,但是他胸口多了一个铮亮的圆铁片,上面刻着一条中国龙的图形,便让他受到尊重,这使得威廉无形中升起一种自豪感。

    在报到处办理入队手续后,他在教官的带领下,来到了宿舍。这里环境跟训练营的宿舍比可是天壤之别,一间宿舍只有八个人,而且是单人床,每人还有一个储物柜,安放私人物品。可是相同的是,所有物品都是一横一竖,整齐划一。

    进了宿舍,他立即认识一位华人战友,在若干年后,当威廉成为了“华龙军事学院”院长后,他在一次记者访谈时,说道:“除了万能的上帝之外,我的一生要感激三个人,第一个是我的父亲,是他给了我生命,培养我的意志;第二个是伟大的韦,是他给了我一生最重要的机遇,锻炼了我的品质、磨练了我的意志、强健了我的体魄、培养了我的能力、提供了我的机会;第三个就是我亲密的战友程明仁将军,他帮助我、支持我,并拯救过我的生命。”

    与威廉认识时的程明仁当时只有十九岁,威廉见到他时并没有十分注意他,因为在“教导队”七成以上都是华人,而且他是南方人,个头矮小单薄相比欧洲人的个子来说,属于那种放在华人堆里确实是不起眼的人物。可是他的热情、刻苦、勇敢、果断,很快便受到威廉的注意。每次训练程明仁总是最早到达训练场、最晚离开的。他虚心好学,对于自己不懂的技能总是不耻下问。他在小队中的事务是最热心的,内务整理总是一丝不苟,井井有条。学习语言时他十分刻苦,这是他与威廉成为密友的桥梁,他主动找到威廉请威廉当他的拉丁语老师,他也帮助威廉学习汉语。这样,在第一次队长推荐时,程明仁成为了他们小队的队长,威廉成为了副队长,这样开始了他们五十多年的友谊。

    威廉、程明仁等士兵在这个叫澳门的地方开始了他们不平凡的人生,当然,当时他们都是那么的默默无名……

    第一七零回 赴东北钟馗擒鬼二零

    清朝国家经制军队只有八旗和绿营。八旗军兵员极其有限,主力驻守京师,称“京师八旗”,其他分别驻防畿辅、东三省、新疆、藩部蒙古、青海、西藏和各直省,称“驻防八旗”。另一支国家经制军绿营军,从制度上存在着严重的弊病。平时,绿营军实行汛弁驻防制,其兵力极度分散。绿营军军政不分、差操不分,兼之兵饷微薄不足以赡家,有的甚至兼做小买卖,从而养成了绿营兵将钻营猾巧、慵懒涣散、谋利敛财、漫无纪律、贪生怕死的积习。绿营军由“兵”组成,兵有兵籍,隶属兵部,世业承袭。“勇”,则是绿营为充实军力,从民籍中临时雇募而来。“勇”的粮饷虽不如兵,但同兵一样由官方粮台供应。“勇”作为绿营兵的附庸,无独立编制,唯从绿营将弁指挥。这些“勇”,虽是从基层社会临时雇募,但由于他们或本即无业游民或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离开故土,随绿营军征调各处出战,除训练、纪律更不如兵外,已同兵没有两样。而“勇”粮较兵饷更为微薄,使得“勇”往往是扰民、兵变的主力。

    韦仁知道此次康熙命自己北上东北边界的目的,是朝廷目前内政不足,难以两面出击,只能是攘外必先安内,暂且集中全部力量对付国内的“三藩”,因此,韦仁只能以私人的卫队及雇佣兵的形式完成自己的任务。

    在招募及训练“外籍兵团”的方式上,韦仁将前世军队训练模式加以改革,并全力执行,以训练一支准先进的正规热兵器军队。而对华人军队他借鉴了前世曾国藩的团练武装闻名一时的湘军前世有个说法叫“无湘不成军”组建模式。据前史记载,团练武装,可分为团勇与练勇。团勇是业余武装,类于保甲,各家出壮丁,守望相助,有警守卡,战时助阵。练勇是专业武装,类于绿营之勇,是由基层社会组织招募“四方精锐”组成,或二百,或三四百,于城内设一总局,公择绅士主之,日事训练,有警调发,守卡打仗。按照团练自保的组织原则,团勇或称团丁来源于保甲:“团总责之甲长,甲长责之牌长”,牌长责每户二丁抽一,“如一户二人,责其身体壮大、心性诚实者一人为壮丁”,不得以无用之人充数,亦不得雇用游手无赖之人顶替。练勇,则反复强调须杜绝市井无赖之徒滥入,或从团勇练出,或从本地有家有业之民中招募。同时规定,禁止各级官员擅自征调。而战乱中,基层社会组织诸多绅士奉上层政权各级官员的号召,自备资斧,率练勇出战,加入了绿营军征战的行列。另一方面,各级军政官员则变原来的募“勇”,为募“练勇”。也就是说,由地方军政官员统一指挥、与绿营兵勇共同作战的还有基层社会由绅士统率的专业武装练勇。练勇的背后,是团勇、团练。练勇的一部分纳入绿营或“投效”,或被“招募”,则改变了绿营原有“勇”的成分。

    韦仁练勇与曾国藩的不同之处在于经费。前世由于朝廷财政窘迫,在绝大多数时候,朝廷要求练勇自行解决经费,也就是由基层社会组织捐输解决。如此,各级军政官员将练勇直接招募入营的做法一直受到限制,而更多地采取调集各地练勇、配合作战或联合作战的办法。而韦仁是奉旨名为练勇,其实暗中是为朝廷练兵,他练勇经费实际上由朝廷买单的。</br></br>

章节目录